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综合题的应试策略(提高)编稿:房鑫 审稿:曹玉婷【高考展望】考纲要求考生能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每年都有一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的高考试题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试题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这类试题具有较大的综合性,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点拨】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常考知识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7、Ksp的计算和应用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的答题策略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
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 该类题将许多化学基础知识整合在一起,思维空间大,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题目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可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搞清楚各步知识点所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采取先分后合的方法,再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准确、规范的化学用语答题即可再者该类题的各个小问题一般是相对独立设置、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扬长避短、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均产生影响,且影响趋势相同,但影响值不同升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大,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小;反之,降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小,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大2)计算反应速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体积、浓度单位的换算2、化学反应焓变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理解ΔH 正负号的意义及焓变与能量变化的关系ΔH 为负值,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热;ΔH为正值,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2)在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中,ΔH 值不等于电能值,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还有热能转化。
3)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多步反应的ΔH 时,要注意反应分子式前面的系数与ΔH 的对应关系,运用数学加减法和移项原理进行加减,在总反应式中没有的物质要用消元法除去,出现的物质要按照总反应式中的分子数保留3、化学平衡常数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固体物质、纯液体、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H2O 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中;气体反应、有机反应,H2O 的浓度要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中2)平衡常数(K)式中的浓度是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浓度,而浓度商(Q)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物质的量浓度4、原电池与电解池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常出现电极材料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常出现质量不变或增重、有气体产生等现象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连接的阴极材料不反应,与电源正极连接的阳极(除惰性电极外)材料发生氧化反应,可能出现电极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2)Fe 在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时失去 2 个电子生成 Fe2+3)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是原电池反应,充电反应是电解池反应放电过程中原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过程中电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5、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书写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方程式时要用可逆号连接。
2)分析离子的存在形式时要考虑弱酸弱碱的电离和离子(3)分析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酸碱盐对水电离的影响 (4)利用溶度积常数分析沉淀是否能完成转化时,要考虑溶解平衡式中阴阳离子系数与溶度积常数关系,溶度积大的其溶解度不一定大6、分析图表与作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仔细分析和准确画出曲线的最高点、最低点、拐点和平衡点2)找准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对应数据3)描绘曲线时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4)分析表格数据时,找出数据大小的变化规律典型例题】类型一、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例1、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思路点拨】阳极电解产物为N2,所以放电的应为CO(NH2)2答案】CO(NH2)2+8OH—-6e—=CO32—+N2↑+6H2O解析】根据题意知道,阴极室含有的阳离子有H+、K+,阳极室含有OH-、H2O以及尿素[CO(NH2)2]分子,阳极电解产物为N2,所以放电的应为CO(NH2)2,写出CO(NH2)2--- N2,经分析知道N元素化合价共升高6价,即一个CO(NH2)2失去6个电子,可写出CO(NH2)2-6e---- N2,碳元素化合价不变(+4),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CO32—,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添加8OH-,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在右边添加6H2O,得出完整的电极反应式:CO(NH2)2+8OH—-6e—=CO32—+N2↑+6H2O。
总结升华】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举一反三:【变式1】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NH3+3O2 2N2+6H2O;负极; 2NH3 — 6e- + 6OH- = N2 +6H2O【变式2】反应Ⅳ(电解硫酸铵溶液)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 (过二硫酸铵)并得到H2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
答案】2SO42- -2e-=S2O82-【解析】因为在硫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氢氧根离子浓度很低,而硫酸根离子浓度大,造成阳极发生反应为:2SO42- -2e-=S2O82-,即生成过硫酸根离子,这也是工业生成过硫酸盐的方法;阴极生成氢气:2H+ +2e-=H2↑变式3】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2Cu2+ +SO3 2- +2Cl-+H2O2CuCl↓+2H+ +SO4 2-【解析】还原剂是SO32-,氧化剂是Cu2+,按照得失电子守恒配平:1个SO3 2-失去两个电子,2个Cu2+变成Cu+得到两个电子,有:2Cu2+ +SO3 2- →2CuCl↓+SO4 2-,按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进一步配平得到:2Cu2+ +SO3 2- +2Cl-+H2O2CuCl↓+2H+ +SO4 2-类型二、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关综合题例2、已知 CO2可以生产绿色燃料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ΔH=-187.4 kJ/mol300 ℃时,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CO2)=1.00 mol/L,c(H2)=1.60 mol/L开始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催化剂 I 时,反应在10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mol/(L·h)。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充入氩气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 CO2的转化率C.CO2平衡转化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Ⅱ比催化剂Ⅰ高D.催化效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Ⅱ比催化剂Ⅰ高(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此反应在 300 ℃时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4) 将 上 述 平 衡 体 系升温至 400 ℃ ,平衡常数 : K(400℃)______K(300 ℃)(填“<”、“=”或“>”)5)已知:2H2(g)+O2(g)===2H2O(g) ΔH=-242.8 kJ/mol,则 反 应 2CH3OH(g)+3O2(g)===2CO2(g)+4H2O(g) ΔH =________ kJ/mol思路点拨】(1)从先由速率公式v(CO2)=Δc(CO2)/t求出v(CO2),再根据速率比等于系数比得v(H2)=3v (CO2),求出v(H2)答案】(1)0.054 (2)AD(3) CO2+3H2 === CH3OH+H2O起始浓度/mol·L-1 1.00 1.60 0 0变化浓度/mol·L-1 0.20 0.60 0.20 0.20平衡浓度/mol·L-1 0.80 1.0 0.20 0.20=0.050 (mol·L-1)-2 (4)< (5)-353.6【解析】 (1)从图读数知10 小时内 CO2消耗量为1.00 mol/L×18%=0.18 mol/L ,反 应 速 率 计 算 式 v(CO2)=Δc(CO2)/t=0.18mol/L÷10h=0.018 mol/(L·h),v(H2)=3v (CO2)= 3 × 0.018mol/(L·h)=0.054 mol/(L·h)。
2)A 项正确,该密闭容器的容积一定,无固体和液体参加反应,无论反应达到平衡与否,其气体密度均不变化;B 项错误,氩气不参加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充入氩气不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对平衡不产生影响;C 项错误,催化剂的使用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D 项正确,据图知,使用催化剂Ⅱ使反应达到平衡时间比使用催化剂Ⅰ短,故催化效率更高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应用与计算等举一反三:【变式1】尿素[CO(NH2)2] 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尿素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氨碳比n(NH3)/n(CO2)=4时,CO2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