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02398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天祥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天祥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天祥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天祥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天祥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天祥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十一册文天祥教学案例红崖子小学 朱学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4、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文天祥其它优秀诗词。情感与态度:。1、 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 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做一个效忠祖国的人。过程与方法:1、 默读

2、感知,品读感悟。2、 合作、探究、交流,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鼓励个性表达和展示。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读讲议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上一个单元已学过的古诗诗题夏日绝句,请学生背诵。说出这是哪个朝代谁写的。(温帮而知新,体现语文教材编写的连续性、整体性。也为后文学习打下基础。)2、李清照为什么思念西楚霸王项羽?师:简介李清照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和项羽的生平。生:回答问题(时代背

3、景和项羽生平教材上没有,要求老师课前查阅识记。学生对这些知识反而比教材更感兴趣,更愿意聆听老师嘴中自然流露的语文知识。我认为,老师平时胸中积蓄的知识一定会成为教材的有机补充和外延。)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南宋时期著名的人物文天祥。(课件出示人物图像) 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18课。二、初读感知1、默读全文,标记生字词,画出优美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3、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学生质疑,让其它学生根据上下文和字形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解答,教师纠正。(此一环节教给学生互助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这一形式也是合作学

4、习的展现。问题取之于生,解之于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增加了课堂的灵动。) 4、你觉得文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为国捐躯 生:忠于朝庭 生:不怕死 生:具有浩然正气 三、研读感悟1、文中写了有关文天祥的哪几件事?把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有感情读一读,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课堂交流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教师板书变卖家产,组织抗元军 抭元失败,严词拒降 惨遭杀害,英勇牺牲3、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A、课件播放战场拼杀场面,相机介绍南宋末年政治形势。在文不能谏,武不能战的情况下,文天祥是怎样做的?(这个视频的制作与播放主要营造一种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氛围,为学生理解南宋的腐败和文天祥的

5、悲壮打基础)生:文天祥热爱祖国。从这可以看出“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师:你觉得他读出了痛心的感觉了吗?谁再来试试?又一同学站起,深情朗读,有人鼓掌。师:我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虽然读出了痛心,但这段话我们仅仅感受到文天祥的痛心吗?你们觉得还能感受到什么?生:决心!师:好,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读出痛心和决心。一生站起,深情朗读,教室掌声一片。师:请大家带着这种情感齐读。(学生的朗读并不是一蹴而就,而一个同学的一次朗读并不能完全体现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课堂上老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

6、多的同学参与到以读悟情的活动中来,指导与赏识相结合。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在比较和欣赏中提高。)师:文天祥坚持抗元的结局怎样?生:拒不投降师:找出你的依据。生1: 严词拒绝:“只求一死,别无他言!”生2:面对这些花言巧语,文天祥无比蔑视,他坚定地回答:“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生3:“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一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师:幻灯出示上述语句,比较一下,文天祥的几次回答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什么?生:句句有“死”。师:你体会到文天祥的什么精神?生:以身殉国,坚贞不屈师:同学们认真读读文天祥的话,揣度用什么语调。(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再读再评价

7、齐读,这样体现了课堂上读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师:文天祥是怎样看待死的?能以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吗?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生自由交谈,再指名说说。)(遇到较难的问题时,不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增加一点学习兴趣,往往会对最终学到的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师:在元朝皇帝做最后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元朝统治者于第二天杀害了文天祥。文天祥虽然离世七百多年了,但他的浩然正气与其过零丁洋一诗却长留后世。四、反馈总结1、快速读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尊重学生,以学定教。同时这一问也是对课前预设的补充。)2、学了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文天祥是个

8、以身殉国、坚贞不屈的人;生2:我明白了南宋政权的腐败和无能;生3:这是一个悲剧1、 假如你是文天祥,你会怎样做?想清楚再说,实话实说。生:(略)师:你看,我们班同学有舍身成仁、宁死不屈的,也有见风使舵、委曲求全的。人各有志,孰对孰错,历史见证,时间见证。五、拓展阅读 1、出示文祥的过零丁洋全诗 2、自由读,摘录背诵。 3、建议同学上网,查找更多有关文天祥及其作品的资料。课后反思: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提出“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摆在首位,任何一堂语文课如果不从学生实际出发,

9、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感受,那就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所以课堂上我多采用“你怎么看?你怎么想?你会怎么读?还有哪些想知道的”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主动性、更强烈的表达欲望。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式,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读为本”我认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教材为本,紧扣文本、亲近文本;二是以学生的亲身阅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本课主要通过对文天祥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他的人格。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设身处地多人次多层次参与朗读,在朗读的对比和评价中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真切感悟到了人物的伟大,一举两得。“以创为本”是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运用和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语言文字本身只是符号,本课中学生有感觉情地朗读过程就是创造过程,读得好的同学往往调用了平时掌握的阅读技巧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这就是朴素的创造。总结处安排了“假如你是文天祥,你会怎样对待元朝的劝降?”这其实就是对学生做人原则的一种拷问。学生真实回答过程就是创造过程。老师不要把“创造”看得那么遥不可及,我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对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了判断、纠正、认可等等,这就是创造的萌芽。当然,这节课中对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的讲述没有顾及和点拨,是一大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