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64509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州东城中学2022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D用二氧化碳灭火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硫酸铝AISO4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3个铁离子: 3Fe2

2、+D氯化钾KClO33现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化合物的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Y、Z、XCY、X、ZDZ、X、Y4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图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C若图中x的值为8,则该粒子属于阳离子D图对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3、6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的总体积ABCD7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8现将化合物A、B、C各10g混合物,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4g新物质D,同时发现新增8gC,而A正好用完,再无其他物质生成在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 )A10:10:10B5:1C5:5:9D5:29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

4、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C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所有碳单质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10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A铁丝B硫C镁条D木炭11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D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9%12在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

5、反应前的质量/g17102548反应后的质量/g1910x30Ax =16Bb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d、a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9:1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小实验,请回答:(1)A中_能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2)B中水的作用是_。(3)C实验中的现象是_。(4)D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用方程式表示)。14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2)实验二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_(答一点即可)。(3)实验三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

6、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15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 B、_ D_H_。(2)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_。(3)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来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则气体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NH

7、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得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制取和收集NH3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5)若直接使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O2,O2由_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O2应由_口进入(填编号)。16实验室用下列仪器装置制取氧气和氢气。(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4)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氧气选用装置D的理由是_

8、。(5)装置B或C都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制取氢气常用的药品是_。(6)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端通入(选填“a”或“b”)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8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8.4g。计算:(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g。(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列式计算)18小明同学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12.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试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

9、量分数为多少_?(结果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_(填化学式)。(2)A、B、C、D表示四种物质中,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每个A分子是由_个原子构成的。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应为_。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 B和C属于氧化物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 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10、项符合题意)1、C【解析】试题分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物理性质;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C。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2、B【解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铝的元素符号是Al。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酸铝中铝显+3价,硫

11、酸根显-2价,因此硫酸铝的化学式是Al2(SO4)3,选项A不正确;B、氯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核带正电,核中含有17个质子,核外有17个电子,核外电子根据能量高低的不同排布在三个电子层上,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上电子数分别为2、8、7,选项B正确;C、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因此3个铁离子为:3Fe3+,选项C不正确;D、氯化钾的化学式是KCl,KClO3是氯酸钾的化学式,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符号是:Fe3+,一个亚铁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符号是:Fe2+。3、B【详解】由题意可知,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了金属Y的活动性大于

12、X、Z;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金属Z的活动性比X强。综合上述分析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YZX。故选:B。【点睛】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说明金属活动性处于H之前;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新的金属,说明新的金属的活动性不如金属活动性强。4、B【详解】A、原子序数=质子数=14,14号元素是硅元素,选项A不正确;B、原子序数=质子数=11,11号元素是钠元素,故图对应的元素是钠元素,由图可知,图对应元素是氯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B正确;C、若图中x的值为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属于阴离子

13、,选项C不正确;D、由B可知,图对应的元素是钠元素,由“钅”字旁可知,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D不正确。故选B。5、A【详解】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肥皂水分别和硬水、软水混合后搅拌,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冷凝液化后形成淡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

14、和,再根据其微观意义: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分子数目、物质的总体积可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选:B。7、B【解析】A、水受热沸腾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锅生锈能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西瓜榨成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8、B【详解】将化合物A、B、C各10g混合加热,完全反应,测得生成4g新物质,同时发现新增加8gC(说明C为生成物),而A正好用完,说明A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10g,再无其他物质生成,则生成的C和新物质的质量之和为8g+4g=12g;由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B的为12g10g=2g;则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