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17614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科类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缺乏的现状的调研报告农学院学生党支部一、调研目的从目前农科类院校大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存在着明显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习纪律差,上课迟到,不专心听课,上课说话、打磕睡、看课外书,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甚至故意旷课,厌学情绪大。他们把学习当做沉重负担,抄袭作业应付老师,甚至不完成作业,学习用时少。业余时间多用来玩游戏、谈恋爱,看电视。考试时作弊等。尽管学校对学生作弊普遍采取了严格的处理措施,但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不及格率高,几乎每学年都有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被留级、退学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召开了研讨会,确定了调研方向和调研方法,通过发放问卷,集体

2、回收的方式对农学院进行了系统调研,现整理出调研报告如下。二、调查问卷统计项目ABCDEF总计年级121915652性别282452是否为学生干部20851952是否为党员222825211652011522189223523132215252416171455252712765261125975271620331052828123275291019291252102018113521151120795212271325552139277952147375352159298652161020359552三、调研数据分析(一)、原因分析目前,农科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得出

3、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综合来说是: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学校管理,家庭影响,国家政策的不足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轻农厌学思想加重.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就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来说,一是公平竞争,二是法制规范,三是利益驱动,四是优胜劣汰。把这些原则用于经济领域,无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尚待完善,不平等竞争也比较严重.这对于开放校园的大学生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在

4、现实行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社会新现象的迷惑,认为前途的渺茫,使其有股无所适从之感,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曾经宁静的校园宛如以石投水,一石卷起千层浪,特别是农科院校的大学生,面对潮起潮落中因金钱而奋斗的人们,几分茨慕,几分困惑,他们总认为学农没有出路,没有前途。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间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差距的客观存在。从目前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正在实现高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电脑化,航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农业科技的发展步伐与之相比差距很大,国家对农业的宣传和投资也数年

5、欠账,导致了我国的农业水平原地踏步;另外整个社会对农业的偏见依然存在,表现在灌输给青年人的农村现状大多是土老旧,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娱乐,没有生气,没有前途。在校的农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城市对农村的生活充满恐惧和排斥是可以理解的,在校的农校学生也大多见到了中国农村的落后和封闭,也感受到了城市的巨大吸引力。在综合性大学里的学生往往受到其他院系的影响,看到其他院系的广阔前景而心生羡慕,同时学校也提倡学生自己寻找自己最擅长的职业去发展自己。这也同时造成了农学学生的尴尬:一方面是自己身处学习农业知识的风口浪尖,一方面是对农村生活的抵触和拒绝。这些无疑给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心里涂抹了灰色,认为自己选择农

6、业院校实属不明智之举,那种考入大学的兴奋就在这种风浪中吹的一干二净,转而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于是出现了“成才不如发财”的思想,造成了学习不安心,精力不集中,由此产生学习动力不足.2、学生在入校后对想像中的大学生活没有适应,大失所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了难以突破的迷佣和困惑.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轻精神、重现实轻未来只要是他们认为没用的就不愿意学。其次,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一样、好坏的评价标准一样,都是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死学苦学,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

7、。一些大学生对搞好学习的自信心不强。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众多强者的竞争中成绩落后,无法找寻在中学时的出众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了心理失衡,他们不从主观努力上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认定是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产生力不从心之感。还有的学生来自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自感低人一等,自卑感强并将自卑情绪带入学习当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目前,大学生都是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本到理论,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缺乏思考,部分学生只看到眼前现象,注里个人利益,而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学生考大学只是想拿个文凭,搞个学历,找一份满惫的工作,早日脱离农村,走向愉快舒适的工作岗位,有的学生

8、考大学只是为了光宗耀祖,抱着升官发财的梦想.于是经过“十年寒窗”孤灯伴影的埋头苦读,尝尽了酸甜苦辣,终于金榜题名。目标实现后,外界各种压力突然消失,顿觉大狱初释,可以大松一口气了.入学后仿佛有一种解脱了的感觉,又好象在拼命追回曾经失去的损失,弥补一切过去的清苦;也有的同学刚进大学时满怀喜悦和愧像,躇踌满志,以为大学校园是个极富理想和学术气息,环境优雅条件优越的“伊甸园”,但到了大学后,由于环境的不适,学习压力的烦恼,人际交往的矛盾,特别是了解到毕业后还要经历严酷的就业压力,感情的挫折,生活的落差转而产生了迷惑,有的甚至夫去了信心,从而变得精神不振,学习无动力。3、农学类学生在就业中确实面临许多

