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7147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本节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二部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部分,核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构成和多点子院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3、理解周期元素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过程与方法1、 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是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分析周期表的结构。2、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

2、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认识科学反战的历程。2、认识事物变化是有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以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习者特征分析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但对元素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难点1、“构-位-性”之间的关系推理。2、核素的概念以及核素种类和元素、原子种类之间的关系。解决办法1、 通过原子结构的对比讲解和实验现象来解决

3、。2、 通过对概念的剖析来解决。教学策略图片展示法、对比法、实验法、讨论法、创设情景教学等方法教学资源1、课本资源2、网络资源3、全品新教案板书设计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质子 中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1、原子结构 关系式: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二、 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碱金属元素 2、卤族元素四、 核素 1、核素 2、同位素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第一课时: 引入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

4、课堂练习第二课时问题引入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碱金属元素2、卤族元素三、核素、同位素练习作业布置小结介绍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科中的作用和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4第一、二、三自然段,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来源,门捷列夫对化学的贡献以及现用的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过渡)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同学们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与原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原子的结构。(提问)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回答原子的构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总结)有原子内部各微粒间的关系可得如下关系:(试问)对于多电子的原子来说,其核外电子在相对无限的空间里是怎样运动的呢?(

5、讲解)研究认为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每个供电子运动的层称之为电子层。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是有一定规定的:(1)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总内层;(2) 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个;(3) 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倒数第二层不能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练习)1、请画出33号元素砷、53号元素碘、1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过渡)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与原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总结。(过渡)按照相应的原则将现有的一百多种元素排列成的元素周期表有着什么样的结构,我们在分析它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讲解)在化学上我们把周期表中的横行

6、成为周期,把纵行称之为族。下面我们就依次分析讨论。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4的有关内容。(提问)依据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分析每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与所在周期序数有什么关系?(讲述)由每周期元素种类的多少或是否排满,我们将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称为长周期,第七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练习)2、根据练习1所确定的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确定它们分别属于元素周期表哪个周期的元素?(讲解)周期表中的纵行我们以族来表达,根据每个纵行所含元素所在周期类别,族由主族、副族、零族和第族之分。除第8、9、10三列为一个族叫第族外,其余的每一列为一个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组成的元

7、素为主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第18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达到了饱和,通常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把他们的化合价定位0价,因而叫做0族。在表达时主族用A来表示,副族用B来表示。族序数用、等来表示。如:第A族,第B族。(提问)依据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分析每个主族内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所在主族序数有什么关系?P11 2 10(1)元素周期表为什么不把Li、Na、K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呢?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填写下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碱金属元素锂0.152钠0.186钾0.227铷

8、0.248铯0.265(提问)你能发现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吗?不同之处呢?(演示实验)K、Na分别与H2O的对比实验。(讲解)我们根据碱金属性质的研究方法,探讨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P8“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图表,并讨论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提问)通过卤素与氢气的反应,我们可以初步知道卤素的化学性质不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我们如何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分析。(讲解)从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同一主族元素中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于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9、的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具有递变性。(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现有112种元素,是不是意味着有112种原子呢?为什么?请阅读教材P910,了解核素、同位素的含义。(提问)如何确定原子的质量?(总结)如果用质量数表示原子的质量,则有: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P11 4 5 P12 111、 P11 9 102、 完成练习册相应内容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聆听。阅读课本,理解相关知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聆听,理解。笔记并记忆。完成练习。总结:(1)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编排在同一横行;(2)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编排在同一纵行;(3) 编排时原子序数总是由小到大排

10、列。聆听。聆听理解。阅读课本。分析后得出:电子层数=周期序数完成练习。聆听,理解,记忆。分析后回答: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讨论设计探究方案共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同点: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同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原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讨论归纳,得出结论: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生成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从F I ,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但电子层逐渐增大,的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聆听,理解,记忆。阅读课本,总结内容:核素:据以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的互称。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的质量近似为原子核的质量。完成课堂练习教学设计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