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441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当代成功的教育,首先一定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 如果对现在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了解,就难以把握住当前培 养孩子的关键内容,培养的方法也会出偏差。虽然教育是一项永恒的事业,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出生的孩子,有着显著不同的 特点,尤其在这飞速发展的当代。教育只有在符合时代特点 的时候,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如果忽视时代特点,在陈旧 观念指引下努力,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阻力。因此,每一位教 育工作者必须先要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有些教育工作者有一种误解,以为自己生活在这个时 代,怎么会不了解这个时代?其实,这几十年在全世界尤其 在中国,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时期,如果

2、对“急剧变化” 这点估计不足,就会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让我们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送见面礼的故事我们在某小学一年级实验班进行新课程研究的时候,发 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刚刚开学一个多月,实验班的教师向一些教研、科研专 家做“汇报课”。下了课,只见一个小姑娘走到一位漂亮的 女教研员面前,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落落大方地说: “老 师,初次见面,我特别喜欢您,很想和您做朋友。请接受我 的见面礼。”接着,她从兜里掏出一张 50 元的钞票递给这名 女教研员。这名女教研员可能没有思想准备,赶忙站起来,语无伦次地说:“我很愿意和你交朋友,初次见面可是我没有 带礼物 我把这 50元钱还你得了 ”那天,在办公室

3、,课题组成员自发地展开了讨论。大家 认为这个六岁小姑娘送见面礼的举动,充分反映出时代对孩 子的深刻影响。一是小姑娘懂得交往的重要性,并善于主动交往。小姑 娘可能并没有听说过一些专家的诸如“ 21 世纪是交往的世 纪,一个人如果不善于交往,在21 世纪将无法生存”的论述。但是,她在当代现实的生活中,密切接触周围人群和大 众传媒, 通过耳濡目染, 她有了认识, 有了实践, 有了体验。二是小姑娘懂得了货币的作用。小姑娘虽然没有学过经 济学,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情下,货币处处可见。 她对货币的交换价值颇有体会,因为“初次见面对老师不了 解,贸然买了礼物,万一不喜欢多不好,干脆给老师 50块 钱,

4、她愿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就是时代给每个人打下的深刻烙印。社会的急剧发 展,使得每隔 10 年甚至 5 年诞生的孩子,就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点。对这些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的研究,是搞好当代 教育绝不可缺少的。当今时代有很多特点,我认为至少有四个特点值得重 视。一、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它是以知识、智慧和 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的。这种以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给我们 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发展现代科技、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当 今教育的历史使命。但是创新精神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出现要建立在独立人 格的基础上。而中国由于长期处在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中, 由此形成的各种传统意识,

5、使人的发展没有完全摆脱联结于 血缘、地缘纽带中的人依赖人的关系,因而独立人格发展普 遍不成熟,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尊重,所以就缺乏培育创新的 土壤。市场经济的出现,对我国最大的贡献是使独立人格成为 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如投资方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自 我表扬都需要善于合作、有创新精神的独立人格)。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相对应的是人的主体性。因此,培养孩子的自 我教育能力并坚持创新,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第一要求的。市场经济体现物的价值,必然关注人的价值。但市场经 济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会对价值观教育产 生负面影响,这点也是在当前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二、走向全球一体化时代 人类的发展,不以人的

6、意志为转移,当前发生了生存状 态的根本性改变,人类逐渐走向互相依赖,结成整体,世界 将成为一个“地球村”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促使每个人、 每个国家都要把局部的利益和人类整体的命运联系起来。在步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认为应该明确地树立两方 面的理念:一是尊重并善于学习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不能闭目塞听、夜郎自大;二 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积极挖掘精华, 摒弃糟粕, 跟上世界潮流,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双赢”理念的产生和“强强联合”举措的出现,迫使 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教 育中的“自主 -合作”理念积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信

