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08868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魅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创设情境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并不是一种华丽的包装,而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科学途径。一个有效情境不仅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有效 00G622 000B 001002-76610005-341-0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问题情境的创设

2、要结合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认知特点,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效不仅直接影响本节的成功与否,还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学习关于0的乘法时,根据教材主题图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王母娘娘派7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大口大口地吃着桃子,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王母娘娘汇报:“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也没摘到”。学生们很快被有趣的故事吸引了,紧接着设计这样的问题和练习:仙女们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用加法怎么列式计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练习:02= 20= 50= 5+0= 5-0= 想

3、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置身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例如:在讲比例尺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人意。老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4、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悟数学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

5、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材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购物或模拟购物。如买1元笔记本时,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时,可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 同时,在教

6、学中,我们要以学生最近发展为切入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生活化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喜欢数学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展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蝴蝶、脸谱等图片,让学生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接着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欣赏对称图形的美,结合多媒体演示世界各国的建筑图片,欣赏传统的中国建筑对称艺术,感受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美,联想到美,感悟到数学的“美”。这种情境的创设,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创设操作情境,体验参与乐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

7、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一起搭积木,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

8、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教师还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可以设计找、做、画、围等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去发现三角形;充分感知后运用各种学具去做三角形,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随后要求学生运用工具去画三角形,从形象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最后利用小棒围三角形,可围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围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发现有些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而有些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产生知识矛盾的冲撞,提出为什么?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激发学生深层次探究三角形边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很显然,这种实效性很强的操作情境的创设,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发展了学生探究能力。endpri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