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98893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1.关于细胞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糖和纤维素水解产物都为葡萄糖 B. 脂肪、磷脂、维生素D都难溶于水C. DNA多样性主要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D.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结构式为CONH【答案】B【解析】【分析】1、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DNA

2、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A错误;脂肪、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都难溶于水,B正确;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不同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均为为双螺旋结构,C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结构式为-CO-NH-,D错误。故选B。2.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B. 以上七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C. 与基因表达有关 的结构有a、b、f、g,但不一定都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D.

3、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些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内的结构,其中有中心体和叶绿体,可能是低等植物,其中中心体无膜结构。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在a、b中可直接进行基因表达。其中在f中进行翻译不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线粒 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考点:本题考查了电镜与光镜观察的区分,考查了细胞中重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考查 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对下列概念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 甲图中若a、b、c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线粒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可能表示豌豆B. 乙图

4、中若a、b分别表示乳酸菌和蓝藻,则c表示细菌,d表示原核生物C. 丙图中若a表示体液,则b、c、d依次表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D. 丁图中若a表示生态系统,则b、c分别表示种群、群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若a、b、c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线粒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的细胞应同时具有细胞壁、线粒体、中心体这三种结构,只有低等植物细胞符合该条件,A错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等,而乳酸菌属于细菌中的一种,B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C错误;生态系统是有生物群落和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的,而群落又是由该环境中所有的种群构成的,D

5、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有关酶的曲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的酶不能代表唾液淀粉酶,温度过低和过高酶都会失活B. 探究pH对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可得到乙图曲线C. 在丙图中的P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D. 丁图中若在P点增加酶的量,则最终产物的量也会随之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

6、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4、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详解】甲图所示的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50,而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所以甲图所示的酶不能代表唾液淀粉酶,另外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而酶不会失活,A错误;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在7左右,而乙图曲线所示的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1

7、.5,所以探究pH对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能得到乙图曲线,B错误;在丙图中的P点前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所以P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C正确;丁图中若在P点增加酶的量,其反应速率加快,而最终产物的量不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促反应,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颜色或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基绿溶液为绿色,重铬酸钾溶液为橙色B. 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篮变绿再变黄C. 用斐林试剂验证蔗糖是非还原糖时,最后观察到的溶液颜色为无色D. 用双

8、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后加入等量的A液和B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甲基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而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甲基绿溶液是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是橙色的,A正确;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而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为浅蓝色的,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后加入A液1mL,再加B液3-4

9、滴,颜色由蓝色变为紫色,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书本上常见的颜色反应的鉴定实验,识记不同的试剂的颜色以及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区别有些试剂如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用法。6.如图所示的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个B. 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540C.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一个不是多肽D. 若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不变,则它只能构成一种蛋白质分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多肽链中N原则的个数至少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氨基酸

10、的个数相同,O原子的个数=组成肽链的氨基酸中的O原子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目;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过程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脱去的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3、分析题图可知,该多肽链中甘氨酸的位置是位于第8、20、23位,因此水解掉3个甘氨酸会形成4个肽链和3个氨基酸;4、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有关系解:A、该多肽链是由30个氨基酸形成一条碳链,至少含有30个N原子,至少含有30229=31个O原子,A错误;B、该多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脱去的水分子数=301=29,因此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1829

11、=522,B错误;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是4条肽链中,第21、22号氨基酸是二肽,C正确;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也会改变,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7.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内溶液的浓度高于内溶液的浓度B. 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C. 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D. 图丁中的是mRN

12、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具有不同的结构【答案】A【解析】若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才会失水,因此该细胞失水过程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A正确;由图可知,图乙(b)所示的物质运输过程有载体蛋白参与,还需要消耗ATP,故该物质由细胞膜外通过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的细胞内,有糖蛋白存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而图乙(a)中Na+浓度细胞外高,细胞内低,图乙(b)所示过程的Na+浓度不符合乙图中(a)的Na+浓度,B错误;当温度高于酶的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反应速率下降,不可能是3,最可能是4,C错误;该过程为翻译过程,由于模板是同一条mRNA,所

13、以最终形成的具有相同的结构,D错误。【点睛】本题通过细胞图、曲线图、柱状图等的分析,考查质壁分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影响酶催化的因素、翻译等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图形获取信息的能力。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的物镜(10、40)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2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b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b条件下大B. 若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则a条件下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C. 由b条件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 若b条件下视野中充满彼此相连的64

14、个细胞,则a条件下视野中大约可观察到4个细胞【答案】D【解析】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图甲中,a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较b近,因此a条件下物象的放大倍数较b条件下大,视野的亮度比b条件下暗,看到的细胞数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B项错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实物在视野的左下方,由b条件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即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C项错误;b条件下的放大倍数为10倍的目镜放大倍数,a条件下的放大倍数为40倍的目镜放大倍数,若b条件下视野中充满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则a条件下视野中大约可观察到64(10倍的

15、目镜放大倍数40倍的目镜放大倍数)24个细胞,D项正确。【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关系。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8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2个。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充满视野的细胞数为4个。9.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 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能进行过程C. 人体中进行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 过程都能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答案】D【解析】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只有反应(有氧呼吸的二三两个阶段)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A错误;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破伤风杆菌是原核生物,是厌氧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内膜,C错误;过程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在马铃薯块茎和甜菜的块根可以进行,D正确。【点睛】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