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01675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感受、态度、感情.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六章 感受、态度、感情第六章 感受、态度、感情 作者:播音创作 文章来源:播音创作基础理论 点击数:525 更新时间:2005-71 第六章 感受、态度、感情1、教学目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播音创作中的“感受、态度、感情”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感受、态度、感情”在有声语言表达过程当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激发内心感受,树立正确态度,表达文字感情。2、教学要求:第一,充分了解“感受、态度、感情”的含义。第二,正确把握“感受、态度、感情”三者的关系。第三,在有声语言创作过程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运用和把握。3、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集中在正确把握“感

2、受、态度、感情三者的关系以及在有声语言创作过程当中,播音员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运用,具体把握两部分。4、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播音员在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同时,如何正确把握“感受、态度、感情”三者的关系,把内心感受、态度、感情体现在有声语言中,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 5、教学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6、教学内容:第一节 感受(一)播音感受及其特征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播音创作中的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感之于外,就是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器官不只是感到文字、声音的存在,而是通过文字、声音的符号,感觉到这符号所代表的具体的客观事物的存在。同时,也正是由于文

3、字、声音符号打开了现实的大门,播音员、主持人才可以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从而受之于心。受之于心,是指客观事物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直接或间接刺激而引起的内心反应和体会。感受,是播音员因语言符号(文字的、声音的)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并主动体验产生内心反应的过程。它是语言符号的生成物。但是,这不是必然的.播音员如果无视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的内在联系,仅仅停留在字句的理解上,既不达于客观事物的现实存在,不接受其刺激,也不主动体验,毫无内心反应,那么,感受就会被抑制,字句的含义便会概念化、肤浅化.由此可见,感受又体现为播音员主观能动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生成的。这主观能动性有先天的某

4、种素质的因素,更有播音创作主体经验积累的因素。播音感受,既从稿件、话题、节目和与受众的直接交流中来,又要融化到播音的有声语言中去。感受本身也是随着理解的深化,感情的积累,由浅到深,反复推进的。播音创作中的感受有如下基本特征:1.间接性与敏感性的统一2。目的性与传导性的统一3。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4.序列性与扩展性的统一5.新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6。理解性与感受性的统一(二)具体感受1。感受的基本要素:形象感受播音创作主体的感受首先是从稿件、话题、节目内容的“表层感触”开始的。而语言语词形象的感知是播音感受的起点.形象感受是播音感受中最基本的感受。客观事物、稿件文字作用于播音员的感官,首先引起的视

5、觉、听觉、嗅觉、触觉、时间空间知觉、运动知觉的运动,形成一系列相应的形象的感知,这是语词第二信号系统所引起的记忆表象的运动的结果。这些感知觉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刺激引起的,而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正是诸种感知觉的初步内心的体验,我们把它称之为形象感受。形象感受是具体的,它要求播音员通过感官对文字等描述的事物要清晰的“感触”到,进行初步能动的体验。 “形象感受一般已经脱离了个别感知的孤立性,进入了综合感知的领域,这一点在播音中极为重要.实际上,这时,播音员已经开始了形象思维的积极活跃的运动过程。”在形象感受中,实词所具有的形象性,对产生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具有直接作用。在形象感受之中,各

6、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已经开始进入综合感知的领域.2.感受的结构要素:逻辑感受在播音感受的初级阶段,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感触到语词所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形象,同时,也感触到语言序列的内在逻辑。我们把它称之为逻辑感受,即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作过程中对文字、声音符号所反映的客观事物间的关系的主观体验。“对稿件进行分析,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逻辑感受,这是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所共有的要求。逻辑感受包括从语言序列中获得的并列感、对比感、递进感、转折感、主次感、因果感等多种感受.从表面上看,逻辑感受似乎更具抽象色彩,不如语词的形象直接可感,实则这种“逻辑”的感触,在稿件文字

7、的感受中随处可见。逻辑感受是播音创作主体把物化形态的稿件文字串成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的有声语言的逻辑链条,是构成全篇稿件整体感受的结构性要素。只有形象感受而没有逻辑感受,播音创作就会有句无章、有点无线,稿件文字还是不能变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活东西”。稿件文字中的关联词对于逻辑感受的产生有直接的指向作用。在没有关联词的地方,播音创作主体也要善于挖掘补充,使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没有关联词语而在感受上获得明确表现,正是播音员所应具备的能力.3。感受的物理场与定位选择播音创作主体对稿件文字语言的感受与人直接感受现实还是不同的。生活中外来的刺激是各自独立的、无序的。而文字语言对播音的可贵之处

8、“在于它造就了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刺激,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以融化于这个整体之中”。这使得播音员、主持人在从文字中获得感受时,摆脱了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的、原始的、蒙昧的、混沌的状态”,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稿件文字在使播音员、主持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变得相对容易的同时,也造成了感觉过程的短暂和简化,即理解性增强的同时,潜在着可能的感受性的降低(这并不是作者的过错)。加之,文字符号表达事物的简约性、概括性、抽象性、精炼性和播音创作主体长期经验对文字语言理解性的因素,往往容易造成播音员、主持人对感觉、感受的忽视和淡漠。面对稿件文字,既不达于客观事物,也不接受其刺激和主动体验,而直奔作者观念

