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019160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优秀教案+长江三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峡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长江三峡是从刘白羽长江三日中节选出来的,是现代散文的名篇。全文以游踪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乘船游览时看到的瑰丽景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雄伟瑰丽的三峡。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游历三峡时的内心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写在瞿塘峡所见到的雄壮景象。 第三部分(第35段),写巫峡神奇秀美的景观。 第四部分(第69段),写西陵峡之险。 长江是中国的代表性景物,三峡又是长江的标志性景点,写三峡就是写祖国的山河,作者对三峡的情感就是对祖国情感的传达。本文虽然没有像前一篇祖国山川颂一样直抒胸臆,但那种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2、、热爱以及自豪与喜悦却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借景抒情,爱国情怀不言而喻。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研读文本,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鉴赏三峡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体会并学习本文写景的几个特点。 思路方法 本课教学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文本及图片、歌曲等的综合体验,了解三峡的景物特点,欣赏祖国河山的美景,激发其爱国情怀;设计“合作探究”“方法点拨”“能力提升”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方法总结、随堂练习等体会并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方面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峡图片 长江之歌。 课前准备:1.通读长江三峡,读通读熟,标好小节。2.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3.课

3、时安排:一课时。 三维目标1.了解三峡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2.体会并学习本文写景方面的几个特点。3.通过欣赏三峡的雄伟瑰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三峡风光”图片,播放长江之歌) 从这一幅幅美丽的“三峡风光”图片中,我们领略了长江的美;“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从长江之歌中我们感受到中华儿女对于母亲河深深的热爱与眷恋之情。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刘白羽,一起去领略一下长江中最为雄奇瑰丽的美景长江三峡的美吧! 诗词导入 长江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魅力。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

4、对着长江发出了无限感慨。 (多媒体展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苏轼)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 面对滚滚长江,多少文人为之倾倒,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刘白羽笔下的长江美景吧。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 刘白羽(19162005),现代作家,北京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同年在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冰天,从此走上文学道路。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39年赴太行山参加敌后游击队;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

5、46年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草原上太阳幸福五台山下;中篇小说兰河上火光在前;长篇通讯环行东北;散文集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天籁集、凝思集;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

6、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等。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字。2.基础积累字音启碇(dng) 滟滪(yn y) 夔州(ku) 瑰丽(gu)对峙(zh) 婀娜(nu) 秭归(z) 汨罗江(m)草坂(bn) 崆岭(kng) 绛紫(jing) 闸门(zh)词义吸摄:吸引。启碇:起锚。层峦叠嶂:形容山峦重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雷霆:响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小心翼翼:小心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隽秀婀娜:清秀美丽的样子。

7、森然耸立:繁密高高地直立。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信息筛选1.题解 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他的散文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他在谈到长江三日的创作过程时这样写道:“因为我平时就非常向往长江,一旦身临其境,这种感情就越发切实、强烈了。我在船上细心观察了三天,甚至夜晚也在观察,产生了一些感触。我把看到的与想到的及感情所渗透的都记了下来,就产生了长江三日。” 课文所选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的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

8、者将课文题目定为“长江三峡”。2.齐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这小节交代了哪些内容?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请个别学生作答)明确:总写游览三峡时的内心感受:愉快、激动,并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自己被母亲河的美“吸摄”。“雄伟而瑰丽”是对三峡景色的总的概括,引出下文对景色的具体描写。3.速读课文29段,思考: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请个别学生作答)明确: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景色。第35自然段描写巫峡景色。第69自然段描写西陵峡景色。 合作探究 在刘白羽笔下,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描写时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明确:在作者笔下,瞿塘峡像

9、一道闸口,重点写其“雄”,具体语句如“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的水声”,声音巨大雄浑,撼人心灵。此外,“金色阳光”“墨色巨礁”“乌沉沉的云雾”“绛紫色的山峰”“一团红雾”“倒影如墨”的巨石、“碧绿如翡翠”的山峦,色彩绚丽浓烈,撩乱人的视线。与瞿塘峡相比,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具体语句如“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绿茸茸的草坂”“红艳艳的野草”“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这些语句都突出了巫峡之秀。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主要突出其“险”,文章重点写了三个最著名的险滩:泄滩、青滩和崆岭滩。泄滩的千万个旋涡,青滩的“徒然下降”“波涛汹

10、涌”“浪花四溅”,崆岭滩的“狭窄航道”“乱石林立”,无不渲染出西陵峡流急滩险,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描绘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状写了三峡的景观。如在描写瞿塘峡时主要用拟声绘色的描写,从正面用比喻的手法写它的形、声、色、势以壮其观。听到“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的水声”;看到“色彩缤纷”“绛紫色的山峰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宝石的闪光”“碧绿如翡翠”等,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描写巫峡时,多采用贴切的比喻以状其秀,如“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

11、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的杜鹃”。在描写西陵峡时,作者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的感受。如“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拟人);“初下泄滩,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让你突然感到它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夸张);“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比喻)。 此外,作者还大量引用古诗、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三峡的特点。 方法点拨本文是写景散文中的名篇。在写景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1.写景有序,层次分明。体现在本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来安排描写的对象。

12、从“天已微明”、早晨“八点二十分”“八点五十分”“十点”“十一点十五分”到“中午”;从游览瞿塘峡、巫峡到西陵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随之变化着。2.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如写瞿塘峡,重点写其“雄”;写巫峡,重点写其“秀”;写西陵峡,重点写其“险”。由于作者着力刻画它们的不同特点,所以读来毫无重复之感。3.采用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运用比喻、夸张、拟人、通感、引用等修辞手段,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观。因此,三个峡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新颖的、生动的。4.情景交融。在这篇文章中,情与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景物随着感情的发展变化而摇曳铺陈。如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表现了作者热爱长江,以祖国有这样雄伟而瑰丽的

13、河流而自豪的感情。又如文章在描绘三峡的景色时,把历史上视三峡为畏途的惊恐哀愁的情绪一扫而光,代之以充满诗情画意、神妙奇幻的境界来赞美三峡的雄伟与瑰丽。可见,作者写景不只是如铺开画卷一样,一幅幅地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面貌,而且是饱蘸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深情,把五彩缤纷的自然景物和自己奔腾的激情融合在一起。 能力提升1.增加文章的文采比喻式排比句比喻与排比都是修辞方法,几个相似的比喻句连用就构成了比喻式排比句。如:“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 请以“生活”为话题

14、,造比喻式排比句。 参考答案:“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个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苦乐年华)2.增加文章的文采通感 通感: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也称移觉。如:“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其中“交响乐”是听觉,“飞翔”是心理感觉。运用了通感、比喻。又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其中“绿茸茸的草坂”是视觉,“充满幽情的乐曲”是听觉,也运用了通感。曾学过的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听觉)又如:“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听觉视觉) 请写出三个运用通感的句子。 参考答案:(1)“暖洋洋的橙色”,用温度(触觉)来形容视觉。(2)“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豆腐的魅力。”把听觉变嗅觉。(3)“槐花的闷香像海水一样弥漫着风吹来,把香气吹成带状。”把嗅觉变视觉。 分析鉴赏1.作者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引用了很多的古诗、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这些引用有何作用呢?明确:这些引用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历史知识,而且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给读者提供了趣味盎然的史实,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充满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