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07423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球音乐探宝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环球音乐探宝(二)漫游亚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歌曲木瓜恰恰恰、日本名歌樱花、渔歌拉网小调、歌曲邮递马车让学生感受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音乐文化,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学目标二: 通过自学歌曲恰利利、恰利,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节奏与“小音库”已储存的五个音,结合键盘,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教学目标三:通过学唱歌曲红蜻蜓 ,学生能运用力度的变化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感情,并巩固七个音名在键盘的位置。教学目标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护照及签证的作用、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国家的地理位置、民族状况、风俗习惯、

2、国旗等知识。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欣赏五首颇具民族风格的曲目和演唱两首歌曲,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填填”、“唱唱”、“弹弹”、“听听”、“动动”、“玩玩”等复习巩固音乐知识技能及了解印尼和日本的人文知识。 教学设计(一)、听赏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1、填护照。护照是一个主权国家发给本国公民用来出入国境、在国外旅游或居住的证件。凡是出国人员均应持有护照,持照者享有护照颁发的外交保护。各国颁发护照的规定是根据各自的法律制定的,我国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可发给护照,不满18周岁的,因私出国,随其父母同行时可使用同一本护照,必要时也可以单独发

3、给。在出国签证之前必须先拥有一本护照,护照的第一页有持照人的护照号码、姓名、性别、身份、出生日期、出生地点、有效期至、生份证号码等,并贴有本人照片。教师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好44页护照的第一页内容,并贴好照片(可用自制照片)。办完签证准备我们的亚洲之旅。2、听中讲。教师尽可能将收集到的印度尼西亚风光照片或影碟制作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上,听着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以导游的口气向同学们介绍印度尼西亚。3、听中动。教师播放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自由律动。并简介甘美兰音乐:资料见教参(二)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尼民歌,歌曲标题是印尼语中的衬词,歌曲的节奏型是X XX X

4、X | X X X|。全曲共五句,除第五句衬词的节奏有些变化外,其余全部都以基本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五句分成两个声部,第一声部先唱,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节奏的浓缩和模仿,用P的音量衬托在第二声部的长音中,好似回声的效果。表现出印尼农家人耕作播种的意境。教学中建议参考以下做法: 1、 听中跳。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做简易律动。如恰利利,恰利一曲的结构与律动图: a b :| c | 尾声 |2+2 2+2 1 + 1 1 + 1 1拍手、抖指 ; 跺脚、抖指 ;| A组蹲B组拍手 B组蹲A组拍手 按节奏拍手|谱例如下: 5 55 3 5 | 4 3 2 | 4 44 2 4 | 3

5、2 1 |按节拍拍手,| 抖指, | 按节拍拍手, | 抖指 |(5 55 1 1 | 2 3 4 | 4 44 5 4 | 3 2 1 |)按节拍跺脚,| 抖指 , | 按节拍跺脚,| 抖指 |5 55 3 5 | 4 3 2 | 4 44 2 4 | 3 2 1 |按节拍拍手,| 抖指, | 按节拍拍手,| 抖指 |(5 55 1 1 | 2 3 4 | 4 44 5 4 | 3 2 1 |)按节拍跺脚,| 抖指 , |按节拍跺脚, | 抖指 |0 0 | 5 5 5 5 6 | 0 0 | 6 6 6 6 5 |5 5 6 | 6 | 6 6 5 | 5 | A组蹲B组拍手,|B组蹲A组

6、抖指,|A组蹲B组拍手, | B组蹲A组抖指,| 6 6 5 |6 6 5 |全体一起按节奏拍手(全曲的脚步动作为踏点步)2、听中拍。先请同学们拍读歌曲中的节奏,充分感受和把握这一印尼民歌风格的特色节奏:2/4 X XX XX | XX X|。然后教师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旋律。3、唱中弹。熟拍节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在键盘上弹出书48页的指法谱,边唱边弹。先把1指放C音上按指法谱演奏,再把1指移放G音上按指法谱演奏。让学生感受用相同的指法谱可演奏两种音高的恰利利恰利。4、自学歌曲。分小组让学生自学歌曲。自学歌曲时,学生可选择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唱歌词,也可选择按指法谱演奏学唱歌词

7、。注意:要唱好“f”记号与“p”记号及印尼民歌风格。自学后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演唱时要把轮唱部分的勤耕作的愉快心情唱出来。5、听中编。教师播放恰利利,恰利,请同学们听完后编故事。6、合作表演。同学们自选表演形式:弹琴、唱歌、舞蹈或自选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进行合作表演。(一)听赏木瓜恰恰恰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反映了印尼水果品种很多,人们争买水果的景象。全曲为A(a 2+ b 2+ c 2+ d 2)B(4)A(a 2+ b 2+ c 2+ d 2)结构。a与b是同头换尾的起、承句,c与d是转、合句。歌曲具有恰恰舞曲音乐的特点。教学中建议参考以下做法:课前准备:学生每人自制沙棰两个。1、听听找找。教师

