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00023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2:材料作文 专题22材料作文中考命题规律1考点扫描考点名称考点热度(1)-则材料,一个作文题(2)两则材料,一个作文题(3)-则材料,两个作文题一(4根据材料写作文,文体不限(5)根据材料写作文,限制文体(6)根据材料改写、缩写、续写、扩写(7)根据材料写读后感(8)根据图画写说明文或引发的联想、思考2命题趋势分析(1)本专题分值在4070分之间。(2)预计2013年中考,材料作文可能呈现以下特点:材料更具有客观事实性,材料作文的材料将紧密联系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某一典型事件或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2、、关注自然、关注自我。材料类型更丰富多彩。有图莉,也有文字;有语言优美的诗歌,也有含义深刻的寓言;有意蕴丰富的小说,有学者名流的书信,有短小精悍的散文,还有新闻消息,不一而足。写作具有相对宽泛的自由空间。材料作文近年来要求越来越宽,有部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已不太明显。还有的材料作文已和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结合,表现出新的综合式的特点。必须引起考生注意的是,不要以为材料作文已完全被淘汰;特别提醒考生,不要一见到“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就认为是话题作文,把材料作文当话题作文写。 知识梳理与归纳【基础知识梳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一般都来自生活,且有精心提炼生活内容、社会问题的倾向,因而平时

3、多关注与自己、他人密切相关的事件、现象、问题等是备考的着眼点。写材料作文,处理好材料是关键,怎样处理好呢?第一步要“深”读:读文题,明确写作范围,了解写作要求,按规定一一辨明写作文体、写作形式、人称、语言等;读材料,要读懂、读细致、读全面,准确领会材料的内容是不能偷工减料的工作,抓住材料的核心是作文的关键。第二步要“宽”析,材料信息量大,要多作分析,不能拉得黄牛就是马,铲到篮里就是菜,要对材料进行筛选压缩,找出关键性句子和表现材料主旨的句子,用辩证的眼光,多角度思考材料体现的倾向性。第三步要“窄”选,结合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方面去发挥,一般不要面面俱到,要善于取舍。第四步要“新”立,要善于依据材

4、料而又高于材料,立意不落俗套,构思方会精妙。第五步要防“失”(失误),如议论文在引述材料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对材料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I偏、过浅等。第六步要注意材料的使用角度,要选出最佳角度。所谓“最佳”,一是最切合材料的内蕴,二是从这个角度人手便能写出新意,三是从这个角度分析就能挖出深度,四是自己在这方面体会最深刻,平时积累的可联系的材料最丰富。万不可马虎草率,挥笔即写却又下笔无文。第七步要恰当地对待两种“材料”,很有意思的是,材料作文其实有两种“材料”:一是命题者提供的“准备材料”,二是考生写作必须运用的材料。对待两种材料要注意,选材要在题目的范

5、围之内;要围绕中心选择,一切为中心服务;要对材料进行剪裁取舍,善用突出主题的材料。另外,要做好图画作文,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看懂图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准确归纳出画面的内容。第二,要读懂作文提示,明确作文要求和作文意图。第三,要结合面面,适当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生动再现画面意象。【典型例题精讲】【例1l(2011,四川内江)华西都市报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

6、时请假回家。”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写作指导】此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认真剖析材料材料精短,含意颇丰,命题人可谓精挑细选。材料是一则短消息,阅读时可抓住“年关忙碌“仁厚”“信守承诺”“兑现”“仗义”等关键词语,来分析材料渗透的内涵。这段材料的总体意思是说,快要过年了,而许多工人却没有请假回家,原因是感激老板的兑现工资,是老板的仁义、厚道、诚信和无私挽留了他们。而民工们的知恩图报,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朴素的美德。由此可以揣摩出命题者深远的 命题

7、用意,那就是要展现和发扬人性中最美的品质,让美的人性复归社会。2、深入挖掘主题这是一段含意相当丰富的材料,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炼主题。老板真是仁厚,哪怕是卖了自家的庄房,也要给100多名民工兑现工资,看得出,这位老板是善良的、有责任心的,而不是那种昧了良心、不负责任的黑心老板,于是写作时可以从“善良“良心,“良知”“责任”等角度立意。因为老板的信守承诺,赢得民工的拥护,从“诚信承诺诺言”等角度立意也不错;老板在年关时的无私帮助,获得了民工的仗义相助,给老板赶工期而不回家过年,自然可从“帮助”“互助”“互惠”理解”等角度立意;民工感激老板的及时兑现工资,因而以实际行动回报老板,从“感激”“感恩“回

