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29888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树郭橐驼传 课例评析一、新课程理念在课程实施中的体现 1. 注意课程差异,明确选修与必修相比,学习目标及方法的差异。选修部分的文言散文着重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通过他们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本课在设置两个教学目标的时间分配上,文言知识的释疑和强调只用了 13 分钟,而对寓言类散文的写作思路及方法探究上用了 24 分钟,体现了选修部分的教学目标的侧重,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2. 注重语文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二学生的思想已经渐趋成熟,并且经过必修部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所以培养他们的审

2、美、探究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这堂课最为重要的版块即为鉴赏方法的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探究讨论文中借人说理的写作思路和鉴赏重点,并让其总结成方法,在课后的作业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二、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及目标达成度 本课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 结合鉴赏示例,探究寓言类散文的写作思路及鉴赏方法。 教学内容: 1. 依托学情,读懂课文,疏通文意,运用课前学案,教师释疑,学生检测,完成本课文言知识的学习; 2. 精读赏析,探究思路,总结方法,运用文后赏析示例,教师示范赏析在先,学生讨论探究在后,总结出寓言类散文的写作思路

3、和鉴赏重点。 本课目标与内容完全一致,目标达成度 90% 。 三、教与学活动设计的恰切性 1. 本课的文言知识部分基本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因为经过必修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从课堂的反馈来看,这一部分学生完成的非常好,实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 2. 本课最重要的部分由学生讨论探究完成,讨论二、三层是如何实现说理目的的,赏析重点是什么,并在讨论后总结赏析方法。这一部分的问题设置有难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教师示范赏析后,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方向,使学生不至于

4、无处下手。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只是在表达上缺乏准确的概括。 四、师生互动的生成性体现 1. 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在文言知识方面仍有不解和疑惑。教师通过在字音、字词、句式方面的解惑,回答学生疑问。然后通过重点字词的检测,学生回答教师纠正,使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学习更准确、扎实。 2. 在问题探究上,先由教师示范探究,给出方向,然后学生讨论探究。学生的探究结果往往有偏差或是含糊不清的地方,教师不断给予引导,使学生能最后得出清晰完整的结果。 五、课堂设计与实施中评价工具的运用 1. 学生自我检测评价。在文言知识的自主学习部分,学生通过学案中的疑难词句表及预习知识检测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

5、成果并明确自己的困惑所在。 2. 教师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检测预习成果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优劣及时做出评价;二是探究问题部分,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做出评价,尤其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3. 学生之间的评价。在探究问题回答中,学生之间彼此评价并补充,使答案更趋于完善。但此评价方法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不明显。 六、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 1. 在和学生平等合作互动中,促进教师的成长。从教师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的活力显著增强,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明显增多,课堂生成考验和锻炼着教师智慧,培养了课堂的民主氛围,师生的共同探讨也拉进了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促进作用。 2. 更加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完全成为课堂主体,课堂变成“一言堂”;另一种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而自己仅仅是个倾听者。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恰如其分的诱导至关重要,它犹如课堂教学中串珍珠的丝线,把一个个环节连起来,拾珠成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像是学习的桥梁,帮助学生从一个环节顺利过渡到另一个环节;也像是学习的兴奋剂,激活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所以教师要以敏锐的感觉、细腻的体察,发现学生的欠缺和错误,及时予以点化和拨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