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编录有关实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038952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编录有关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质编录有关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质编录有关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质编录有关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质编录有关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编录有关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编录有关实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编录野外作业阶段涉及区域地质路线踏勘、地质剖面测制一、区域地质路线踏勘 踏勘的重要目的是对测区内地质状况有一种基本理解,统一结识,明确填图单位及划分标志等。地质路线踏勘的重要内容涉及:1地形、地貌、地质体露头特性、河流、交通、人文活动等;2.重要地质体类型、时代、总体分布、重要岩性、构造样式、土壤、矿产和环境类型;.选择实测剖面位置;4选择重点工作和解剖的区域二、地质剖面测制 以沉积岩区地层实测剖面为例予以简介:(一)实测剖面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地层的岩石组分、层序、厚度、沉积特点、含矿层位、赋存的生物化石及时代、地层间接触关系;合理划分地层层序并拟定填图单位;系

2、统采集多种标本、测试样品和化石;对沉积相和古地理进行研究,以提高地层研究的限度和精度;通过该项工作提高和统一全队地质人员的结识水平,从而为地质填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本。因此实测地层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环节。(二)剖面选择原则及规定 1.要尽量选择露头良好且持续、穿越条件较为以便的区段。在地质上则规定层序完整、顶底界面完全、构造简朴、接触关系清晰、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具有代表性。若有也许则尽量避开侵入岩体和受其他破坏影响的地段。2.实测剖面线的方位应基本上垂直于地层走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不适宜不不小于60,尽量选择一条直线,避免拐折太多。3.为使基岩露头持续限度良好,应充足运

3、用沟谷自然切面和人工采掘的坑穴、壕堑或铁路、公路旁侧的崖壁等作为剖面通过的位置。4当基岩露头不持续时,应布置某些短剖面进行拼接,但需要注意层位拼按的精确性,避免反复和漏掉层位,最佳拟定明显的标志层作为拼接剖面的根据。剖面的某一段因浮土掩盖,且在两侧一定范畴内无明显标志层可进行对比,难以用短剖面拼接或平移剖面导线时应考虑到用槽探等工程予以揭发。特别是地质界线、接触关系、岩性或产状变化等因掩盖而不清时更应如此。6有关比例尺的选择应按规范规定或视具体状况而定,以能充足反映最小地层单位或岩石单位为原则。一般在剖面图上能标定mm的单层,均可在实地按所选的相应比例尺所代表的厚度划分出来。此外,在剖面图上不

4、不小于mm但其有特殊意义的单层,如标志层、化石层、含矿层以及岩脉等可合适放大表达,但应在记录中注明其真实厚度。 7.剖面线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剖面观测点、岩层产状要素及地层分界线等都尽量精确地标定在地形图上或航空照片上。 实测剖面的数量应根据研究区内岩相建造的复杂限度、岩性及厚度的变化、其他地质构造的影响、前人研究限度及本队实际状况及工作规定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拟定。一般而言,各地层单位及不同相带至少应有l2条代表性的实测剖面控制。(三)实测剖面的测制程序及措施 实测剖面位置被选定后来要开展的工作是进行实地踏勘、统一结识、实测方案和筹划的制定以及进行剖面的实测等工作。1.具体踏勘及观测对实测剖面进

5、行具体踏勘和观测,在此基本上对诸多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尽量达到共识,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一种前提,因此全队不同窗科、不同专业的人员都应参与,其重要内容有:()拟定分层原则并进行分层。注意观测岩性特性及其组合规律,观测岩性变化的界线。分层的厚度取决于剖面比例尺,一般在图示上不小于lm厚度的岩性变化都应划分出来。分层的根据和原则有诸多标志和特性,重要者有:岩层组分的明显差别;岩石构造构造明显不同;岩层颜色变化;岩层所含古生物化石内容不同;标志层、化石层、矿层及其他分布较广,在地层对比中有普遍意义的薄层均可划分出来。这些岩层在图示中若不不小于1m,皆可夸张为mm;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6、重要接触关系处应分层;若岩层厚度不大且多种岩性的岩层呈有规律的反复浮现可作为互层解决。如果厚度较大且岩性单一的厚层中夹有某些不同岩性的薄层则可将其视为夹层。(2)接触关系的观测与研究。辨别并厘定出地层的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若为后两者则要认真观测研究沉积间断的多种标志。(3)观测研究构造特性。所测地层剖面是单斜区段还是褶皱构造的某一部位。若剖面线通过处有断层存在,则要观测地层反复、缺失或错开等现象。(4)理解化石赋存层位的岩性特性和化石的丰度、分异度及其类型。(5)理解含矿性,涉及含矿层位、找矿标志及矿产类型。()注意观测诸如层理、层厚、波痕、冲刷面等多种沉积构造特性及所代表的地质意

