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03653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 论文) 韦媛雯 元好问山水诗研究(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好问山水诗研究摘要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伟大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诗歌评论家, 山水诗发展到金元时期, 由元好问推向新的高潮, 除了简单的模山范水之外, 元好问还将难以抒发的爱国情怀和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写进山水诗篇, 形成了悲壮与雄浑一体的独特诗风 。诗人喜爱高山流水连带着亭台楼阁, 既有雄肆豪放、跌宕多姿的古体山水诗, 又有笔力苍劲、蕴含深厚的律体山水诗, 使得七律与七古成为其诗集中的双璧, 扩大了山水诗的表现形式 。元好问山水诗还受到了其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人生思想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元好问 金代 山水诗 思想 动因The Study of Yuan Hao-wens Landscape

2、PoetryAbstract Yuan Haowen was a great writer, historian, and poet critic at the end of the Jin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landscape poetry developed into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nd from Yuan Haowen to a new climax. The hard-to-express patriotic feelings and sincere frie

3、ndship between friends are written into the landscape poems, forming a unique poetic style of tragic and powerful. The poet loves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with pavilions and pavilions. There are not only bold and colorful ancient landscape poetry, but also vigorous and deep-tempered landscape poetry

4、, making Qilu and Qigu become the two major doubles of their poetry collections. Expanded the expression of landscape poetry. Yuan Haowens landscape poetry was also influenced by his time background, family environment and life thoughts.Key words Yuan Haowen Jin Landscape Poetry Ideology Motivation目

5、 录引言1一、 元好问山水诗的情感特征1(一)忧时感世2(二)向往林泉3(三)怀友交游3二、 元好问山水诗的艺术个性4(一)雄肆豪放、跌宕多姿的古体山水诗5(二)笔力苍劲、蕴含深厚的律体山水诗6三、 元好问山水诗创作动因7(一)时代背景7(二)家庭环境8(三)人生思想8结语9参考文献11致 谢12II引 言元好问(11901257), 字裕之, 号遗山, 太原秀容(山西忻县)人, 登兴定五年进士, 历内乡令 。天兴中, 转尚书省左司员外郎 。晚年以遗民自居, 归隐不仕 。元好问学识渊博, 在众多领域都有建树, 曲词、诗赋、散文、小说、史籍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是金末元初伟大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诗

6、论家, 现存诗1400余首,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组诗论诗三十首、金诗总集中州集和金末史料书籍壬辰杂编, 这些都为中国文学史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自元明清三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嗅到了金代文学这块润土, 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元好问研究更是一度成为金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影响很大 。但长期以来, 对于元好问诗词的研究, 更多地集中在他青壮年时期的“丧乱诗”范围里, 使得人们对元好问的认识, 还只停留在他是一位“纪乱诗人” 张红云:元好问山水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2页。 。元好问今存山水诗100多首, 然而却缺乏文学界深刻全面的研究和评价 。经由几百年的发展变化, 山水诗这

7、一诗歌题材至元好问又迎来了新的高潮, 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喷薄于气势恢宏的山水中, 真实展露了北方士人的豪迈气质 。这些诗歌创作也伴随着其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 大体上可以癸巳(1233)年北渡前后为界分为创作的前后两期 。前期是元好问的青壮年时期(12121233), 意气风发, 这时的他已经成名与出仕 。然蒙古军南下, 金朝局势堪忧, 元好问只得借诗歌去抒发内心急切的救亡图存之情, 曾言“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 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姚奠中:元好问全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76页。 。后期是他降为元军囚徒, 成为金朝遗民和在野旧官僚及隐遁知识分子的时期(12331257

8、) 。时局的更替, 使得诗人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开始步入人生暮年的元好问, 在吟咏山水之间寄托着深沉的家国之思, 这也迎来了其山水诗创作的鼎盛时期 。回首往事, 百感交集, 诗人写道:“勤如韩子初无补, 晚似冯公岂见招 。五十三年等闲里, 一窗风叶雨潇潇 。” 姚奠中:元好问全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8页。前后两期, 现实世界和生活处境的变化, 给诗人的思想和感情都带来了很大的不同, 创作的倾向及主题也发生了转变, 因而其山水诗的形式与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 元好问山水诗的情感特征魏晋时期, 社会动乱、政治黑暗, 隐逸之风大炽 。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山林为乐, 因此山水

9、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 。山水诗的应运而生, 标志着“体育因革”、“山水方滋” 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使得山水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 为中国诗歌增添了一种新的题材 。诗歌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缘情”与“明志”的传统表现方式, 将作者的主体感受与山水相融合, 因而山水题材的诗歌总是与忧时感世、向往林泉、思乡怀人等内容相结合, 抒写着并非单纯审美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 忧时感世元好问的一生经历了金代的盛与衰, 青少年时期成长于国家盛世中(11611208) 。但好景不长, 北方蒙古族便威逼南下, 战火纷飞、百姓

