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10005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郑雪娜).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四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郑雪娜单 位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中心小学课题名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情分析这节课虽然我每个环节设计的都没有什么缺漏的地方,但还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低年级的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有吸引力的,而在我的课堂中却缺少这一点。首先我感觉自己“造境”造得还不够,虽然一直努力想把学生带入那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境中,无奈自己的语言匮乏了些,难以为学生营造出那种诗情画意的氛围,所以学生也难以通过朗读发自内心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从各个方面解读作者。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

2、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同伴互助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以送别诗导入课题。2、齐读课题。二、理解诗句。(一)、从题入手,质疑。1围绕这个“送”提出哪些问题?2. 提出学习古诗的方法。3.围绕提出的问题自由朗读诗歌,边度边思考。 (二)、汇报学习情况。 1检测朗读、正音2释疑 (1)在哪送(2)谁送谁(3)送到哪了解“广陵”与“扬州”的关系。理解“之”、“下”、“

3、西辞”等词语的意思。(4)何时送 感悟扬州的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景。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赞美扬州的烟花三月?3指导朗读4说1、2句诗意。 (三)、理解3、4句,了解怎样送?为什么要送?1.听老师的朗读,想象离别时的情景。2.理解“孤帆”。(1)为什么李白的眼中只看见一只帆船呢?(2)从“孤帆”的“孤”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呢?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李白与孟浩然离别时会说些什么呢?4谁能说说当时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吗?从而了解怎样送,为什么要送以及后面两句诗句的意思。5.感受李白离别时的心情。6.创设情境,指导朗读3、4句。(四)、指导朗读全诗。 (五)背诵古诗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1.在哪送? 2.谁送谁?西 东 3.送到哪?黄鹤楼 扬州 4.何时送? 5.怎样送? 依依不舍 6.为什么送?作业或预习1. 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搜集送别诗。自我评价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