9、形态化的“心中之竹”.作为一般的读者,这是可以的。理解了就行了,至于感受不感受,感受深不深,关系不大,因为读者不负有传播的使命。而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则不行。只理解不感受,是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的(只理解不感受,也不可能有充分的理解),因为缺少感觉和感受的过程,与作者写作的心态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缺少对“自在之竹”的感觉,缺少对“眼中之竹的感受,这“心中之竹”的表达就缺少内在依据。这恐怕就是有的播音员、主持人缺少热情、无动于衷的症结之一。因此,在感受的表层感触阶段,播音员、主持人就要随着稿件和话题的语言序列的展开,在理解文字、声音、含义的同时,调动一切感官,“触”到语词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

10、-形象的逻辑的物的存在,“感觉”要到位,这就是具体感受的定位选择.它重在强调播音员、主持人要“有”感受,要找到这个诉诸感官的“感”的形式。没有这个“感的形式,感受便不能深化,也就不会有生动的播音创作。(三)整体感受由稿件、话题和节目获得的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对播音创作主体来说是珍贵的,它使播音获得了“感”的形式,开始摆脱“无动于衷”的冷漠状态,但不能因其珍贵而徘徊不前,或以第一次感受为终极目标,看不到更高的要求。感受还应向高深发展,这样才能巩固和深化.随着语言序列的展开和对稿件、话题和节目内容的理解的深入,随着对语词文字符号形象感受、逻辑感受的积累,播音员、主持人的感受逐渐的脱离相对孤立的语词感

11、受的材料,而逐渐进入抽象、本质、概括、整体的认识表象的阶段-中层感入。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都是在客观事物的具体发展阶段和具体稿件、具体话题的具体环节上产生的。因此,都是具体感受。但是,只有一个个孤立的具体感受是不行的.具体感受只有随着语言序列的发展,沿着语词-语句-小层次段落大层次全篇稿件,逐级整合而导向整体感受,感受对于播音创作才具有实在的意义。“中层感入,就是感受由分散的具体导向综合的整体的过程,就是播音感受由量的积累导向质的飞跃的过程,就是由“感”的形式的“物理场导向“觉”的形式的“心理场”的超越过程。那么,具体感受是如何导向整体感受的?感受又是如何完成从“物理场”到“心理场”逐级整合的超

12、越呢?首先是形象感受与逻辑感受的结合。这是语言序列中在语词感受的基础上的最基本的统摄整合。形象感受因逻辑感受的规范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逻辑感受因形象感受扩展的补充而丰盈、充实,“游刃有余”。具体感受就是在这种规范与扩展中不断深化,完成其逐级整合的。其次,在具体感受导向整体感受的统摄过程中,对段落、层次和全篇整体意蕴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感受变得明显和突出。“播音员透过各层、各段、各句去理清整篇的序列和脉络线,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构思意图,开阔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播出目的和稿件的中心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知觉的整体性和选择性的作用更加明显。应该指出,稿件、话题和节目的整体感受是感受的深化,是具体感

13、受的逐级统摄整合,而不是具体感受的混合,“形象感受中,就分布着逻辑感受的神经,而逻辑感受中,也充满着形象感受的血肉.只是在不同的稿件中,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或形象感受较浓,或逻辑感受较强,显示着稿件的无比丰富造成的整体感受的千差万别。”在播音感受由具体向整体的统摄整合中,播音创作主体完成了由物理场向心理场的超越,使感受由“感”的形式跨入了“觉的形式。第二节 态度(一)播音创作中的态度 当一种具体感受一旦被我们体验到之后,它便会继续向纵深发展,形成态度,所谓态度,就是创作者对外界刺激的估量、判断和评价。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正确的,明朗的,肯定所是,否定所非;歌颂真、善、

14、美,抨击假、恶、丑.面对广大受众,郑重、热情、平等、亲切。外界事物在稿件中的反映,已由作者进行了识别、褒贬,播音员至少不能置若罔闻,更多的时候,还要加以张扬。这张扬,并非夸大其辞,而是从稿件的需要、从播讲目的的需要出发,造成态度的毫不隐晦,十分鲜明。(二)播音创作中态度的特征1。态度是具体的态度总是具体的,能够体会得到、感受得到的。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一句话、一个词都有具体态度问题。具体态度离不开具体事物及其环境。下雨了,一堆水泥放在露天,一位工人发现了,脱下雨衣盖好它。对这位工人,我们是热情赞扬的,对水泥是爱护的,对下雨是讨厌的。2。态度是变化的符合语言内容、符合稿件思想脉络发展的具

15、体态度,一定是不断变化的。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态度,必然不具体、不准确,不然也不会鲜明。态度是发展变化的。它使我们心随物转,与文俱进.3。态度是鲜明而有分寸的态度是鲜明的。它使受众从我们的有声语言中受到更深的感染,得到更多的启示。这是稿件的精神实质的要求,是播讲目的要求.态度是不是鲜明,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态度的模糊不清,肯定和否定无多少区别,受众虽然可以从内容上了解是非,但却不能从我们的有声语言中受到更深的感染,得到更多的启示。态度鲜明,丝毫不意味着过分渲染和夸张,而是要求给以恰当的分寸。这首先是一个理解和感受的问题,理解得越深刻,感受得越精细,分寸才可能掌握的适当,态度也才会显得鲜明。第三节 感情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态度,就形成了不同的感情.它比感受更积极,更深刻,和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反映创作者的道德,理智,经验,表现出情操、性格、毅力等个性。感情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种体验比感受更深刻,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更积极、更炽热的反应。感情反映着态度的差异,反映着感情的凝聚,但更具有外射的功能、主观的特征。播音,作为语言艺术,通过感受的表现来再现生活是它的一大特长。既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怎么可能希冀以无情之语感动有心之人呢?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