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6722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最好的资料给最好的自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时间:20XX年X月X日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记录_留守儿童活动记录5则 时间:2021-06-29 记录一从201x年3月份开始,我镇团委根据与“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的活动方案,组成青年志愿调查组对XX镇16个村委,采取发放表格、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的方法对全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全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XX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共献爱心,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关爱和帮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了全镇家庭、学校

2、、社会共同关爱的格局。一、基本情况全镇共有留守儿童2101人,其中:女生97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XX.55%,父亲外出打工的XXX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XX.30%,母亲外出打工的456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21.70%,跟随爷奶生活的XXX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7.07%,跟外婆外公生活的XXXX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9.9%。二、主要做法(一)党委政府重视镇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此项工作与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进村入户调研、实地察看等了解情况,掌握全镇留守儿童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具体指导,积极解决,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二)建立

3、关爱帮扶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体系1、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社会关护体系。镇、村、学校、部门、企业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担负起牵头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责任,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如XX中学团委真情付出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发挥团委的主体作用,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指导中心”。全镇建团的部门、单位、村委、企业大部分建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个各类培训、活动10余场次,XXXX余名留守儿童接受了必要的心理辅导,得到关怀。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活动。从开展活动以来,已累计举办类似活动3次,捐款捐物达XXX多元。镇团委联合学校团

4、委为留守儿童搭建四个“爱心园”。一是绿色学园。对黄豆坪小学的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教学,对留守学生24小时教育和管护;二是健康乐园。组建留守儿童爱心医疗队进学校、入家庭,使XXX多名偏远贫穷留守儿童享受到上门的医疗服务。三是心灵花园。在学校开设留守儿童咨询室和“心灵驿站”,及时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四是社会“同心园”。组织两新组织、卫生院、银行部门等单位,共同关爱留守儿童。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体系。自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以来,镇团委就得到了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求各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5、及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基本动作,深化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关心帮助留守儿童,与他们“手拉手”、结“对子”,为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三)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措施得力镇团委协调各中小学校、圩镇各部门、各村(居)委、两新组织、企业等热心人士密切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快乐、健康成长。1、镇团委通过村的“两室三栏”、宣传单张、广播等大力宣传留守儿童现状及关爱留守儿童的意义和典型事例。2、镇团委发起了在全镇招募志愿者的倡议,号召全镇赏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的爱心使者伸出援助之手与留守儿童结队帮扶,全镇共招募志愿者210

6、8人。3、全面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一方面通过电话信函等各种途径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家教知识,全镇已举办专栏3栏,设咨询台10个,下发宣传资料600多份。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参与关爱工程,积极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4、以“进村、入户、帮人”活动为主题,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镇团委全镇机关、单位、部门党员、团员进村入户,调查摸底,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详细掌握留守儿童本人情况,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庭状况,家长姓名及打工地点、联系电话、临时监护人情况,重点记录儿童的主要表现。目前,镇团委已为全镇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在此基础上,镇团委还要求各村委、学校,针对每个留守

7、儿童的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帮扶内容。帮扶内容包括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来自团委及社会各界的关爱。5、以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工作。201x年5月29日,镇团委联合镇妇联、太东村委、太东小学举办了“太东村儿童友好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辅导活动”、“太东村儿童友好社区家教知识讲座”;201x年6月1日前后,镇团委联合各乡小,幼儿园、企业举行了“快乐六一 亲子游”活动,活动当日为留守儿童捐献了书包56个,书120本,童鞋50双,童装45套,扇子300个。并为黄豆坪小学、木利小学156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健康咨询,安全知识讲解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我镇中

8、心小学、太东小学、太东村委、丽塘村委、黄豆坪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组织了50多名党员志愿者与特困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有针对性地向留守儿童传授音乐、舞蹈等艺术知识,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通过了半年的工作实践,在调研中,我们清晰地发现,随着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深入开展,对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快乐心理、平等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们推进青少年事务管理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记录二一位07级学生队长、6位08级精干学生及下车乡政府的2位大学生村官为队员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今年7月份在灌云县下车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携手明天、共享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9、现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团委响应江苏共青团省委“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号召,我院采取“双赢”政策,将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小分队成员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回归到实际中去指导社会实践,突出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受到了淮海工学院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先后多次召开服务团成员会议,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行前准备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对于实践方案的制定,也力求科学化、合理化、创新化,经过服务团全体成员的几天努力,一套思路明确、实际结合紧密并结合学科特色的方案出炉。为了使此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院特别邀请了历年来多次指导学生暑期实践

