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18424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黄浦区初三期末试卷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部分( 满分60分) 2009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7.生活中常见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爆炸 B.高压锅爆炸 C.烟火爆炸 . D.轮胎爆炸28.化学符号有多种意义,其中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CO B.C C.CO2 . D.C6029.实验室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30.在常见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自来水 C.雨水 D.浮有冰的水31.08年5月8日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A.氮气 B.氧气

2、C.二氧化碳 D.水32.人类在使用能源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能源是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太阳能33.“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方盆子”中许多“水泡泡”。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 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34. 石英表中的石英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35. 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 点燃 2P2O5 B.Fe+CuSO4= FeSO4+Cu C.CaCO3 点燃 CaO+CO2 D.Na2C

3、O3+Ca(OH)2= CaCO3+2NaOH36.通过物质在充满空气的瓶中燃烧,可以得到较纯的氮气。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 红磷 B.硫磺 C.铁丝 D. 木炭3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38.下列物质溶解于水后,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NaHCO3 BNH4Cl CNa2CO3 DNaCl39. 专家呼吁每个人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一组是 坐电梯迅速下楼 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门外着火,应马上打开房门 可迅速转移到阳台,利用绳索下坠 跳楼 A .B.C. D

4、. 40.将红热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可以增加刀的硬度。这个过程发生3Fe4H2OFe3O44H2反应,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AH2O BFe CFe3O4 DH241.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称量固体 C. 倾倒液体 D. 检验气密性42.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描述正确的是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B.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 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243.我们生活在充满溶液的世界中,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

5、、透明的混合物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44.要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45.t时把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热蒸发掉10克水,另一份加热蒸发掉20克水,温度不变,分别析出ag和bg硝酸钾晶体,则a和b的关系是A. 2a=b B. a=2b C. a=b D. 都不对46.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2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性物质C. 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D.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6、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47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用途。请选择下列物质的编号填空:He N2 活性炭 H2O 替代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 。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是 。 化合物酸SO3盐Ba(OH)2)48.分类法是学好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面网络图是对化合物的分类,请按要求填写你熟悉的物质和对应的类别。 49.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2)地震水源被严重破坏。人们通

7、过沉降后加入_处理微小的悬浮物对水进行初步净化。(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 、溶解。50.某元素M的氢化物分子中,H与M原子个数比为31,H的质量分数为。根据计算和查阅相关数据,确定M的真实元素,推测该氢化物的化学式是(用M的真实元素符号表示)_。51.化学使人类生活更精彩,在食品中常添加一些适量化学物质。(1) 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 ;(

8、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3)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4Fe+3O2+6X4Fe(OH)3反应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写出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 。如果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4 mol,那么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 g (要求列比例式计算) 。526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 (1)6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右图2中可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9、的是 (填“a”或“b”)。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 或 的方法。(3)测得a曲线表示的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7.5%, 则在_时该溶液可以达到饱和,并在右图中画出该点。三实验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8分)53.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_。试管冷却后,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_(填写实验步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3)丙装置的名称_。丙装置是否正在产生CO2_,双氧水制氧气不能使用该装置

10、的主要原因是_。(4)丙装置可以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 沉淀为什么会溶解变成澄清溶液?【查阅资料】: 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猜想与假设】: 、溶液呈酸性;、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蘸取沉淀溶解后形成的澄清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被测液的pH8猜想_

11、。(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再取实验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有气体产生猜想成立。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A B C54.某同学在学过“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探究了“木炭还原一氧化铅的反应”,【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气体一定全部为CO2?”【查阅资料】:CO能使新鲜鸡血的颜色变为亮红色,CO2没有此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右图按照该同学的猜想: (1)试写出装置A中试管内可能发生的所有反应化学方程式_。(2)判断该反应生成气体中既有CO2又有CO的依据是_。(3)在加热时,该同学发现试管内壁出现水珠,能否推测C与PbO反应有水产生?简述理由_。(4)该同学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是_。(5)综合木炭与CuO、PbO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种用途_。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终考试参 考 答 案评分细则:1化学式或专用名称写错不得分.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不得分,配平、状态符号、条件漏写整卷扣1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27282930313233343536答案CBCDBD CDCA题号373839404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