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200452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物理关于内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内能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并能简单的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通过练习旧知,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概括出什么是内能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的变化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本质。三、教学过程环节1:新课导入【师】演示实验(如图),可观察到:水沸腾后塞子飞出去,试管中出现白气。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推动塞子的能量来自哪里想知道原因吗那就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能内能。环节2:建立概念【问】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生】学生思

2、考。【师】结合大屏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呢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生】学生回忆并回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师】出示一组图片,说明分子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内能的概念。【问】内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有哪些影响因素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屏幕展示对比(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物体内有大量的分子,宏观上只研究一个分子的能量没有实际价值,我们类比机械能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

3、示所有分子的能量。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也是能的一种形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时间所具有的能。)环节3:深化概念【小组讨论】观察:温度越高,物体分子运动越激烈。讨论:一定质量的某物体的内能大小和什么有关呢结论: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的内能大于100水的内能。【学生思考】物体的温度变化,它的内能就发生了改变。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办法做一做,找一根粗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看看谁的办法多。讨论并实践

4、提高铁丝温度的方法。提出使铁丝温度升高的方法有:用火焰加热、太阳晒、用手搓、用手捂、踩在脚下用力拉、用铁锤不断敲击、反复弯折。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改变物体内能办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让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经过分析,使之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本质。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环节4:巩固提高【例】关于内能,正确的说法是()A、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B、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D、物体的机械能加上物体内部所有

5、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环节5:小结作业【引导学生总结】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大小不仅和物体温度有关,还和质量,物态、体积等因素有关;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内能教学设计2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这一节是将机械

6、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方法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

7、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机能来主动学习。5、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法、视频辅助法、指导读书法、问题引导法。运用实验探究法能更好的让

8、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视频辅助法把不容易展现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示给学生,弥补了模具小、可视性差的缺陷。指导读书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课本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使自主学习更具指向性,目标性更强。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通过针对点专门突破讲解。6、学法设计:实验法、观察法、阅读法、讨论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是为了让学生限度的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参与,自己解决。二、教学准备:利用铁丝、铅笔、图钉等随手可得的器材让学生动手体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演示两个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酒精、小瓶,学生体会归纳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利用汽油机模型、观看汽油机工作视频,物体与视频资源结合,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