7、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出现了新的交往格局,现 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频繁交往,使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型 交往关系正在形成。不过,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使青少年认知方式出现了 很大变化,一方面网络给了青少年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的极 大便利,有助于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有一定虚拟化 的环境中扩大和深化了他们的交往。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 信息,也会使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深受其害;网络的虚拟 性也会误导一些青少年回避现实生活,阻碍他们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网络还可能造成青少年不善于甚至惧怕现实 的社会交往。这些都是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 问题。三、走向晚辈文化时代当社会发展缓慢的时候,长辈

8、所掌握的文化尚能代表那 个时代的特征,晚辈通过长辈的传授,仍可以适应社会的需 要,这时就是处在长辈文化的时代。许多人可能还会记得这 样一个典型的事例:放羊娃的人生若干年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曾经到边远地区采访过一 位放羊娃。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放羊?”放羊娃答:“为了赚钱。”记者又问:“赚钱干什么用?”放羊娃答:“为了娶媳妇。”记者再问:“娶媳妇有什么用?”放羊娃答:“让她为我生娃。”记者追问:“生娃干什么?”放羊娃答:“长大了给我放羊。”这就是一个放羊娃为自己设计的一生。但是,我们都知 道,这种人生设计绝不是放羊娃自己的发明,他的父亲甚至 他的爷爷,就是这么生活的。因为,在那个生产力相对落后

9、 的地区,社会发展缓慢,处在前辈文化时代,老一辈的观念 传到他的下一代,仍然能够满足认识上的需要。而迅速发展的社会,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 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成长的一代,那些能批判性地 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且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 们所掌握的文化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这时就叫作晚辈文化 时代。下面这个事例,可以说明晚辈文化的特点之一。当中国的第一个女总统有一次,母亲和她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一起散步。女儿若有所思地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女总统、女 总理,唯独咱们中国还没有一个女总统。”然后,女儿悄悄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女儿,就想做中国的第一个女总 统!”妈妈听了,心花怒

10、放,脱口说了一句:“闺女啊!你要是当上了女总统,你妈可就是皇太后啦!”没想到,女儿很不高兴地说:“妈妈,我当我的女总统,您还是普通老百姓。甭想沾光! ”事后,这位母亲十分感慨地对我说:“我在单位大小也是一个领导,还是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觉悟还不如一个孩子! 虽然是开玩笑,为什么就非想当皇太后?可我闺女为什么马 上就表示反感?还是自己脑子里圭寸建思想的油泥太多,比不 了人家年轻人啊! ”因此,在当前迅速发展的时代,必然形成新的不仅仅有 “三娘教子”、还有“子教三娘”的代际关系,从而宣布晚 辈文化时代的到来。晚辈文化时代是一个要求两代人互相学 习、共同成长的时代。在晚辈文化时代,陈旧的教育模式必须改

11、变,长辈用调 羹喂孩子知识、教师在讲台上发布真理的做法将成为历史, 于是,新型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应运而生。四、走向人的转型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的生存方式出现巨大的变化。逐 渐增多的共同利益,日益密切的社会联系,使一种世界性的 关系正在形成,它不能不对人的本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的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 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中,人的类型是不一样的。社会的发展客观地产生了对新型人的需要, 教育应该培养能推动世界历史的主体、走进世界历史的人。在这样的历史使命面前,人的转型应该成为教育的主 题,过去的单一主体必须走向共同主体。这样的主体就需要 完成人格

12、上根本的转型: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的主要特 点是开放性,达到与他人的“视阈融合”。二是价值取向的 转变。它认为既有个体作为存在的价值,又有对与他人共在 的价值的肯定,双重规定性是价值主体的存在形式。在多元 文化的今天,我们既要尊重个人价值,又要维护共同的核心 价值。通俗地说,当代新型的人应该具有“自主一合作”的特 点。我们现在培养的人,不但应该自主,也能够合作。因为 真正自主的人,既自尊,又能够尊重人;而真正的合作,一 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主的人共同完成的。在当前形势下,这样一种人的转型教育,能够将主体教 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深层次中结合起来,使大家更 加自主、更加懂得合作、更加善于创新,具备走向共同主体 时代新人的特点。因此,这十分值得我们去探索。(责编再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