10、工作的资深教师佟瑛亲临指导。小分队成员是由院学生会主席为分队队长、08级各班学生中经过层层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和自愿请缨加入的当地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为此次实践活动增加了筹码也是历次实践活动所没有的成员,不管是师资队伍还是实践团队,可以说,此次实践活动我院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二、扎根基层、服务社会1、村官加入,如虎添翼。服务团成员到下车乡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同时下车乡两名村官自愿请缨加入。由于村官长期居住于此,对下车乡实地情况相当了解,有他们的加入更能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在的生活情况、心理问题等各方面,因此也更有利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进行。村官加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

11、服务团如虎添翼。2、指导老师也成了“服务队员”。此次实践活动,文学院指导老师佟瑛亲自带队,与队员们一起生活、一起开会讨论、一起和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完全成为一个“小大人”,成为服务团队员,他没有架子,没有教师的严肃,很多孩子们都很愿意和他交流。3、领导亲临,指导监督。在实践开营式上,校团委书记金芙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芦海英等一行人冒雨前来现场指导慰问,给实践分队成员极大鼓舞,大家当场表示认真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案。4、活动多样,孩子们受益匪浅。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开拓思路集众人之力想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缩短了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达到

12、了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留守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爱心家教,让孩子们能在暑期得到免费的辅导,解决了孩子们学习中的困难;世博宣传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深深扎在孩子们心中,开启了还在们放眼看城市的窗口等等。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增加了见闻、增长了见识。5、家访,感触颇多。时间后期,在指导老师佟瑛的带领下,服务团成员们自筹资金买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问品,以表他们的关切之情,看到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队员们都感触很多,让队员们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当即表示要趁次机会好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让生活绚丽多彩。三、及时总结、收获丰厚

13、实践期间,成员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开会,大家发表各自意见、交流思想以及对服务内容进行分阶段性整理补充。并且每天编辑通讯稿。每天实践归来,队员们都会齐聚在临时办公室,对当天的实地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分享实践心得,并及时发现并改正在实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免再犯。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大家及时分析数据,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调研查报告。在短短的一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全体实践队员收获颇多,在时间服务过程中大家懂得如何运用理论结合实践,让专业知识又得到质的飞跃,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识在队员们的心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作为大学生,每当我们打开电脑、电视,翻阅报纸、杂志,一段段文字,一幅幅

14、画面,一个个数字,一声声呼喊,时时刻刻如惊涛骇浪般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为了一家老小生活的充实与富裕,全国有1.2亿农民去城市打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城市,美化着城市,给城市的居住群体带来便利,带来服务,带来快乐,带来希望。但伴随着这一切,又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甚至一筹莫展的严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两千多万留守儿童或隔代相守或寄人篱下,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被迷茫、孤独、自卑和冷漠所包围。他们之中,有30%的孩子与替代监护人很少或从不沟通,50%的孩子不愿意随父母进城过他们认为“低人一等”的生活,87%的孩子一整年只能见父母一两次,88.2%的孩子只能靠电话或书信与父母联系,90%以上的孩子渴望

15、父母回家与他们一起生活面对这一组组枯燥却又最具说服力的数据,在触目惊心之余,带给了我们沉重的思考:家庭问题累积成社会问题,继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说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没有情的沙漠,是缺少爱的荒原,那我应成为播撒爱心的使者,让充满亲情的火炬照亮孩子们阴暗孤寂的心房,让爱化成阳光雨露洒遍大地。记录三7月19日,新乡医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的大学生们,深入辉县拍石头乡等豫北乡村,为留守儿童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在“放飞梦想”环节中,有过半孩子的梦想都与父母有关,有1/3孩子的梦想是“天天和父母在一起”。7月5日上午,新乡医学院的大学生们冒雨

16、来到了拍石头乡中心学校,为近30名孩子组织“我的中国梦”活动。主持人首先将大学生和孩子们分别分为三组。为了烘托气氛,以有奖竞答开场。主持人不断抛出较为简单的问题,孩子们竞相抢答,不断得到各种奖品,笑声欢呼声不断。在晒梦想环节,9年级的郜书贤鼓起勇气跑上去,说我的梦想是去杭州旅游。其他孩子也相继走上去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有想当老师的、有想成为歌手等。最后是放飞梦想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不断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将便签“放飞”到黑板上。大约只有2/3的孩子将便签贴到了黑板上。记者走近,认真观看孩子们贴在墙上的便签。一个匿名便签:第一个梦想是去杭州旅游;第二梦想是每天和父母在一起。这个应该是郜书贤的梦想。又是一个匿名梦想贴:希望我的父母能够多陪陪我和弟弟,我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理解我。随即看到了那个想当歌手,叫李丽的孩子的梦想贴:因为现在有很多家庭因为贫困抛弃了自己的儿女,我当歌手的目的是想用我的歌声告诉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