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004582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喜爱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视频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形为习惯和认识能力,恰当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激趣入门(1)游戏入门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 例如在三年级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采用比赛的方式来教授。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

2、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2)创设情景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如在三年级对Word软件进行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

3、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二、任务驱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恰当地采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任务”。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使任务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引导学生愿学、爱学、乐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

4、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不足,易引起学习能力强弱不同学生间的两级分化,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过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上机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我让组内学生共同去采集资料,共同设计。由组内协商决定:文字底下配上什么图画,一张纸上如何分块编排,艺术字或图画如何放置等等。最终效果非常好。三、鼓励动手 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课程,用

5、“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如在五年级学习好导师一课教学中,我根据这课难点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作了如下设计:开始授课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解决。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和网上搜索的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四、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

6、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这时,我采用制作视频比赛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所以,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接受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