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05745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课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课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课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课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课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例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例大班音乐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思路: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将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融合,能使故事情境立体化,让幼儿走进故事的意境,理解故事、展开想象。音乐作品能“烘托气氛,渲染情感,赋予想象”,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文学作品的特点及情节变化,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作品,整合推进。欣赏文学作品时融入音乐作品,能让幼儿有想象表达的空间,能提升幼儿综合感受的能力,能为幼儿更好地感知文学作品提供支持。将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融合推进,需要注意对音乐作品的选择,要与文学作品匹配,运用时要把握好时段,对作品的意境、情感也要能正确把握;要仔细分析不同作

2、品的不同价值定位,如哪些地方需要分析和感受,哪些地方需要想象、描述和表达等。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有效融合,形成“立体”的欣赏氛围。本活动融入了四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一:欢快的新年音乐;片段二:忧伤的音乐;片段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片段四:凄美的和声音乐。四段音乐把幼儿从美好的现实生活带入了故事情境,并在欣赏与感 受音乐作品中体会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与心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了幼儿的感受力与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活动目标:1倾听感受音乐,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的情节变化,体验小女孩的心情与愿望;2激发幼儿欣赏音乐和故事的兴趣。活动准备:1PPT片段(片段一:卖火

3、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2音乐片段(音乐一:欢快的新年音乐happy new year;音乐二:忧伤的音乐爱情白皮书插曲一星华的回忆与想念;音乐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阳光舞甜橙;音乐四:凄美的和声音乐卡洛儿一假如爱有天意)。3完整的视频(配上故事讲述)。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激发倾听兴趣1播放音乐一:欢快的新年音乐,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2你知道什么节日快要来到了?人们会做哪些快乐的事情?教师小结:欢快的新年音乐让我们联想到新年的欢乐气氛,还想到了

4、许多开心的事情。(变化音乐,播放忧伤的音乐)【设计意图:在同一个节日,播放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冲击感,激发他们倾听故事的愿望,为幼儿对小女孩的生活遭遇产生同情心而埋下伏笔。】3听了这段音乐你感觉会发生什么事情?【设计意图:播放忧伤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形成“立体”的欣赏氛围,为幼儿“走进”故事打下基础。】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二、欣赏音乐、倾听故事、理解故事1观看片段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1)从这张图片上看,小女孩过着怎样的生活?(2)从哪里看出小女孩非常冷?(3)看到这样的画面和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教师讲述故事:这是圣

5、诞节的前夜,正下着雪,天气冷得可怕。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 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整整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 没给过她一个铜钱。2观看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引出音乐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1)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说出小女孩的幻想吗?她会有哪些期望呢?【设计意图:引入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让幼儿从音乐中“听”到希望,他们忽然感觉事情会有转机,想象的大门立即打开,他们会把自己的祝福与心愿编入故事中,此时为幼

6、儿的想象提供了平台。】3观看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1)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吗?(2) 小结:小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炉”,因为她太冷了,她渴望获得温暖;第二次幻想到“烤鹅”,因为她太饿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圣诞树”,因为 她太孤独,她渴望得到快乐;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为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为她怕失去奶奶。(3)开始的时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舍得用,为什么后来会擦亮整把火柴?教师讲述故事: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

7、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设计意图:通过图和文帮助幼儿理解小女孩的愿望与困难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想象中进一步“走进”故事。】4观看片段四:奶奶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引出音乐四:凄美的和声音乐)(1)第二天清晨,小女孩会怎样呢?(2)听了这段音乐,你来编一个故事结尾好吗?【设计意图:故事的结尾让人很难过,但是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介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美好愿望编入其中,这既是语言表达的契机,也是传递美好祝福、激发幼儿关爱之情的手段。】三、完整倾听,强化情感体验演示完整的视频(配上故事讲述)。1幼儿完整欣赏。2

8、提问:(1)听了小女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说一说。(2)请为小女孩送上一句祝福的话。3小结:孩子们,希望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你们的祝福声中飞向美丽的天堂。反思:当上完课回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再次被故事感动,被孩子们那种善良、正直的心灵所感动。孩子们为那小女孩担忧的表情、为小女孩伤心难过的样子,一直在我脑海中放映。回顾执教的整个过程,我认为设计的这三个教学环节还是比较好的。值得记一记、写一写,以备以后的教学之需。环节一:通过音乐的对比,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让幼儿通过音乐让幼儿感受新年的快乐和小女孩的处境对比,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较快的融入到故事所描述的情境中去,为更好

9、的理解故事做好铺垫。环节二:欣赏音乐、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当孩子们听了悲伤的后,我播放了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的片段。片中那凄凉、悲惨的叫卖声,那阵阵北风的怒吼声,把同学们引入到了一个寒冷的世界、凄凉的世界、无助的世界,当孩子们看完之后,心情都非常的沉痛,小女孩那凄凉、悲惨的叫卖声,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孩子,孩子们很快便进入了角色。真正创设了一个与之相融的情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和体验。而这一环节则起到了一个创设情境、感染孩子,使之产生共鸣的作用。效果特别明显,课前的紧张与兴奋荡然无存,全都陷入了深思之中。由前面的创设情境,孩子们便很快的进入了角色。

10、有很多的感受要表达,为了给每一位孩子谈感受、交流情感的机会,这一环节设计得十分恰当。给孩子们加入了八音盒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悲伤中看到了希望。有的孩子感受到了小女孩的饥饿;有的孩子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寒冷;有的孩子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无助等等。使每一位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感悟。环节三:运用了音乐让孩子展开想象。所谓展开想象,就是培养孩子们由故事内容想开去。怎样想开去呢?由五次擦燃火柴想开去,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想念她的奶奶啊!这些都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而又是她迫切需要的,因而在他临死前 产生了这样的幻觉。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平时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有的孩子想到了小女孩有可能因挣不到钱而经常被父亲打骂,经常被同龄的小朋友们嘲笑等。从而又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可怜和命运的悲惨。使情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另外,利用有声的故事视频强化孩子的情感体验,将孩子的愿望都编入到了故事的结尾中,将孩子的关爱之情注入到对小女孩的祝福语中。不过活动更偏向语言,可以考虑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语言故事活动,第二课时孩子们根据音乐联想到故事发生的情节更佳。总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灵活,又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