10、流离失所, 元好问也被迫结束了自己快意的少年生活, 转而开始了逃难他乡的痛苦历程 。诗人杜甫也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 战乱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无限的悲痛, 因而不论是杜甫还是元好问, 我们都能够从他们的山水诗中看出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痕迹 。在他们的笔下, 山水诗不再是简单的描绘自然美景, 更是走近生活, 用客观化、叙事性的笔法来反映社会现实 。贞佑四年(1216年), 元好问携家逃难至河南洛阳一带, 路过三乡石岭关时, 面对大量无辜百姓惨遭蒙古军的杀戮, 激愤地写下了石岭关所见, 再现了兵荒马乱时期百姓们的逃难生活, 诗人无比的愤恨之情以及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更是溢于言表 。此后的几年里, 怀着忧愤

11、的心情, 元好问移居登封, 过上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生活, 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山水诗创作高潮 。游山玩水之际, 诗人始终“以天下为己任”, 满怀救国的热情, 但缕试不第, 徒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 诗人不得已只能将无奈的亡国悲痛之情吟咏于山水之间, 借大自然的景致来荡涤自己胸中的愤懑 。试看春日半山亭游眺, 春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 升起一片朝气蓬勃的气息, 山中处处有花朵的身影 。我独自一人携酒来到江边, 看着滚滚的江流望不到边, 就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般惹人无奈, 面对世事只能独自哀怜 。即使是崖边的小草也会有远大的志向, 可是芳香的兰花又该为谁忧伤?诗人联想只有花草与自己同病相怜, 借酒消愁,

12、正应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又如怀州子城晚望少室中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我独自凭栏, 远眺雄奇壮丽的青山长河, 它们仍是那样的美好 。离乡十年, 内心是万般地悲痛, 谷口暮云好像知晓我心中的忧愁, 林梢上那一抹残阳格外分明, 格外刺眼 。兵满洛阳, 半夜悲歌, 意自难平 。雄奇慷慨地中原山水却渗透着苍凉悲伤的色彩, 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心之情 。金朝灭亡后, 诗人归隐不仕, 却在无意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山水诗作 。如岳山道中, 诗人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流水平冈图:已经成熟的大田作物结实成穗, 黄色成了这幅画上的主色调 。山间多树, 无风而静处, 秋雨乍停, 湿润的空气轻轻袭来, 让人感到

13、阵阵凉意 。即使是简简单单的田间流水, 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几户人家, 看起来却也让人如此向往 。此诗景色虽不出奇, 却营造了一个“山野寂静”的气氛 。既是当时途中的客观描绘, 又是诗人甘居草野、不求闻达心境的真实写照, 旨趣闲适淡远, 委婉的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人的故国之恋和乡曲之情也映照其中 。(二) 向往林泉模山范水的作品也不失为一种美, 纵观元好问的山水诗创作, 经历了一个成熟的发展过程, 但其中唯一不变的是对自然山水的无比热爱之情 。青少年时期的元好问不会刻意地去创作山水诗, 多是即兴而写, 有感而发, 因而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山水写生小诗 。这些诗歌在风格上清新明丽, 洋溢着淳真

14、的风尚, 诗中有画, 景中带情, 笔墨轻俏可人, 给人以自然亲近的欢愉之情和安详静谧的平和心态 。试看下面这两首:云光金必聚, 林烟采翠新 。山花发较晚, 今年两见春 。 山中晚春行吟溪北覆溪南, 风日烘人酒易酣 。无限春愁与谁语?梅花娇小杏花憨! 内乡杂诗晚年, 元好问决心保护中原文化, 为此著书立说, 常年不辞艰辛的奔走在黄河中下游数省之间, 有机会饱览了众多名山胜水, 比如河南嵩山、安阳黄华山、山东泰山等等 。高山的巍峨, 激越的瀑布, 使得诗人的心灵被中原大地的雄奇风光所震撼与感染, 因而创作出许多豪爽俊逸、雄健苍劲的长篇山水诗作, 迎来了山水诗的顶峰时期 。如游龙山中的一段:登高览元

15、化, 快如鹰脱鞲 。山灵故为作开阖, 巧与诗境供冥搜 。白云何许来?纤丝弄轻柔 。蓬莱作雾涌, 飘飘与烟浮 。玉衣仙人鞭素虬, 翕忽变化令人愁诗人精细完整地描摹山容水态, 从多个角度搜奇抉奥, 使山川景物的真实面貌凸现于读者面前 。结合运用比喻、想象、联想等手法, 将龙山比作鹰一般, 凶猛洒脱, 变化万千,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灵气 。蓬莱作雾涌, 飘飘与烟浮, 这些正是诗人“林泉之志”的展现 。(三) 怀友交游元好问早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性情豪爽, 喜爱交游, 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文化活动家 。诗人怀着诚恳的态度、率真的秉性, 经常与友人一起赋诗抒情、论道释怀, 忧朋友之忧, 乐朋友之乐 。与其交游的对象大致有两类:世俗好友和僧道名流 。在他的怀友诗作中, 总能透露着悲凉的思乡之情, 例如颍亭留别:短暂的相聚必然又会是再次的分离, 驻留在亭台上, 远眺广袤无垠的万物乾坤, 别样景致映入眼帘, 内心的积郁一扫而空, 不得不感叹自然的雄伟 。天空飘来了白茫茫的雪花, 定是时常刮北风的原因, 冷清的出奇 。眼前矗立着九座郁郁青青、气韵峥嵘的大山, 雄伟不容镇压 。寒风带起了水面的微波, 白净的鸟儿悠然自得的在天边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