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126062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在挫折中茁壮成长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曾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孟子也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说明挫折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我们先走出国门,来看看世界各国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美国的一些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日本,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

2、一些义务。俄罗斯的父母亲连两三岁的孩子摔倒都不拉一把,只是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破皮流血只要无大碍亦不例外由此可见,许多国家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中国近年来在注重赏识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挫折教育。因为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赏识教育虽然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很有好处,但是,过度使用赏识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陶醉在一片赞美声中的孩子,往往骄傲自大 、盲目自信、听不得逆耳的话语、受不了挫折的打击,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另外,如果教师或家长一味地赏识,而没有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而扬长补短,甚至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久而久之,就会让学

3、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而挫折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弥补赏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利用挫折事件,直观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具体形象的事物才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触发他们的联想。进行耐挫折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跟他讲道理,恐怕很难收到实效。我们就可以巧妙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从“挫折中悟挫折”。像优生的

4、考试失误、班干部竞选失败、比赛中的失利、同学之间的矛盾、生活当中的困难、学习当中的困扰、身体当中的不适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好素材。二、创设挫折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亲人的溺爱造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毛病,形成了许多孩子“输不起”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接受挫折的洗礼,锻炼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让孩子从挫折情境中领悟挫折,使孩子树立起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与思想,以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

5、意无意地给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挫折耐受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起成功的自信。三、 强家校沟通,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除在学校学习之外的时间,绝大多数与家长待在一起。如果家长与学校的教育思想及方法背道而驰,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学校的授课时间、召开家长会的有利时机、家校通设施的有利条件及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家长明白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也教给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正确方法。例如,家长要把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孩子

6、先聊聊,提醒孩子要认真对待,免得一遇到挫折孩子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再如挫折来临时孩子可能产生种种消极心理,此时家长要多关心、多鼓励,千万不能打击、谩骂。还有要请家长做孩子战胜困难、战胜自己的“同盟军”,做孩子战胜挫折的坚强后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与孩子一道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的对策,且与孩子一起迎接挑战,从而坚定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抓共管、双管齐下,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挫折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独生子女多了,“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父辈祖辈们把他们当作掌中宝、心头肉,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

7、怕摔了,只要孩子张口,哪怕天上的星星父母们也会想办法去摘。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来到学校后,猛然来个挫折教育,那如何了得?百般呵斥的娇艳盆栽在暴风骤雨中定会枝折花落,狼狈不堪。所以,教师们进行挫折教育,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绝不能简单粗暴。首先,要给学生打好预防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结合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家历经磨练才获得成功的故事教给学生“不砺风雨怎见彩虹”的道理,要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并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崎岖有不平有坎坷实属正常,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使他们能用良好的心态迎接挫折的挑战,用坦然的态度经受生活的考验,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8、。其次,要鼓励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学生对挫折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气馁、不退缩,对自己对生活要充满信心,更要有勇气、有毅力战胜困难与逆境。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报道的一些鲜活人物,现实生活中一些真实事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再次,要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包办代替,而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及时地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要把握好尺度,使赏识教育与挫折教

9、育应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赏识教育过了头,孩子容易虚荣、自傲,听不得反对意见,受不得批评教育。挫折教育过了头,孩子容易自卑、逃避、退缩,与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丧失战胜困境的信心与决心。所以,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着眼孩子的未来,摸准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在孩子因取得成绩、获得成功而尾巴翘上天的时候,教育者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教育孩子即使获得成功也不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在孩子遇到挫折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其看到自己的潜力,教育孩子在困难面前不能气馁、不能低头,帮助孩子树立起战胜挫折的决心,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总之,要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补短,行之有效地为教育服务。我相信,受过风雨的洗礼,经过挫折的磨砺,学生们定能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让孩子们在挫折中健康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