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021116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_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篇一: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这次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我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 向的影响的文献,该文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的朱磊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 学学院的郭秀艳和杨治良于2010年六月发表于心理学报上的研究论文,其题目 为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摘要 人们总是会根据他们对记忆工作模式的原有假设或图式来进行源检测 , 这使得图片文字源检测测验中出现图片偏向, 即人们更多倾向于将以文字方 式呈现的项目错误归源于视觉图像形式呈现, 而不是将图像形式呈现的项目归 于文字形式呈现。实验采用标准的源检测范

2、式, 考察了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 片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 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越发明 显。关键词 记忆源检测; 图片偏向; 证人证词; 学习次数。引言部分 在引言部分作者指出其目的是通过直接考察哪些因素会影响记忆源 检测的图片偏向以及如何降低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并指出很多研究都已证明 了记忆源检测的先验性图片偏向和增加学习次数会降低源检测的图片偏向的正 确性,但很少有研究出于控制证人证词记忆受误导的目的,直接考察哪些因素会 影响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以及如何降低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本研究要证明 的假设是增加学习次数会降低源检测的图片偏向。如果是我来做这个实验,我会采取被

3、试间设计的方法,以图片和文字两种形式 交替呈现材料,并将不同的信息呈现不同的次数。方法部分 研究者采用标准的源检测范式,在学习阶段分别以图片和文字两个 方式向被试呈现一系列项目,有些项目呈现一次,有些项目呈现两次。在测试阶 段,要求被试进行图词源检测,即判断项目的呈现方式,此间还有再认任务与源 检测任务交替出现。自变量是学习次数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因变量是学习次 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控制变量是学习次数变量的有效性。本实验选取了此前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的27名被试。采用2X2被试内实验设 计。第一个自变量为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包括图片和文字两个水平; 第二个自 变量为学习材料的呈现次

4、数, 包括一次和两次两个水平。此外, 本实验采用两种 不同的测量指标, 再认和图词源检测两种测验。本实验所用的材料来自于美国加 州大学 CRL-IPNP(Center for Research in Language-International Picture Naming Project)图片库,从该图片库中随机选择192张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其 中,144 张作为学习材料, 另外 48 张作为再认测验的新项目。 1 44 张学习材料 中, 72 张图片保留其图片形式, 而另外72 张图片转换成其所对应的中文名称(由2 到3 个字组成)。从 作者的描述来看,可根据方差分析的出呈现次数对图片偏向

5、的相关性,可以验证 假设。作者的实验,比我的要完善很多。比如加入了再认任务。结果部分 首先考察学习次数变量的有效性。统计两次学习次数条件下,再认任 务的错误率,即旧项目的漏报率。发现学习两次时, 再认的错误率明显低于学习 一次时,t (26)=9.16, p=0.0000.01。这说明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再认的错误 率显著降低, 学习次数的操纵对记忆错误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即学习次数变量有效。其次,在确认了学习次数变量有效之后, 考察源检测的图片偏向, 以及学习次 数对图片偏向的影响。结果如下。图1 两种归源错误随学习次数的变化2错误类型X2学习次数AN0VA分析发现:(1)同上,错误类型的

6、主效应不显 著, F(1,26)=3.78,p=0.063; (2) 学习次数的主效应显著, F(1,26)=27.00,p=0.0000.01, 和再认任务一样, 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 归源错误越来越少; (3) 错误类型和学习次数的交互作用显著, F(1, 26)=6. 37, p=0. 0180. 05,如同 上述第三种预期, 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 两种归源错误下降幅度不同, 图片到 文字的归源错误率下降幅度大于文字到图片的归源错误率, 图片偏向显现。进一 步地分析错误类型在学习次数上的简单效应, 结果发现当学习一次时, 两种归 源错误率无显著差异, F(1, 26)=0.18, p=0

7、.675, 而学习两次时,将文字错误归 源为图片的概率显著高于将图片错误归源为文字的概率 , F(1, 26)=10.10, p=0.0040.01;另一方面,学习次数在错误类型上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将图片错 误归源为文字的概率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F(1, 26)=25.50, p=0.0000.01,而将文字错误归源为图片的概率却不受学习次数的影响, F(1, 26)=4.06, p=0.054。最后,借助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分析学习次数的效应到底 作用于辨别力还是判断标准。图2 d和B随学习次数的变化分析源检测在学习次数上的简单效应, 结

8、果发现当学习一次时,两种源检测的 判断标准无显著差异, F(1, 26)=1.99,p=0.171, 而学习两次时, 文字源检测的 判断标准显著高于图片源检测F(1, 26)=5.67, p=0.0250.05;另一方面,学习 次数在源检测上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学习次数对图片源检测的判断标准影响不 显著,F(1,26)=0.11, p=0.741,而文字源检测的判断标准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 显著提高, F(1, 26)=5.29,p=0.0300.05。作者的结果比我的预测要全面完整的多,比如我没有想到要验证学习次数的有 效性。作者从四个方面报告研究结果,先验证次数变量的有效性,再考察源检测 的图

