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07522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13小猴子下山。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

2、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

3、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自己画出)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些地方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演示文稿图。 点击鼠标:(1)玉米地图 点击鼠标:(2)桃树底下 点击鼠标:(3)瓜地里 点击鼠标:(4)树林图(有小兔子) 点击鼠标:(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

4、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读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它看见了什么? 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他看见_非常高兴,就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 6师: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 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可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其他同学当评选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学:(电脑出示思考题) (1)自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他看见_,非常高兴,就_。 (3)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 2结合上述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

6、位进行学习汇报。 4提问: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结合观察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非常高兴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考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 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几个桃子,走到_,看见_,非常高兴,就_。 提问: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

7、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5)请学生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表演这段内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心情及心里活动。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电脑出示:课文中P54页2幅图 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带头饰进行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讨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好好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五、进入情境、读说结合。 1配乐朗读课文,也可以教师提示课文,如:“小猴子看见就”怎么读呢?“只好”怎么读呢? 2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 (1)看图讲故事。 (2)戴头饰表演。 (3)采取想像说话: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 (4)读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过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