7、义。(7)沉积相变的观测与研究。在对选定的实测地层剖面实地踏勘时,观测其岩相变化特性。2剖面实测(1)测量措施直线法:剖面短、地形简朴时用;导线法:剖面长、地形复杂时用。(2)组织形式及分工以组为单位进行实测工作,每组6人左右,其分工为:前后测手各l人,描述人,绘制剖面草图1人,填表l人,采样和产状测量2人。()工作内容及规定前、后测手:测量导线的斜距、方位和坡角。斜距:后测手持0m端站定在剖面的起点,每一导线的长度视地形变化拟定,前测手沿剖面方位拉测绳至地形折点变化处(导线应尽量放长),使一条导线上的坡角和方位一致。方位:指引线迈进方向,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坡角:取后测手所测的仰角

8、为“”,俯角为“-”,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注意继续向前测量时应导线间的衔接。测量所得有关数据由后测手告知记录人员。待记录、绘图、取样各项工作完毕后方可迈进。采样和产状测量人员:要按规定系统采集多种标本、样品和测量多种地质要素的产状。每一分层都应有一定数量的标本。每一种标本都要有具体的层位,并以导线上的数字控制采样位置。尽量采集完好的标本并使其规格化。采样、编号、写标签以及包装有序进行,不可漏采、误采或使标本的编号和位置发生混乱。上述工作就绪后,将导线编号、采样位置、标本类型和数量告知记录人员和其她工作人员。采样的种类(根据地层工作项目而定):标本涉及岩性标本、化石标本和光、薄片标本;

9、样品涉及化学分析样、人工重砂样、同位素年龄样和古地磁样。样品编号规定精确、系统编号、不准反复,一般有剖面代号、层号,样品类型、序号、班组代号。填表人员:准备好“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工作中随时将多种测量数据、有关内容精确及时地填入表中的有关栏内(表1)。野外填表:填写除水平距、高差、累积高差、视倾角、分层厚度等其他各项。导线号:要写导线起止点的位置编号,导线终点位置编号与导线序号相似。如第一根导线为:0;第二根导线为:12等。各项地质内容的记录都要与分层号相相应,如斜距起止点是指所分这一层在该导线测绳范畴内的具体起止点数字,如35 42 m,斜距为7 m。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斜距的终结点不能超过该

10、导线的斜距,即不能跨越两个导线。当某一层跨于两导线之间,这时表内反复记录分层号于两条导线栏内,如“第层”记录措施(见表l)。填表人员工作量大且责任重,及时向各工种人员询问所测数据及记录内容,有责任检查各类人员工作状况并掌握整体工作进度,要随时将漏掉或有误之处告知有关人员并及时纠正或补做工作,记录员要将表格填写无误方可移动测绳。 表1 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 绘图人员:准备好方格纸,根据野外地形特点和剖面的总体长度拟定好剖面的起画位置和整个图面的布局,并写好图名和比例尺。绘图时标出方位,并画出或标出地形线分层位置、岩性符号、采样位置和类别、产状位置和数据、重要地名和地物、多种接触关系等。对于标志层、

