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11654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小池 古诗小池是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组课文12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幅布满生气的初夏风景画。这一组课文写的都是夏天的漂亮风光,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目的是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地感受夏天的漂亮风光。 小池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但在部编版教材中,却安排到了一年级下册,这对于古诗底蕴严峻缺乏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在古诗小池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地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学识根底和年龄特点,努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淡化古诗意思的讲解,

2、而是从整体入手,抓住古诗写景的特点,通过图文对比的方法,以图解诗,以景悟情。让学生在观赏漂亮的图画中与诗文对比,感受古诗文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一、以诗引诗,加大积存,加深品尝。 在开课导入时,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件出示“春暖花开”的美图,在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根底上,让学生吟诵关于春天的古诗,学生在自己平常积存的根底上轻松背出了咏柳、春晓、村居,初步感受到古诗奇妙的韵味。然后自然过度到初夏季节,课件再出示小池的画面,以图解诗,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到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语文课堂一开课就布满浓郁的诗味。 教学设计如下: 1.谈

3、话导入: 课件出示春天的漂亮图画。 师:看,春天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美呀!古代诗人写下了很多春天的诗,哪些小朋友能给我们吟诵一首?指生吟诵。 师:春天静静过去,天气慢慢热起来,初夏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季节的古诗小池,伸出小手,跟教师一起书写课题。 2.谁积存过这首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指生背古诗?。 3.许多同学都熟识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初夏季节的一处小池塘。课件出示小池图。闻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四周的景物衬托下,被深深的吸引、沉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4.简介诗人:让我们走近,熟悉一下杨万里。课件出示,师讲解:

4、杨万里是宋代的大诗人,最善长写山水田园诗,一生写诗两万多诗呢!被誉为一代诗宗。 课末,学完杨万里的小池这首初夏季节写景诗后,我又引出杨万里的另一首盛夏写景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在读和简洁的品尝中感受到夏日西湖的漂亮。这样设计,既增加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古诗的积存。同是杨万里的诗,一首呈现的是初夏池塘的生气美,一首呈现的是盛夏西湖的惊艳美,比照着来学习,发觉诗境却完全不同,但学生却学的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由于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气和漂亮。 教学设计如下: 师:小池让我们观赏的是初夏的小池塘。初夏一过,盛夏降临,(课件出示盛夏荷塘图)这婀娜多姿的荷花就成了池塘的主角。他让杨

5、万里诗兴大发,提笔又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古诗) 1、师范读,配上古筝曲渔舟唱晚。 2、生练习朗读。 3、指个别生诵读。 4、问:同学们,在这首诗里,你们从哪儿感受到这是夏天? 生结合诗中的句子和词语谈自己的熟悉。 4、这就是西湖六月的美景!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读出盛夏池塘的美。全班配乐齐读。 5、漂亮的夏日,让我们记住了杨万里的小池,也领会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情画意令人沉醉,大自然的美让人感慨。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夏日还留下了哪些名诗名句呢?回去好好找一找,把他补充在课文里,好吗? 二、淡化讲解,以图解诗,以景悟情。 传统的古诗教学注意的是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但一年级学

6、生年龄小,学问储藏少,他们在一年级上册只学习了一首汉乐府诗江南,所以对古诗的理解力量是很薄弱的。所以我淡化诗意讲解,而是从整体入手,抓住古诗写景的特点,通过图文对比的方法以图解诗,以景悟情。让学生在观赏漂亮的图画中与诗文对比,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美。 教学设计如下: 1、学习其次行诗 师:泉水流呀流,流到了小池里。你们看,池水美吗?(课件出示池水和树阴图)认真看图,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多生自由表达,师相机板书:树阴 师:大家说的真好,初夏季节,天空多晴朗,树阴在水中多漂亮,你们喜爱这晴天严厉的风光吗?树阴也喜爱,这就叫:树阴照水 学生答复:爱晴柔。师相机板书:爱晴柔 感情朗读:你能读出这种爱

7、吗?谁能爱得再深一些? 学到这儿,我们发觉小池是那样的清亮、那样的安静。难怪诗人会如此疼惜,如此宠爱。让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诗人对小池的爱。 2、学习三四行诗 师:小池中间还有什么风光呢?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小荷和蜻蜓图) 鼓舞学生认真观看,大胆表达。师相机板书: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头 师:同学位观看得真细致,描述得真好玩。诗人杨万里也看到了,他是这样描写的。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三、以读为本,读中解义,读中悟情。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

