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07358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1颜色 .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一)颜色宝石,一般指用来制作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晶体或其集合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宝石作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走入了千家万户。虽然借助专业仪器,可以较准确地鉴定宝石的属性,但此方法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而不易普及。因此,对于一般的消费者和销售者,掌握基本的肉眼鉴定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这里,将陆续介绍宝石肉眼鉴定的基本知识。一、 颜色颜色是物质对可见光(约380740纳米)中不同波长的彩色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透射或反射出的剩余波长彩色光的混合色。图1、可见光谱http:/.hk/npaw/student/chi/glossary/img/visible_spectrum

2、.jpg宝石形成各种颜色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的致色原因有:色素离子致色、色心致色和物理因素致色等三种。1、 色素离子致色使宝石致色的化学元素,主要属于过渡族的金属元素,如钛(蓝)、钒(绿、蓝、黄)、铬(红、绿)、锰(粉红)、铁(蓝、黄、绿)、钴(蓝)、镍(绿、黄)、铜(绿、蓝)等8种金属元素,它们可以是成分中的主要元素或次要元素。根据这些元素在宝石中的赋存状态,可以将宝石分为自色宝石和它色宝石。1)自色宝石:由化学成分中的主要元素所致色的宝石。宝石的颜色由于宝石内在的原因所引起,颜色稳定且少有变化。如橄榄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Mg,Fe)2SiO4,由于铁的致色而呈现深浅略有差异的黄绿色。因此,

3、自色宝石的颜色是准确可靠的鉴定特征。图2、橄榄石(http:/ )2)它色宝石:由化学成分中的微量元素所致色。这类宝石的成分纯净时,往往无色,而当含有微量的致色元素时,才能使宝石产生颜色。由于致色元素不同而导致一种宝石出现多种颜色,使其宝石的颜色丰富多彩。各类颜色的产生及颜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例如,纯刚玉化学成分为Al2O3,为无色晶体。当混入微量的铬,就呈现红色,称红宝石;混入微量的铁,就呈现蓝色、绿色等,称蓝宝石。图3、红宝石(http:/ )图4、蓝宝石(http:/ )2、 色心致色就是指由于宝石结晶时质点的排列偏离严格的周期性重复规律,而形成的晶格缺陷;或者含有的

4、微量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而对其晶体结构造成损害所引起的颜色。例如:天然环境中生长的紫水晶、烟水晶、锆石等。天然的色心致色,颜色多不均匀,但明亮耐久,与人工色心方法致色的宝石颜色均匀枯涩,形成鲜明的对比。图5、紫水晶(http:/ )3、 物理因素致色宝石结晶时形成的裂隙、包裹体、双晶纹等缺陷,与可见光发生干涉、衍射、散射等光学现象而使宝石呈现颜色。1)光的干涉致色当多条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光波沿同一方向传播时,它们的波峰与波谷就可能相互干涉,这样某些特定波长的颜色就会因为光的相互干涉而增强或降低,而呈现多种颜色的变彩。例如:晕彩拉长石具有聚片双晶,不同双晶面反射出来的光相互干涉,就呈现黄色、绿色或

5、蓝色的变彩。图6、晕彩拉长石(http:/ )2)光的衍射致色光的衍射,一般是指光照射到一个规则的平面上后,向某一方向振动传播的现象。例如:欧泊是由隐晶质(粒径约150400纳米)的SiO2球粒,作规则的层状堆积而成。当光线照射到层面上时,便向某一方向衍射而呈现一种颜色。粒径大的球粒(层)呈红色,而粒径小的球粒(层)呈蓝色或紫色。因此,造成欧泊特有的绚丽变彩。图7、欧泊(http:/ )3)光的散射致色是指宝石内部结构不规则或者包裹体大小超出了衍射的条件时,入射光通过宝石内部的散射中心并相互作用,造成不同方向的漫反射而呈现的颜色。例如,月长石是钾长石和钠长石交替平行排列、具有格子状双晶的条纹长石。当入射光照射在双晶面上时,便造成光的漫反射而产生淡蓝的晕色。图8、月长石(http:/ )主要参考文献:1潘兆橹.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1994.2李兆聪. 珠宝首饰肉眼识别法. 地质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