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12358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课时训练人教新课标版通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 11课 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于勒(l) 阔绰(chu)警惕(t) 恐怖(b)B.别墅(sh) 减价(ji)拟定(n) 衣冠(un)C.煞白 (sh) 拮据(j) 糟蹋(t) 赚钱(zhun)D.跃然(yo) 赔偿(chn)栈桥(zhn) 计较(jio)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豁然 撕破裸露 贵族 B.泡影撞见揣摩涉及C.骤然 冷酷 脉络 祟拜D.领悟侵蚀 怨恨跌宕3.下列词语中解释加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A大事渲染(作) 相时而动(看,观察)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 缄默(封口)C莫名其妙(没有人) 与日俱增(一起)D弄性尚气(注重) 动辄(

2、就)4.选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俄国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半脂球,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者给加的。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线索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转变。5.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B.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

3、么这样胡说八道?”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手法。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7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曲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

4、和心理。(不少于50字)_阅读鉴赏(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5、。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_ (怀疑犹豫诧异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_ (升跳现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8.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_ _9.文中加点的两个“

6、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_10.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_ _11.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_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_,作用是_ 。12.“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_13.画曲线的句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_(二)课外类文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烧炭工和绅士亚米契斯(1)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

7、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

8、,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

9、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爱的教

10、育,略有改动)(浙江金华)1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15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16第(10)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50字左右)17.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18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综合性学习下面是某班级开展的“共建和谐家园”的专题活动,设置了“和谐演讲”、“和谐行动

11、”、“和谐瞭望”三个环节,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各题。【和谐演讲】19.下面是李华为这次活动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B)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C)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1)划直线句子中( )句有语病,可修改为:(2)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有误,应作如下修改(不用抄原句):【和

12、谐行动】20下面是张卉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悟,请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浇灭怒火化解愁绪,她能感化邪恶播撒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宽容,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拥有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师生之间拥有信赖,获得美好的情谊;她能让邻里之间拥有信赖,赢得相处的和谐。有了诚信,和谐的幼苗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拥有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友谊如柔云,亲情似细雨;她能让你拥有欢畅的人生,拥有快乐的天堂。只要你以友善对待每一朵花、每一个人,世界将更和谐。【和谐瞭望】21.这里有王宁同学收集到一幅宣传画,请你解说。(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

13、面画的是: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_(黑龙江大庆市)参考答案1. A(B项中的“拟”读n,C项中的“拮”读ji,D项中的“跃”读yu,“较”读jio。) 2. C(崇拜) 3.B 4. C(A项应为“法国”,B项应为“羊脂球”,D项中的“线索”应是“我”,“我”是线索人物。) 5.D (最后句号放引号外面) 6.心理描写;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7分析: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可从课文中找到影子,描写他们的言行应与课文中一脉相承。8CD9不一样。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10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11侧面描写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对照前面的一段景物描写一并讲解。“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