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1 (4).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22929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与复习1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与复习1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与复习1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与复习1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与复习1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与复习1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与复习1 (4).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我是大侦探,证据推理破“难”题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化学学段: 中学年级初三相关领域无机化学教材书名:九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年6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任娟潞河中学13811271630实施者任娟潞河中学13811271630指导者杨东清潞河中学课件制作者任娟潞河中学13811271630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科学精神主要有理性思维、勇于探究、问题解决三个方面。理性思维的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

2、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勇于探究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综合复习课,隶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从课标、教材

3、及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对有关知识的梳理结果如下: 课标要求教材考试化学标准:1.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3.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4.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1. 教材中的活动探究栏目2.第九章 第三节 溶解度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下册P11-14)3.教材(上册P104-105)利用控制变量探究燃烧的条件。4.教材(下册P38)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了解饱和溶

4、液和溶解度的含义。2.了解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3.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4.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记录、表述;运用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5.分析实验现象,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6.从14年中考开始,科学探究题着重考查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教学过程中,通过寻找指纹活动,引发对指纹呈现方式等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复习和回顾溶液的溶解性比较相关基础知识,通过对上一问题结论的反思与评价,进一步探究碘与淀粉的显色条件,进一步巩固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为高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下图是智慧学伴平台给出的通州区一模考试

5、试卷中,对于核心素养考查的力度分布图。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考查力度很大。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完成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化学的学习,并经过了一轮复习,对基础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并经过了区一模考试,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基本技能。通过智慧学伴平台,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本班整体的学生能力水平分析可以看出,本班学生在分析解释和简单设计方面与本校平均水平相比,弱势比较明显。在推论预测方面表现略微突出。但是在复杂推理方面没有达到本校平均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从试卷中21题是有关溶液的溶解性比较的一道基础实验问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如下23题

6、是典型的科学探究问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如下已有认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在问题的猜想与假设方面,想法较多,表现突出。试卷中21、23题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21题为单一变量控制的基础实验题,对应的知识是有关溶液的溶解性比较的问题。23题是典型的科学探究问题。可以看出在基础实验部分,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不太好,依据现象推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在科学探究大问题中,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题目中给出的证据认识不够全面,收集证据意识不强,导致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的不够完善,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发展空间:全体同学整体面对科学探究和基础实验问题,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

7、间,如对于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证据的收集等。学习障碍:能否突破问题的复杂推理论证。教学方式:基于证据的归纳推理、实验论证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技术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 教学目标1. 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证据,多角度收集证据,进行证据分析。能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与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2. 能在教师指导下及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由单一变量控制到多变量控制,能够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对数

8、据等信息的处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教学流程示意环节一寻找指纹感知证据引导学生用已有药品设计实验显现指纹。分组实验,碘熏法显现指纹。初步感知证据的重要性。环节二指纹显现原理讨论明确证据引导学生讨论碘是溶解了还是反应了,并设计实验证明。单一变量下控制变量法应用设计实验,分组实验,比较碘在水、食盐水、油中溶解性。明确证据。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评价,多角度讨论碘遇淀粉显色反应条件。并运用手持技术演示实验多个变量下控制变量法应用设计实验,并展示交流讨论。学会多角度收集数据。环节三多角度收集证据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回顾调研试题,整

9、理科学探究题解题思路,证据推理综合运用。环节四直击中考证据运用环节一寻找指纹感知证据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用已有药品设计实验显现指纹。分组实验,碘熏法显现指纹。初步感知证据的重要性。环节二指纹显现原理讨论明确证据引导学生讨论碘是溶解了还是反应了,并设计实验证明。单一变量下控制变量法应用设计实验,分组实验,比较碘在水、食盐水、油中溶解性。明确证据。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评价,多角度讨论碘遇淀粉显色反应条件。并运用手持技术演示实验多个变量下控制变量法应用设计实验,并展示交流讨论。学会多角度收集数据。环节三多角度收集证据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回顾调

10、研试题,整理科学探究题解题思路,证据推理综合运用。环节四直击中考证据运用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环节1寻找指纹感知证据【导入】问题1:咱班有位同学,课前在每组的滤纸条上都留下了自己的食指指纹,你能选用所给药品将指纹显现出来吗?观察实验药品,讨论实验方案。并通过分组实验,运用碘熏法显现指纹。体会已有知识及资料查阅对问题推理的重要性。实验药品与仪器10min环节2指纹显现原理讨论明确证据引导学生讨论问题2:纸张上的手印,遇到碘为何会显现出来?是碘发生反应还是溶解了?如何证明?【阅读小资料】问题3:比较碘在水、食盐溶液、油中的溶解性,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

11、. 温度2. 质量(溶质、溶剂)请设计实验,完成下列表格。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验证【小结】你认为哪些可以作为你推理的证据?【教师板书】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猜想学生依据猜想设计实验。完成表格并进行实验。【实验】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粒碘,再分别加入2ml水、食盐水、油,震荡,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水、食盐水中溶液显淡黄色,油中溶液显橘黄色。【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油。进一步推理得出:指纹的显现是因为碘溶解在了油脂里。学生总结明确常用证据。培养学生证据意识,自觉运用所给资料进行推理。单一变量的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多媒体、实物投影。15min环节3

12、多角度收集证据【阅读小资料】【过渡】如何检验显现后的指纹上留有碘单质?【教师演示实验】用装有淀粉液的喷壶喷带有指纹的小纸条,无明显现象。问题4:显色反应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和淀粉液浓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温度(在25-100之间)淀粉浓度(在0.0005%-0.05%的范围内)饱和碘水【教师演示实验1】探究温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教师演示实验2】运用手持色度传感器,探究室温下淀粉浓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小结】你认为如何收集证据进行推理?【教师板书】 阅读材料,将其作为推理的证据。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指纹中的碘遇淀粉液为何有明显的蓝色出现。学生思考得出可能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时

13、间等学生展示交流设计思路。学生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并得出结论【结论】相同条件,温度越高,显色反应越不稳定,容易褪色。学生协助老师一同完成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及数据,记录并分析,得出结论。【结论】相同条件,淀粉浓度越大,显色越明显。手持传感器可以灵敏检测变色不明显的实验。学生思考,并总结。辩证的认识推理过程。推理过程即使证实也是证伪的过程。多变量控制的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小组讨论,展示设计结果,培养利用已有资料,科学、有效的进行实验,明确各变量在各实验中作用及影响,从而帮助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多种角度收集证据,让学生体会证据的重要性,学会运用证据。同时体会化学实验中证据收集的重要性。多媒体、实物投影。

14、实验药品与仪器15min环节4直击中考证据运用【直击中考】例题2018年调研卷科学探究题结合以上问题,寻找题目中给出的证据。完成本题的推理过程。学生再次看碘遇淀粉变蓝这一问题,讨论后,画出题目给出的证据。进一步讨论碘遇淀粉变蓝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1. 碘液的浓度2. 淀粉的种类3. 通过再次回顾碘遇淀粉变蓝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在问题中收集证据,完成推理的过程。笔记本、黑板多媒体5min板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课前评价:学生一模试卷测试。(2)过程评价: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规范性及问题解决、反思等。(3)情感评价:分享交流(组内、班级)等。(4)课后评价:纸笔访谈了解学生目标达成情况。试题评价题目(在智慧学伴上完成):习题练习: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8。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