8、如此,古诗教学更是如此。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教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需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 对古诗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我以正确读娴熟读感情读为途径,配以音乐读,体会情趣读,多种形式的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品读悟情,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美的感染。 教学设计如下: 片段一: 1.翻开书P68,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圈诞生字,拼一拼,记一记。 (省略识字过程) 3、生字宝宝们藏到课文里,你还会读吗?指生把整首诗读正确。 4、教师范读,读出诗的节奏。 教师读得好,是有窍门的,诗就像歌一样,是有

9、节奏的。 5、课件出示:带停顿现的古诗。学生按节奏练习朗读古诗,再指生朗读。 片段二: 1、出示第一行诗,指一生读。 师:这句诗里诗人写了什么景物呢? 你们知道泉眼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泉眼图,看,这冒着泉水的地方就叫泉眼。 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是怎么流的?(无声、细) 师:看,这就是泉水的细流,课件出示细流图。 师:这细细的泉水静静地流,没有声音,多宁静呀!谁能读出这种静?(指生读,女同学试读。) 师:这细细的泉水渐渐地流,不急也不抢,真轻柔呀!谁能读出这种轻?(指生读,男同学试读。) 这细细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多么舍不得呀,诗中哪个字写出了泉水妈妈的不舍?(板书:

10、惜)谁能读出这种不舍?(指生读,全班齐读。) 初读阶段,我要求学生自己对比拼音圈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利于学生克制依靠思想,提高朗读力量。其次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留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品读阶段,我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力量。 一节课,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

11、根本不成问题。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展朗读训练,充分表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把握重点,敏捷识字,标准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学段识字的重要目标。本课时要求学生会认“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由于多数生字字形较为简单,所以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我的设计努力做到有层次、有梯度。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从看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说识字好方法,到读准词语,最终生字回归诗文认读,每一个步骤都能扎扎实实地去落实。我采纳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鼓舞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

12、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教学设计如下: 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P68,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圈出七个生字,自己拼一拼,记一记。 2、课件出示:带上拼音的生字, 师: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 指生拼读生字,教师强调“流”的声母是“l”,不要读出“niu” 3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开小火车拼读。 4、沟通识字方法: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吗? 学生依据已有的识字阅历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说到哪个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字的字理图。学生观看后师小结:“泉”字是象形字,古人看到水从山洞里流出来,就制造了“泉”字,本义就是泉水。 (2)课件

13、出示“爱”字的字理图。学生观看后师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宠爱、友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一句话。 (3)学生能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如:墙角、羊角、牛角、衣角。 5、课件出示词语:泉眼、细流、树阴、宠爱、晴天、严厉、荷叶、露出、疼惜。 这些词语你熟悉吗? 6、课件出示古诗。生字宝宝们藏到课文里,你还会读吗? 本课时要求学生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生字。由于学生有了肯定的写字根底,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五个生字的教学应当有主次之分。在写字教学中,我是先放手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看,来提示大家留意字的写法,学生能

14、抓住田字格横中线和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去观看,对字的写法把握较好。节约出来的时间,我用来重点指导字形简单的两个字“树、爱”的书写,并给与了学生充分书写的时间,不让写字流于形式。 教学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5个会写字。 师:同学们,这是今日我们要学习书写的5个生字,认真观看一下,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示大家留意些什么? 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写字阅历根底上指出: “尖”留意上面不是“小”,第一笔是竖不带钩。 “无”的.竖弯钩要甩出去,竖写在竖中线上。 “角”上小下大,最终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2、师重点指导: 师:树和爱这两个字比拟简单,我们重点来学习。师边讲解边示范。 “树”左中右构造,每局部较为瘦长,横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爱”上中下构造,爪字头小,秃宝盖扁宽,友的撇捺伸展。 3、学生执笔书写,教师巡察指导。 五、存在的缺乏: 1、这堂课教学设计到位,但由于自己对课堂的把控力量缺乏,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导致学生对诗句的品读少了,在关键问题的答复上的也浅了,所以课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