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09008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2].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执教者:漳州康桥学校 卢蓬教学目标1、 品味文中生动描述各拉丹冬壮美景色的语句,感受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2、 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3、 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培养读者对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生动描述各拉丹冬壮美景色的语句,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 课文导入1、 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是否会被它的神奇美丽所震撼?这儿就是长江源头,今天,我们就走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探寻着美丽的圣地。2、 释题 各拉丹冬的含义3、 视频介绍各拉丹冬。二、 检查预习1、 作者

2、简介 马丽华2、 背景链接 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她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3、 重点字词三、 整体感知1、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写在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的尊荣。第二部分(3-11):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第三部分(12-15):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2、 游记三要素:所至 所见 所感3、 本文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就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

3、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教学提示:让学生边读边标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进而理清文章脉络。草坝子坚冰丛莽间的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四、 课文解读1、 在藏北高原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作者的所见、所感是怎样的?(课文第1、2自然段)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神秘高峻,变化多端2、负重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在此期间,“我”遇到了哪些困难?自然环境恶劣 住宿环境恶劣 身体不适(刚进各拉丹冬)3、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你会想什么呢?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感想吗?

4、请找出相关描写。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4、 各拉丹冬为什么值得你历尽艰辛走上一遭? 学生讨论5、 作者刚进入冰塔林时,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1)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特点:远眺雪峰 壮丽奇特 苍茫辽阔(2)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

5、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特点:琼瑶仙境、最漂亮、挺拔、蜿蜒而立,垂挂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写出了冰体的奇形怪状、壮丽奇特,有如仙境。(3)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特点:波纹想到年轮,赋予各拉丹冬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悠久(4)同学们从刚才的文字中感受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美在哪? 为什么值得我历尽艰辛走上一遭?总的特点:雄伟、圣洁、瑰奇的琼瑶仙境五、 小结“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

6、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在永恒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常讨论的。从道家老庄的“天人合一”到儒家荀子的“人定胜天”以及文革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都是若即若离。作者笔下各拉丹东雪山难得一见、难以亲近,冰河难以穿越,冰山上图案难以名状,美轮美奂,这种种“难”,显示了自然本身的伟大与神秘,都显示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礼赞。六、 课外拓展课文最后写到“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请你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他们可能发现了什么?七、布置作业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一下。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长江之源探险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