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10201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新的教育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质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交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要求,而对这些工作的实绩的期望,取决于师生交流的效能。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是:一、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1、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交流的性质。1) 交流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不是为了交流而交流,而是通过交流与学生交流信息、解决矛盾。2) 交流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交流不只是一次

2、接待或一次座谈会,而是包括了日常信息收集、信息交流和沟通结果落实几个方面,交流是一个贯穿日常工作的过程。3) 交流应该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我们通常实在出现问题后才想到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所谓“亡羊补牢”其实是“已经晚矣”!(已经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后果)我们应该经常第、主动地与学生交流与沟通。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2、有效的“师生交流”的理论基础首先,教师要有同理心与学生有效交流的的前提教师要关心学生,那必须要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首先必须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然后有效地

3、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这种思维模式称同理心。这样的同理心可以使对方会感到理解与尊重,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体谅、关怀的交流氛围。同理心与换位思考是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的前提。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对方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去理解他,不关心自己,对教师的信度降低,他们就会远离你、冷漠你,与教师的交流就会停止。我认为,学生能够找你谈心甚至和你争论是好事,那是对你的信任。因此,在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同理心与换位思考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与学生的交流,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3、老师要有积极的交流理念:1) 对学生自行

4、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有很深的信任感。教师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相信学生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会给学生信心与勇气。2)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注意交流时应该选择适合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 教师对学生的烦恼感同身受,但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同感而不是同情与怜悯。当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时,通常那段时间比较敏感,假如老师过份同情怜悯,会加强其自卑,对学生的成长是有损无益的。 其次,用爱心唤起学生的信任感是与学生有效交流的关键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愿望的,但事实并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愿望都能被接受,甚至

5、被抵触。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交流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的高低感受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必须要有爱心,这样教育的效能才能发生。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成功的基础。很多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但他从没有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爱的热潮,这样的老师永远不会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教育如果没有爱,正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那么老师如何将爱表达给学生呢?1) 老师爱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学生。 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教师的体贴与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

6、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自身的潜能,鼓励他们去不断的主动探索,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2) 老师爱学生还表现在要学会赏识。在各类活动中抓住一切机会,去捕捉每一个学生某一处或某一刻的闪光点,坚信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一盏可以点亮的灯。只有充满爱心,教师才能练就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3) 最后,接纳与尊重与学生交流的必要条件尊重与接纳学生是老师对学生爱的一种表现。当一个老师真正地在爱一个学生时,也是他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有最大相信的时侯。当然,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不是无理性的迁就,应注意以下几方面:u 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不等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应该明确地表示不接纳,不赞同。u 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

7、不等于老师不能拥有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模式,而是指有自己的观点,但仍能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即使学生没有进步,但仍然给予学生鼓励进步的力量。 u 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意味着老师不能轻易下判断,只是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前无我地去聆听,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去表达,同时对学生的未来的良性发展持积极的态度。 二、常见的有效的交流方式有哪些 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应该摈弃“师道尊严”,平易近人,真诚,用心去和学生交流。1、 谈心式交流。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师生面对面,真诚而坦率地交谈,交流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师生交流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

8、;2、 书信交流交流。用书信进行交流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交流策略。这种交流方法在某些环境下,比如某些事情师生之间不方便直接面对面交流,那么通过书信来进行交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这样交流有可能给老师了解到学生中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作为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完备的帮助和指导。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家长则可以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等等。 3、 作业本也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途径。任课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可在作业本中加上简短的评语,如:“好!”、“有进步!”、“继续努力!”、“人生能有几回搏?”、“努力啊,时不我待”等,使人倍感亲切,常常能够起到良好的效

9、果。 4、 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通过QQ群上网聊天,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在和学生在相处时,应经常给以亲切的微笑,一种信任及鼓励的目光,将会使我们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美好。用我们的爱心、真诚和热情去构建师生间的交流和信任的桥梁。三、判断师生的交流是否成功的标准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能够和学生成功交流并取得预期的功效。怎样判断自己与学生的交流是否成功呢?事实上老师只要看学生的反应就可以了。换句话,学生是不是按照你所希望的那样去想了,去做了,别人对你的印象如何?你的班级是否团结,这些都是判断师生交流是否成功的标准。春雨润物细无声,不要指望一朝一夕即可发生变化,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微分渐变的动态过程。要注意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使之持之以恒,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栓住几十颗心。教师可以凭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育人艺术,走进和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分忧,为们清除“病毒”,给他们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用爱心唤起学生的信任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共同创建美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