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20169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中江县兴隆镇中心学校 王 晗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在初中阶段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物质的分类法、化学价值观等素养。中江县兴隆镇学校开展“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3”指三种不同的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

2、和训练课;“5”指五个环节,预习自学环节、交流探究环节、拓展提升环节、检测反馈环节、归纳总结环节。多数环节都由学生自己作主。“1” 指一个宗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成为有积极人生价值取向的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解决学到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养成什么习惯的问题 。交互循环:从课堂结构来看,是指课型之间课堂环节之间、师生角色地位之间、传统教学模式与课改模式之间的交互循环转化。近期阅读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结合学校开展的“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物质的分类法、化学价值观等素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

3、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理性思维与元素观。 中考物质推断题要求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在初三化学复习时,对推断题作了重点、难点分析,因物质推断题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元素观,或理解为“原子观”。重点教学目标:原子守恒的思想、物质化学反应的特征,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这种类型的题目综合性强,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灵活运用。例如:2016年德阳市一道中考题: 学生根据“题眼”中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是碳单质(符号C),同时根据信息,可知C中CaCO3,CaCO3在高温下分解产生CaO和CO2,A与E又可通过与X和

4、Y进行相互转化,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是CO2、E是CO、Y是O2,F(CaO)与D反应生成B、A(CO2)与B反应生成C(CaCO3),通过元素守恒和反应原理可推断出B是Ca(OH)2。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确立了元素守恒观和反应原理观,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学会学习与微粒观。 化学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就是讲物质的微观构成和物质的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

5、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在教学中,首先,用“水的三态变化”来揭示物质构成的本质属性。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认识构成水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这一物质现象的本质特性。其次,通过水的分解实验,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原子不能在分。通过水的合成实验,让学生理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从而得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的结论。通过学习元素让学生从宏观上知道,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再根据水的分解与合成实验,让学生归纳整理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

6、素组成,进一步验证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发了学生从微观角度去认识物质、认识世界。三、科学精神与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不仅是一堆事实和理论,更是一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尽管教材中的内容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因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将知识的自然途径还原为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探究,通过“真知”的再发现来还原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知识和技能,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

7、改变了当前中小学中普遍有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学习中教师精心创设研究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理性思维),训练学生大胆猜测(批判质疑),对于问题作多种假设和猜测(勇于探究),教育学生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和教材使用的被动受体,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加工和创造实践的主体(演员)。因而教师要将“教材”变为“学案”(导演),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

8、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思考研究过程,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树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意识。“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下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互动,是师生间对话沟通,合作与共建,是师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改变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关键又在于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从学生角度组织教学,回归学生的心理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境界。 “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还善于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合作精神

9、、团队意识、集体观念的养成,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学习交流,这样可以保持学习的多样性,激发出更多观点,形成全面认识,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更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要求教师大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将演示实验尽可能的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注意从科学方法论角度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体会实验设计思路,启发学生分析研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内在联系,从中使学生的思维深度深化,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体验到真理和创新实践的

10、乐趣。 四、信息意识与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信息的收集与归纳整理过程,是知识的灵活运用。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如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进行分类。按照是否是单质来分,氢气是一组,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是一组;按照物质是否具有可燃性分,氢气、甲烷、一氧化碳是一组,二氧化碳是一组;按照是否是有机物来分,甲烷是一组,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一组;按照是否是氧化物来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一组,氢气和甲烷是一组。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一知识时不能遏制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自主将所有信息理成一条线进行归纳,彰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国际理解与培养学生的化学价值观 让学生具有全球意

11、识,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正确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其实,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例如:鸡蛋里的化学一节教学,授课老师可从鸡蛋的外壳,钙离子的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到里面的蛋清和蛋黄,一一介绍蕴含在鸡蛋里的化学。化学与健康、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材料是目前科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化学,那么社会将停滞不前,没有化学就没有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我们应该为有化学、学习并研究化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是兴隆学校教学改革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变革了课堂教学方法,做到了教师由演员到导演,学生由听众、观众到演员角色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也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解练习做法,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养成对问题、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问题的批判质疑,既要学会,又要会学,使学生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认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化学学科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