9、片偏向,以及学习次数对图片偏向的影响。最后,借助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 分析学习次数的效应到底作用于辨别力还是判断标准。但 是这些数据并没有帮助作者验证假设,即便如此,作者的解释也是要比我的科学 很多。从这一结果中,我觉得以后很重要的资料尽量通过文字材料多次识记,但 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材料可以多放点图片。从实验的角度来说,设计实验一定要考 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还要采取合理的方法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讨论部分 我的解释和作者的解释差不多,一方面,一次学习时未发现记忆源 检测的图片偏向, 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往研究结果。这可能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所 导致的:(l)Fol

10、ey等人的研究采用儿童作为被试,而本研究使用的是成年人; (2)Riefer 等人的研究采用小组实验, 而本研究使用单独实验。也有可能是由于 不同研究范式所涉及的内部加工机制不同所致。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当学习两 次时, 将图片错误归源为文字的概率显著下降, 而将文字错误归源为图片的概 率却没有由于学习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图片偏向显现, 这表示将文字方式呈现 的信息归于视觉图片方式呈现似乎是人类较为稳定的一种倾向性。作者的解释能 说明数据。在我认为这个结果可能还和实验材料,以及主试当时的态度等等有关。 作者的结论可以从数据中找到足够的证据。本研究发现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 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越

11、发明显。这一结果 暗示我们,至少, 在某种程度上, 增加学习次数的方法不适于用来减少图片偏向 发生的可能性, 并进而提高证人证词记忆可靠性。这个实验采用的被试是 1929 之间的成年人,我认为可能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 不同的特性,还有也可能改变材料呈现的顺序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 觉得这个实验还可以深化研究。篇二:荣格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荣格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哲学基地班 郭鹏华 王德志 曲振龙卡尔荣格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也是最具争议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心理学致力 于建立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联系。其心理学来源广泛包括东西方的宗教神话哲学 和炼金术等等。故他的心理学对哲学家作家民俗家都产生深刻影响

12、。一成长经历及其思想来源。荣格心理学思想与其成长经历有很大联系。他曾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的自 我实现”。他的心理学最初是在弗洛伊德的门下开始的。但后来二者分歧太大最 终导致分道扬镳。但弗洛伊德思想无疑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潜意识 理论使他找到分析人类精神功能结构的视角,但他更强调人格发展中种族起源的 重要性,他将无意识分成两层: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包含着人 祖先在过去各个世纪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歌德的浮士德和尼采的作品使荣格对人性阴暗面和邪恶的力量有深刻的认 识,此外他在炼金术和印度的思想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二荣格主要观点及概念。态度类型:他认为心理能量的流量有两

13、种,外向表现的外倾和内向表现的内倾。 内倾的人兴趣更多指向自身情绪表现较为压抑郁郁寡欢;外向的人主题兴趣在外 而不在内,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擅长交往,待人接物热情大方情绪比较乐观。每 个人身上都有两种态度类型,只是比例大小因人而异。人格功能类型:荣格认为心理活动有四种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思维功 能是运用推理和逻辑,以解释各种事件;情感是做出判断时候的主观体验,其功 能是给人以痛苦或愉快的主观感受;感觉是对现象不加评价的最初体验;直觉则 是超越事实与逻辑而把握现实的本质。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与匹配产生八种性格类型:外倾思维型,外 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情思维型,内倾情

14、感型,内倾感觉型和 内倾直觉型。 无意识:无意识分为两个层次:(1)个人无意识,由曾经显现在 意识之中而后来被压抑或被遗忘的经验组成;(2)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经验 的积淀和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经验,是人格中最强有力的成分。讨论荣格心理学时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精神”,这是整个荣格心理学大厦 的基础。在荣格看来,精神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还是 无意识的。据此,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弗洛 伊德的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有所不同)。意识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人直接知道的部分,个性化和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中 是同步的。而在意识的个性化过程中,荣格引入了一个新的概

15、念:自我(ego), 以解释人在个性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得与他人不同的。所谓的自我由能够自觉到 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等组成。自我的功能是决定哪些观念、情感、记忆和 知觉进入意识,哪些不能进入意识。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决定着自我的这种选择呢, 荣格认为主要有四个因素决定了自我的选择范围,其一是一个人心理中占主导地 位的心理功能,如一个人是情感型的,那么自我将允许角度的情绪体验进入意识; 其二是一种体验在自我中激发的焦虑程度,凡是容易唤起焦虑的表象和记忆都容 易被自我拒绝在意识之外;其三是个性化达到的程度,凡是个性化程度较高者, 则允许较多的东西进入意识;最后是体验本身的强度,强烈的体验可以轻易攻破

16、 自我的大门。而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可以这样说,集体无意识就像 黑洞,我们只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却看不到它。集体无意识的产生与人类的进化 相关,它是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常常 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原型有 很多,。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了的,个人因而是同往昔联 系在一起的,不仅与自己的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甚至 是与整个有机界的进化联结在一起。祖先的种种体验通过物理的遗传而被传给下 一代,例如对黑暗和蛇的惧怕,人刚生下来,即使没有过对于蛇的体验,刚看到 蛇还是会感到惧怕。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中国人生下来就具有中国人的心理结果, 不管他是生在海外还是国内,他的人生行为方式被深深的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 印。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称为“原型”,如出生原型、死亡原型、英雄原型、太 阳原型等等,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