8、报知恩图报”等角度立意,也与材料内涵吻合。只要紧扣原材料,选准一个切入角度,就能够挖掘出深刻的主题。3巧妙拟定题目材料作文还有一个苦恼,就是写作时需要自己拟题。单从原材料和写作要求上,看不出拟定了什么题目。考生可根据所确定的主题,或所选择的材料,来拟定出相应的题目。如根据“诚信”主题,可拟出诚信的魅力诚信让我感动等题目;根据“帮助”主题,可拟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到底帮助了谁等题目。【例2lc2011,哈尔滨)山腰有一小村庄,多年来村民日常用水一直取自村口一眼古井,可近日井水忽然枯竭,村民只好下山取水。李老汉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下山取水。首日,大儿子早早起身,肩担两桶,直奔山下,不辞

9、辛苦,往返四次,总算在日落西山时注满了家中大缸。第二天,二儿子携四只空桶下山,先到朋友家借马一匹,以马栽桶,往返两次,日方过午,已将大缸注满。第三天,轮到三儿子取水,他想起日前在山顶砍柴时所见清泉,于是上山循流观察地势,深思熟虑后召来村民,移石挖沟,山泉遂改道流经村中,村民再无缺水之苦。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要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10、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写作指导】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就必须在以下审题、立意等方面下工夫。从材料本身出发,明确对比关系。一般而言,给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往往从几个层面对事物的现象作出形象的描述。为此,考生要在先读清楚材料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再深入探究其内涵。值得探讨的就是,材料中三个人的举动,在对待同一个困难和同一件任务下的鲜明对比,要由此生发开去展开联想与想象。从原材料中获取作文信息。首先,从“大儿子取水”的角度,凭借自己用死力气的质朴。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其次,从“二儿子取水”角度,学会凭借适当的外力来解决问题,这是“善假于物”的具体表现,虽然值得肯定,但还不能够从根本

11、上解决问题。因为,要想长久可持续发展,求水若此,终将失败。因此,最后从“三儿子取水”的角度,可见事物从源头上显出真理来。因此,三个儿子取水的材料,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符号而已。通过它带给考生的扩散思维就是做事方式的拙与巧,体现出生活的智慧与哲理。当然,从立意的角度,考生更应该由此宕开出去,从三个儿子取水的材料,还要延伸到道德层面的高下。如顾小家固然有理,但是要解决自家需要,还不是高尚的境界;只有兼及大家的需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幸福,才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崇高之处。所以,考生只有在理解和把握了其中对比要素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立意、构思、行文上的恰到好处。【例3l(2011,河南)读下面材料,然

12、后作文。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要求: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写作指导】1审题立意。材料内核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更要学会适应生活,能在适应生活的基础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灿烂才是更珍贵的成功。命题关注的是学生对自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与思考,引导学生走出自我的狭小空间,视线从自我延伸到身边的人、事,思考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2构思选材。明确合作对象不能自己挑,而是自己要适应已有的合作对象,与现有的合作对象和谐

13、相处,从而使彼此都发挥最大的作用。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不能埋怨现实环境,不能挑三拣四,而是要学会如何适应,如何改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适应”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适宜写议论文,考生可以突出自己在成长中的感受与醒悟。 3论证方法。切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理论和典型的例子加以证明即可。 作文训练1(60分)(2012,沈阳)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古希腊有一个叫卡里亚斯的人,酷爱学习。他通晓音乐、演讲、军事、科学等各种知识。有一天,他到山上的神庙去祈祷,不小心掉进了山谷。丛生的草木接住了他,他才得以保全性命。绝壁悬崖使他与世隔绝,他每日只能以野果、野菜为食。虽然生

14、活极其艰苦,但他却能在研究山谷的动植物与地形的过程中找到极大的快乐。后来,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燃火生烟,终为外界所救。要求: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I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l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阕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50分)(2011,武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

15、,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文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3(60分)(2012,吉林)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余震2012年5月28日,唐山市发生了4.8级地震。有专家表示,这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当时,滦南县英才中学震感强烈,课桌晃起来,桌上杯子里的水也跟着颤动,接着又是一次晃动,班里一个反应灵敏的男生喊道:“地震了!”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就地躲好,因脚伤而打着石膏的常钊却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坐在他右边的强智杰向他靠过来,单膝跪地,用上半身护住他的头,担心天花板掉下来砸到没法躲避的常钊。当听到撤退命令时,坐在第二排的孙鲲突然跑到最后一排背起常钊,其他四位同学也立刻过来协助。6个人用40多秒的时间走完了从3楼下来的50多级台阶。一路上,常钊紧紧抱住孙鲲,不停地说谢谢,眼圈也红了,最后还是忍不住流泪。事后,不善言辞的孙鲲说:“当时什么都没想,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