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05580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草船借箭评课文稿小学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评课稿草船借箭评课稿 1:4 月 22 日,东南片协作体活动在我校召开。 我听了辽河农场魏清华老师的两节语文课,她讲课的内容是五年级语文下册 19 课草船借箭 。听了魏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多,现在谈谈我对这两节语文课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两节课上得很成功,主要表现在:一、课堂有活力。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魏老师本人很有亲和力。 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和蔼亲切,自始至终都面带笑容,很有亲和力,使学生乐于亲近。在她的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让静止的课堂变成流动的活水。二是魏老师使用了情境教学法。首先,她在

2、导入新课时给学生们播放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这首歌曲不仅跟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而且还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当中,使学生消除上课初始的紧张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有就是魏老师在解读人物形象上,能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揣摩同一句话,从而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突破重、难点。三、重视学生的朗读。魏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有梯度、有层次、有目的,朗读的方式多样,还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例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第 1 页 / 字音,读通句子 ; 检查读的时候,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指正读错的地方 ;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时,让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处理重点问题时,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默读课文 ; 在指导有感情读重点语句时,采用指名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四、教学方法符合高年级学生特点,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细读课文时,魏老师让学生在文中圈、点、批、画,学生边读边画重点词句,然后在组内交流读书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读书动笔, 能够助读、 助思、助写,这样设计符合高年级学生特点。另外,魏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她不是单纯以文本教参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来获得思想的启迪。在她的启发、点拨和引导下,学生的心智被打开,畅谈自己的

4、读书所得,真的很不错。五、教学设计考虑全面,用意深刻。这一点体现在她在引导归纳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时,每总结完一个原因后都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样设计,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下面解决“周瑜到底哪里比不上诸葛亮”这个问题为学生做了铺垫,真是一举两得啊。最后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点有待改进 : 一是魏老师在处第 2 页理草船借箭的原因时,只让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了一遍,就让学生谈自己对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的认识,这样做我认为有点操之过急,因为这篇课文单从字面上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不是很容易,只读一遍,我想多数学生是不会有太多太深到

5、位的认识的。我个人认为在这里应该采取自主默读的方式,适当的时候老师再加以引导和点拨, 学生会体会出来的。虽然当时读完一遍后学生们都回答得不错,我想这多数跟学生在课前查找工具书有很大关系,很多见解未必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不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究的结果。二是魏老师在带领学生归纳草船借箭成功的第三个原因“识人心”时,可能是她考虑到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点的缘故,自己急着先把识人心这个词说来出来,而且还没让学生说出具体依据和理由。我想这里应该继续用“通过重点语句进行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6、 ’ ”通过句子里面的“一定”这个词,再结合后面曹操的做法,我想学生很快就会体会到诸葛亮太了解曹操这个人了,进而归纳出诸葛亮“识人心”这个特点。之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诸葛亮除了识曹操的心之外,还识哪些人的心了”,如鲁肃憨厚诚实,靠得住,周瑜用心险恶也早就被他看穿等。草船借箭评课稿 2:第 3 页听了刘彩虹老师执教的草船借箭我受益匪浅, 草船借箭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内容,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作品的人物形象是较为常见的,这为课堂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情感的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执教这一课时刘老师根据学案导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

7、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其主要围绕 诸葛亮的 ' 神机妙算' 表现在哪几方面 ? 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刘老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进小组交流。学生都能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了,这和刘老师的长时间训练有关,平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如此,刘老师在教学中都能把课程标准的训练重点落到实处,就像我听导师的常态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就以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为主,第二课时就深入地分析课文,抓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

8、、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很好。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刘老师主要抓住句子: 诸葛亮笑着说: '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来引导学生理解,抓住 笑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第 4 页会: 诸葛亮会笑谁 ? 。然后通过重点词句的推敲,感受曹操的生性多疑、鲁肃的忠厚老实、周瑜的嫉贤忌能。在引导的过程中,觉得学生们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可是我认为刘老师这个环节的导学少了点激情,没有把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营造出来,如果气氛调动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阅读课的教学,不是老师灌输式的教会学生知道人物有这么一个形象,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慢慢体会到怎么会有如此高大的一个人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刘老师的课也体现了阅读课中书声琅琅的场面,通过默读,自由读,小组读,男女读,在读中促学,在学中促悟。如果能在指导学生情感朗读的时候更明确些,那效果可能会更好。整体上来说,整节课结构严谨干练,思路也很清晰,从文本的学习到拓展训练,充分体现自主建构这样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突出的亮点是变教为导,伴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整节课充满了师生的讨论、沟通和理解,教学中刘老师注意了学法的指导和渗透,不仅反映出教师课题的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