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的管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17631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集体的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集体的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集体的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集体的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集体的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集体的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集体的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班级管理 内容摘要: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做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激情。更要善于理解学生、爱护学生、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完美的心灵,对学生、对教育、对祖国是发自内心的真爱,看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对待祖国就像爱母亲一样真情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担当起班主任这一光荣称号。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师生关系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多个春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得出一些经验:首先,要管好班集体,必须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

2、为此,教师应当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家,总是仔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听取大家意见和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现在由于孩子入学较早,学生年龄比过去偏小,学习自觉性较差,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初次离开父母,生活环境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不适应,想爸爸妈妈。了解这些情况后,班主任必须真心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去关心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那发自内心的爱。这些问题如果不了解、不去做,很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丧失生活的热情,甚至会厌学。 刚离开父母的孩子有怯生、怕事、不善于交流的心理是很正常的。此时的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这种心理状态,

3、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并尽快适应起来,获得独立的生活能力。尤其是对于班里个别特殊的孩子,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更要了解他们心里所想,悉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在这样关爱个别学生的同时还要引导全班学生,放弃孤立、任性的自我,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力争在班级中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氛围。针对于一个学生多、事情杂的班级,即使班主任不能样样事情都了解,但是也要尽量的去了解。处理班级问题时少带主观色彩,因为问题处理不当,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扬班级民主,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4、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即使,你认为某一位学生犯了错误,也应当给予学生为自己“辩护”机会,不仅能让你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机会。如果班主任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不管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甚至将本应有的“解释”也当作“狡辩”,那么不仅对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无益,还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没有了信任,关系会变得很紧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经验告诉我们,细心能在生活小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症结,用爱心去关怀、帮助他们,是调整学生心态最好的方式,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其次,班主任对学生必须具有

5、自觉地、纯真地、持久地爱。 班级管理中,自觉爱是前提,纯真的爱是基础,持久的爱是保障。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整个教育过程中还必须把爱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它不仅是教育的开端,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一个根本不爱学生的教师,即使他有再多的方法,没有爱教育给人冷漠感,很难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合作,当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爱做基础我认为这个“爱”,与“母爱”是不完全一样的,这种爱微观地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个人的爱;从宏观上看,这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教师不以训人者自居,学生也无被动等待赐教之感,而是在友谊的活动中,逐渐产生志趣上,情感上的交往以致共鸣,在这样纯真的

6、同志、朋友和伙伴的关系中,孕育起来教育的潜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博爱的心,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坐在班级中,就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享受爱的温暖。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有一位教育家讲的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针对“无爱的教育”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

7、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发展。”请相信,学生是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每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快有慢而已,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应该多一些鼓励和信任,留点时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护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从而产生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推动力。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只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释放出教师特有的博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一定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与此同时,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班级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整个班集体一定会朝气蓬勃。再次,班主任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广泛的

8、爱好。 这就要求身为班主任的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还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心理,做到讲课要有趣味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幼儿教育是基础,又是学生接受知识最快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求知欲特别强烈。因此,他们课外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他们常常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请教。这不只是关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些问题若是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即使已经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也要不断地学习。苏霍姆斯基说:“只有不断地进修提高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一个素质不高或不全面的教师,是难以胜任教育工作的

9、。 班主任广泛的爱好,也正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与其他教师相比,更要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好像什么都知道,能解答好多好多的为什么。但是,如果教师知识面太窄,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那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教师应当抽时间多看书、读报纸、听广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一个学生问:“噢特曼和蓝猫是朋友吗?”如果教师对动画片知识一点不懂,那就很难判断并做出合适的回答。另外,教师还应有一颗童心。所谓有童心就是指凡是孩子们正当的爱好,我们就要扶植,如果爱好偏了,我们要及时给予正确地引导。我们的心要紧贴着学生的心。同时,教师的爱好,应当因学生的爱好而变得广泛。教学要联系实际,能让学

10、生动手操作的都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己实践学到的知识能够长久保持。 总之,我们应于祖国的教育共同成长。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加速了知识的老化,不学习新知识就无法满足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不断地补充新知识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不断加深,拓展知识结构。“治标”是结合日常教学的需要,边教边学,学以致用,结合教学学习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边教边学”就像“滚雪球”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治本”是从提高自我修养的长远需要出发,系统地、深入地、全面地学习各种日常专业课程,广泛地吸收各种知识营养,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需要备足“一桶水”。也可以以教本为发射点,像蜜蜂采蜜一样,在知识资料的花丛中,博采精华、消化吸收,为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备足能量。 参考书目: 1、网庆茂成功教育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乌美娜、李芒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