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101012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数学数的世界教学反思范文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和倍数。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根底上认识因数倍数;而如今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拟难教,而这局部内容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拟难掌握的。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注重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教师告知的,比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有效了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

2、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提醒打破了从详细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了打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变式拓展,理论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学生比拟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数和倍数的范围非零自然数,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一组算式让学生说谁的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如35=15 68=48 94=36 125=60等,学生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有劲,我突然抛出了1.56=9这个算式,结果有同学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这些同学感觉到

3、了与刚刚的哪些算式有点不一样,但也有同学还是举手这样答道:1.5和6是9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话一说完,就见那些沉思的同学有几个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说:我们说研究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的自然数范围里,可这里的1.5不是自然数,所以不可以说1.5和6是9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展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真正认识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范围,从而为理解概念打好了坚实的根底。而第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数和倍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我采取了几个递进的环节进展处理:一开场我就直接告知,让学生鹦鹉学舌。如通过学生写的34=12 这个算式,我就说,这时3和4是12的因数

4、,12是3和4的倍数。通过一些类似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试着说,很快学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互相依存,我举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是3、6和12,让学生很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3是6和12 的因数,6也是12 的因数;6和12都是3的倍数。我追问:那我说,6是因数,12是倍数可以吗?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认识到6相对于12是因数,而相对于3却是倍数;而12相对于6才是倍数,它相对于其他的数就说不定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互相依存的含义,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最后我让同坐两人一组,一人说任意一个自然数,另一个同学那么找出它是谁的因数,谁的倍数?并说出判断的根据。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考虑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本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享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我想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