9、不公正和挑战:社会上某些用人单位用才不当也是产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在选材的过程中重名牌轻学历,把高考成绩看的过于严重。同时由于大学教育的高层次,同时面向科研的性质决定了农科毕业生到了社会上进行一些极具实践能力的工作时有相当一大部分人专业知识应用不上,不能学以致用,以致改行.再加上一些毕业大学生消极态度对在校生的影响,这种情况反馈到学校使一些学生对本专业产生了怀疑,对将从事何种工作担优不止。因此,缺乏学习动力。4、同时在面临自己的人生选择时也有这样一种看法很值得我们注意: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人趁改革之机,大搞不正之风。走后门,拉关系,比比皆是,有的单位甚至排挤大学生,这些信息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

10、若有耳闻,无疑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关键是有后门,有路子,再加上单位的好与不好又与金钱直接挂钩,有的学生凭借家底厚,用钱开路,认为好工作非我莫属;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父毋能力强,大权在握不愁想的工作,何必花大气力读书呢?相反,家里没有后门的学生则考虑学习再好还是要吃“没人“的亏,干脆听天由命。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用人上看关系、看相貌重于看学业,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心理的存在无形中给学生学习动力带来严重的障碍。5、教学管理体制的滞后,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陈旧,教学过程中备课的不充分,同时理科生在学习农科类这种偏重记忆的课程时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只注重理论而脱离实际,与农业生产脱节,对于大学生过多,技术人员缺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的现状无能为力.加上经费不足,实践教学比重较少,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差.过分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内容过专过死,考试也大多联系课本内容,是针对课本内容的旧瓶装新酒,因此缺乏灵活性,与高考的教育模式如出一辙学生学起来单调枯燥,激发不了学习热情,产生对专业的反感,甚至出现“专业无用”论,因而学习动力不足。同时大学在扩招的过程中引进的青年教师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同学们学习中难点重点的把握缺乏了解,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同学们大多只是需要印一下课件就可以准备考试了。农科类的

12、学习有其特殊性,首先它强调了记忆这一环节,让许多习惯了数理化打天下的理科生无所适从导致成绩不好,造成心理落差;同时又有一些学生十分专注与考一个好分数,而在大学中忽视了对社交,文笔方面的锻炼、看到其他同学全面进步,而自己确是止步不前时产生了心理落差,也导致了学习动力的不足。6、农科类学生在就业时相对与其他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生最为关心的劳薪报酬方面,农学类的待遇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相对与其他专业的较高的就业待遇,显然对进行了同等程度教育投资的本科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中国农业地广地薄,优势分散,不利于品种推广,农业的自动化成本,产业化难度都很大,这种地域特点造成了本地的企业难以形

13、成强大的能力来提供给毕业生一个可以期许的未来;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确实十分强大但需要的职位更高端和稀少,不利于改变目前的现状。7、农科生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原因的分析除了强调过的社会世俗原因和农学专业的自身原因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大多受到家长的影响,受到家长的压力。无论是考研就业还是人生的选择,几乎要听一听父母大人的意见。而父母心目中根深地固的对于农村的不好印象注定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农学类专业中,本科生可以从事的大多是体力的,低科技含量的重复性劳动。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并且面临的在岗培训的压力。同时这种劳动要求贴近农村,但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

14、育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了中国城乡的巨大差距,城市有着相对与农村无论在教育,医疗,就业,购物等的巨大优势,让无数渴望改善自己生活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一方面是希望离开农村,一方面是大城市的巨大诱惑以及农学类缺乏在大城市立足的足够资本,导致了农科生的转行。最后,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吃苦,不敢吃苦的现状,他们对舒适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而盲目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风吹日晒,下田入地的农学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得不在是否选择农学专业上慎重权衡。8 、农学类的创业途径方面同样存在现在,政府一直强调的三农政策,政策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农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大学生在农业的创业上普遍存在着

15、贷款难,门槛高,技术基础薄弱,相关政策不够细化等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类大学生的创业出路,进而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四、对策探讨我们分别在学校教育,心理疏导,习惯培养,制度改革上进行探讨。1、要加大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利用入学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理想、事业、成才的教育,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教育.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树立学才爱农、务农的思想。结合本专业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了解本专业在世界上的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找到存在的差距。纵向比较要认清所学专业在我国的厉史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