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01083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双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双手》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双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单元手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一般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人们的幸福甘愿奉献的崇高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第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种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方句:“掌面像鼓皮同样硬。”“一种手指好似三节老干蘑”。这些比方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第二处:第17自然段:“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她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措施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

2、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同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一般劳动者甘心奉献的崇高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对的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因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崇高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心愿; 、学习抓住核心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措施。4、体会数字阐明的好处。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种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措施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

3、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人们的美好心愿。因此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因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当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一学时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惺忪、镐、老茧、锻造、垧、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的意思。 2、能对的、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4、懂得这是谁的手,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 惺忪、镐、老茧、锻造、垧、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的意思。2、懂得这是谁的手,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4、谈话导入猜手诱趣、师:人人均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似的。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描写说说分别写的是哪一类人的手? 材料一:今年开学初,她爸爸来交学费,我看到她爸爸的一双粗壮宽敞,青筋突现的手,满是老茧,抖抖索索地把钱交给了我,那印象实在太深了。 材料二:一次次,我总打量她的手。那有细有短的手指上没有任何修饰,在右手中指的前端左侧有一种硬邦邦的茧子,是啊!固然会有了,我常常看见她伏在桌子上认真备课,再看那双粗糙的手上总是沾满了粉笔灰,我已看不清它真正的肤色了。但是这难道不是最美的图案吗?(出示有关的句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请生猜。生:材料一刻画的是一位农民的手,

5、材料二刻画的是一种教师的手。、师:这两双手人们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核心词句的阅读措施。)、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要跟随姜孟之,来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结识另一双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一双手”)(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最为轻松快乐。课前的猜手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发了她们的学习爱好,还使知识在情意的参与下进行记忆,总结了抓核心词句的阅读措施。)二、根据课题质疑、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理解有关这双手的哪些信息?生:我想懂得这是谁的一双手?生:我想懂得这双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生:我想懂得这双手为什

6、么会成为这样?生:我想懂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双手?(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能力。之因此让学生自己提问,是由于这对提高她们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进而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三、初读感知,检测预习、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或新词勾出来多读几遍。2、出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检查预习状况。读准字音:“ 嫩瞬h垧ng呈ch逞c、镐go、老茧、铸zh造、裹、惺xng忪sg”,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的意思。3、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对方生字词语读得与否对的,句子与否通顺。(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为进一步理解文本打好基本。)四

7、、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1、通过读课文,你懂得这双手是谁的吗?生:这是张迎善的手。2、理清课文脉络,班内交流师: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这双手的。请同窗们从各段中找出姜孟之采访过程的几种重要动词。抓住这几种动词,我们也就可以把记叙这双手的线索理出来。人们一边默读,一边把找到的有关的动词用笔圈点出来。我们看哪位同窗找得最快,哪位同窗找得最准,哪位同窗找得最全。(学生找出一系列动词,教师展示出重要动词:握抽裹察看问量搓简介手) 五、解决第一种重点问题: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课后思考第一题)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张迎善的这双手吧!在不计其数的手中,究

8、竟是一双如何的手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请同窗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张迎善手的具体描写,用“”勾画下来。(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理解这双手)、请生报告。(出示生划出的具体描写)请人们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如何的手?你是从哪里懂得的?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语句旁边。(学生自读自悟重点语句,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抓核心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比较等大胆地写出自己对这双手的初步感受)2、全班交流,请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畅谈结识和感受,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给以肯定。当学生谈到大、硬、粗的特点时,教师根据具体状况,通过下面的方式措施给以

9、引导。出示语句: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措施指引:出示实物(老松木)结合生活实际感官体会:活像老松木同样的手什么感觉?对比出示:“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这手好粗糙呀!”男女生分别读,比较两句的不同。 (原句用上设问、比方。明知是手却又一次发问,突出其惊讶。用比方句写出自己的想法,突出体现手粗糙的特点)读出这句话里一种问号和一种感慨号,这是一双如何的手?(板书:黑、粗糙、硬)指引学生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抓重点词,重要标点体会张迎善的手粗糙而特别,为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做铺垫)出示语句: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

10、手紧紧地裹住了。裹住:完全包住,突出手大抽生范读小结:这双手的给作者留下独特的感受:有力、大出示语句: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会面、握手,她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引导进一步体会:她的手已经认真洗过了,为什么仍染着黑土色?那如果没有洗过,她的手又会是什么颜色?(黑,更看不出皮肤的颜色)抽生范读全班有感情齐读小结:这双手的颜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出示语句:掌面像鼓皮同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措施指引: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鼓皮 ,把手指比作 老干蘑 。 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吗,是如何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结

11、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手掌等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见过谁长老茧?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并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核心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究竟坚硬和粗糙到什么限度。) 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出示语句: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抽生说感受(十指连心,被磨掉的整个过程该多疼痛啊!磨掉指甲后又受伤。“刻”形容伤痕很深好久,伤得很残酷。)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做一种合理的猜想:张迎善的手

12、为什么会没有指甲?教师语言渲染激情(板书:伤痕累累)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她的手来:长24厘米,宽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措施指引: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协助我们理解课文。 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教师也来比。 (在形象直观的比手过程中使学生对张迎善手大的特点有直接、真切的感受) 指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板书:大)3、小结:你们看,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会面、握手,她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掌面像鼓皮同样硬,

13、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长24厘米,宽1厘米,厚.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双又大又硬、粗糙、伤痕累累的手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可是年仅32岁的小伙的手啊,她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同窗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留在下节课解答。板书设计一双手 一双 黑、粗糙、硬、伤痕累累、大 手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1、理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懂得这双手形成

14、的因素,从而感受张迎善为了创立绿色金库所付出的艰苦苦动,以及她质朴美好的心愿和崇高的情怀。2、练习标画并品味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继续做好批注笔记。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运用本单元“金钥匙”所专家的措施(联系上下文、从整体内容理解),初步学习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4、体会数字阐明的好处。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因素,从而感受张迎善为了创立绿色金库所付出的艰苦苦动,以及她质朴美好的心愿和崇高的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难点】理解张迎善这双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从而感受张迎善为了创立绿色金库所付出的艰苦苦动,以及她质朴美好的心愿和崇高的情怀,

15、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学准备:pp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1、上节课,我们就结识了这样的(出示课题“一双手”,生齐读课题)师:这双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这双手很大:“长2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生:这双手伤痕累累:“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生:这双手颜色很深:“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会面、握手,她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生:这双手很硬很粗糙:“掌面像鼓皮同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pp出示)是啊,这双手与你我的手大不相似,她是那样的独特!师引读:A这双手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