8、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请学生找出“恰恰恰”共出现了几次。2、听听动动。听赏歌曲木瓜恰恰恰,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听赏第一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做拍手的动作。听赏第二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做按节奏拍手、按节拍扭腰的动作。听赏第三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拍手、跺脚(左右左)和扭腰的动作。听赏第四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摇沙棰、跺脚(左右左)和扭腰的动作,其余音乐处随节拍跺脚(左右各一次)和摇动自制沙棰。3、听听讲讲。教师简介恰恰舞曲特点:用C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节奏为4/4拍,每分钟3032小节。每小节四拍,强拍落在第一拍。四拍走五步,包括两个慢步和三个快步。第

9、一步踏在第二拍,时间值占一拍;第二步占一拍:第三、四两步各占半拍;第五步占一拍,踏在舞曲的第一拍上。胯部每小节向两侧摆动六次。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源于非洲,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及印尼风土人情及相关文化。4、歌舞表演。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请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情节歌表演的排演。(四)听赏樱花樱花日本民歌。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首歌表达了日本人民对樱花的珍爱之情,同时也刻画了阳春三月观赏樱花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日本每年的“樱花节”都有众多游人去赏花,樱花林中处处可闻“樱花、樱花”的歌声。歌曲形象鲜明、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如:采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

10、”(346713),落音为4、7、3为主的旋律特色常出现增四度跳进等。这首民歌以丰富的内涵而被改编为重唱曲,合唱曲以及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后附曲谱: 1、 听听读读。 教师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朗读歌词,请学生边看49页画面边听老师的配乐朗读,听后说说这是到了哪个国家? 2、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和学生一起做体验性律动。教师的律动应建立在正确理解音乐的基础之上,即:不同的音乐做不同的律动。包括乐段与乐段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联系等都要有较为准确的表达。樱花这一体验活动可以反复练习几次。让学生在反复的体验中感受歌曲的内涵。其结构与律动图如下: a :| b :| a :| c

11、 |1 + 1 2 + 2 1 + 1 2左右脚点步,双手上举左右摆动:|左右脚点步,扫眉:| 同前:| 左右脚点步,双手放于眼前向两边对开 | (动作之间的连接要自然流畅)3、听听画画。教师播放课件日本民歌樱花,请学生先欣赏课件中的樱花,再画出想象中或印象中的樱花图。最后教师简介日本的相关知识。(五) 学唱歌曲下雨了下雨了描述了一日本男孩想出去玩,但又因下雨及断了带的拖鞋不能出去的无奈情绪。歌曲形象鲜名,共三个乐句,简洁明了。采用了日本民间“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落音以4、7、3为主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教学中建议参考以下做法:1、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和学生一

12、起做乐句的体验活动。活动图谱如下: a | b | c :|2 + 2 2 + 2 2 + 2师生拉手围成圈,向左走;|高举手,作成拱形;| 原地踏步放下手,最后一拍并脚|2、听听想想。教师范唱歌曲下雨了,请学生想想歌曲内含是什么?教师范唱谱例参照见教参2、听听讲讲。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请学生讲讲日本小朋友唱的日本童谣下雨了是什么意思? 3、听听唱唱。教师先范唱歌曲下雨了,再请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朗读歌词时,师生共同配合,可让学生从朗读一句过渡到朗读整段歌词。最后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共同感受这首独具风格的日本童谣。学生学唱歌曲时,一定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乐句间的连接进行演唱。4、忆忆唱唱。熟

13、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回忆演唱已学过的广东民谣落水天,边唱边感受下雨了与落水天这两首不同风格的下雨歌。5、唱唱演演。教师启发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歌表演。如:用桌椅搭成一座房子,碎纸条的晃动做下雨场景,一位同学扮小野鸡(带头饰),一位同学扮“我”并穿上一双要断带的木板拖鞋,表演的同学边唱边进行有情节的表演。(六)听赏拉网小调拉网小调日本是一个岛国,渔业生产自古以来占着重要地位,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劳动的民歌,以拉网捕鱼为题材的颇多,拉网小调就是其脍炙人口的一首。这首民歌曲调明快、感情豪放,具有劳动人民朴实、勇敢的气质。它在情绪上类似我国的劳动号子。衬词的运用加强了劳动气氛,在演唱形式上多为领合形式,在我国

14、更多的是以男生独唱的形式出现在音乐舞台上。是很受群众欢迎的曲目。四段歌词很简短,前后两句是相同的劳动衬词,中间两句以上下句结构反映了渔民们在海洋中拉网捕鱼的生活感受。歌曲为乐段结构。第一乐句节奏性较强,描绘了齐心用力拉网的劳动情景,第二、三小节的重复很有特色,表现了顽强的精神。中间两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发展,最后一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结尾处用了更为生活化的呼唤:这首民歌虽然很短小,但在结构上,调式色彩上却是很有特色的,这恐怕也是它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曲谱见教参1、听听想想。播放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请学生想想可以在哪句音乐作拉鱼网的动作。(第一句和第四句)2、听听动动。第二次播放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