11、化石层、矿层或矿化层可以绘出局部放大的剖面图。(a)绘制野外草图的目的规定:野外现场绘制平面、剖面草图,以便控制导线方位和室内整顿时参照。(b)野外平面图的绘制措施(图1)总方位:可在野外大体测量,也可在地形图上测得,以图纸的横线作为总方位线,在图纸上方标明北的方向(N)。剖面起始位置:一般图纸的右端为东或南(即0,180),左端为西或北(即8,360),这样有助于与地形图相应。画法:在图纸上剖面起点处,沿导线方位画一条射线,在该射线上截出导线水平距。该水平距可以计算,也可作图求出(先按坡角作地形线,投影量出水平距);将导线起止点标好序号,在各导线上按照分层水平距截取各分层位置,每分层段内标好

12、分层号,最佳用圆圈圈起,标于分层段中间,在合适位置标记产状符号、化石采集部位等。分层界线及产状符号等所画线的长短也要作统一规定。以此类推画至剖面终点。 图0 杨家杖子地区野外实测剖面草图 如需平移导线,沿走向平移,如平移距离不大,按比例如实表达;平移距离较大,则不按比例作图,而在图上标明平移距离,平移方向精确画出。(c)剖面草图绘制措施(图10)定位:放在平面图下方,横线即为水平线,竖线则为标高线。起点:一般与平面图起点相应。画法展开法:按地形坡角由起点作一条射线,在其上按比例截取第一条导线斜距,依此类推,各条导线首尾相接即可得到剖面方向上的地表地形线;在该线上截取各分层斜距,将其分层位置标明

13、,在地形线下按实际产状绘制岩性花纹,标明产状及地层时代。注意::剖面方向上剖面图长度不小于平面图长度;B:剖面上岩层产状不应是实际倾角,而应是各导线方向的视倾角;:地形坡度要画准,岩层倾向不要画反(特别是有小型褶皱时),以免将层序及厚度反复计算。描述人员:记录多种原始数据,按规定负责层号的编排和地质现象的描述,并将层号和简要岩性告知有关人员。同步尚有分派和协调全组工作的责任以及进行信手地质剖面图、素描图的制作和照相等工作。(四)实测剖面的整顿 实测剖面的野外作业完毕后即可进行整顿工作,实测剖面的室内整顿事实上是对剖面的系统研究过程,其中涉及:对地层厚度等各项数据进行整顿计算;对多种标本、样品进

14、行清点核对,填写送样单,并对某些必要的标本、样品进行专门分析、鉴定和测试;编绘导线平面图、地层实测剖面图等有关图件;进行剖面小结,编写剖面阐明书,划分地层单位及填图单位。1 野外原始资料整顿(1)核对野外资料校核、记录、实测草图、标本、岩性描述等,补充改正,校核野外定名并选样。()补填表格空白项导线水平距:D=*os高差:=L*sn累积高差:为各导线高差代数和视倾角:据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夹角来计算,或查表得出或投影用几何法求出,从而换算成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2.岩层厚度计算(图1)(1)厚度概念: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岩层的真厚度。()意义:厚度资料可表白地层发育状况,不同地段可互

15、相对比,以便拟定填图单位。()计算措施:查表法、公式计算法、图解法和赤平投影法等。这里仅简介公式计算法。()公式计算法运用实测剖面时,所测得的数据: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间的夹角(),导线方向上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导线距(L)、地面坡度角、岩层的倾向和倾角()。根据下列公式:L(scosisin*cs)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用“+”号,倾向与坡向相似时用“-”号。如果岩层的倾向与地形的坡向相似,且沿导线方向的坡度角不不小于岩层的倾角时,应用公式算得负值,可取绝对值。. 清绘图件(投影法)根据野外草图和记录,最后要清绘出正规的平、剖面图。 图11 平面图方位的选择(A)对的的选择;(B)不对的的选择(1)拟定合理的剖面方位一般是将剖面的起点和终点的连线方向作为剖面的方位,如果所有导线都在该方位两侧,则该方位合适(图11),否则分段选择;要使剖面线尽量垂直于岩层的走向,剖面线方位尽量成为各导线的平均方位;要使剖面线尽量垂直于岩层的走向,剖面线方位尽量成为各导线的平均方位。(2)清绘平面图(图12)定向:图上的横线就是剖面方位线,据此将图定好方向,画好图上北(N)的方向。作图:按新的作图方位,据野外记录画出正规平面图,其画法和内容同野外草图。 图12 杨家杖子地区实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