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98793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 韩国稳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各个方面都放生了巨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同时,中国的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面对着新的时代和新形势的挑战。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创新时代的来临。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即将诞生。中国艺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将以怎样的面貌来迎接创新时代的来临?中小学艺术教育作为整个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提高整个国民艺术素养起着重要作

2、用。作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民族文化传承者的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创造新世界的历史重任。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正朝着创新型和谐国家的伟大目标迈进,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将决定中国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崛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不仅要有科学的素养,更应具备艺术的素养,科学的素养能为人提供发明创造的能力和严谨理性的思考方式,而艺术的素养能为人提供丰富的想象能力、充沛情感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因此,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从小就培养学生在个各方面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艺术素养,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更好的创造和享受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艺术教育

3、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以美术为例,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美术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美术不再被认为仅仅是 “画画儿”,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这种 教育的目标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而不是少数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的早期训练。教师的专业化(即同时受过中高等艺术与师范教育的)程度及基本素质有很大提高;美术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内容 涵盖面扩大,技能、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增强,且充分考虑到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这种教学不仅受到学生 们的欢迎,而且可以说,现在的儿童所受到的艺术教育比他们的父辈要充分得多,也健全得多。这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因而是值得

4、充分肯定的。” 这是小学美术教育未来趋势透视一文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充分说明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把艺术教育的学习内容重新设置,并且把艺术教育同人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使艺术教育不再脱离现实生活,而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改变使我们看了到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中小学艺术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中国新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氛围依然未形成,这严重制约着整个中小学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造成国家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素质低下这种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 一、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应试教育的误导,只重文化科学

5、知识的学习,轻艺术的学习。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断随着新形势和中国国情进行多次改革,使中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未根本改变重科学文化的学习,轻艺术素养的培养。从中小学各科的地位来看,语、数、外、理化、政治处在最重要的地位,是主课。其它学科处在从属地位,是副科。这种情况在中学尤为突出。尤其是艺术学科地位最低,被称为 “小三科”。这种说法不知从何时开始,但它充分说明对艺术教育的轻视。知识本身并无主次之分,每一学科的知识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硬是被人为的分成主要的和次要的,这给学生从小在思想上造成严重的误导,轻视艺术知识的学习,当然这种观念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学校教育中

6、逐渐建立的。在学生和家长的意识里,接受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最终能立足社会。能生活的较好。所以考高分就成了重中之重。认为学好主课就能考高分上大学,学生都被培养成考试机器,综合素养根本未得到发展和提高。将来进入社会发展依然会受到严重制约。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艺术教育长期被轻视,导致我们培养的人才在艺术素养方面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领导也不具备艺术素养,根本不懂艺术,不了解艺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艺术素养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比如,在

7、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就曾经出现像北京“四合院”被大量拆除无视文化遗产和艺术的举动。城市建设千篇一律,毫无艺术性和特色。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艺术的学习被大多数人认为那是以后的事。认为就算学了将来也不可能成为画家或音乐家。艺术人才的培养还有专门的艺术院校,中小学阶段可以不重视,以后有机会或有时间在培养也来得及。这种观念的无知就在于:1、没有看到艺术素养对人一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艺术素养是一种潜在的思想意识,是长期对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美感悟的审美素养,这种素养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为将来胜任各种社会工作做好准备2、把专业艺术人才与一般具备艺术素养的公民等同。学生接受艺术教

8、育是要培养学习艺术的兴趣和基本艺术素养,而并非将来一定要成为艺术家。如果有兴趣和天赋也可以进入专业学校学习。而作为一般具备艺术素养的民众,不一定会艺术创作,但对艺术作品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是两者的区别。传统观念的误区也导致基础艺术教育的未来形势不乐观。三、居民总体经济收入水平不高,家庭艺术教育投入率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相对还是比较落后。中国有68%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大多收入低,大多数家庭还在为生计奔波,因此,家庭成员接受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拥有艺术教育资料的家庭则更少。现阶段,中国家庭还是把物质富裕放在首要的地位,精神富

9、裕放在次要地位,这是我国的国情,也将长期制约着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纵观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小学未来的艺术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发展形势和国民素质教育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以学生终身能力发展为目标,着力树立公民艺术素养。学校应营造正确的育人环境。改变主副科的说法,从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意识。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学校艺术工作规程,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应自觉地把学校艺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艺术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落后面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二、注重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结

10、合,尤其是与科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化曾是中国人长期的理想和奋斗方向。关于现代化人们也有不少相同、相似或不同的看法与希望。我们希望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实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及到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 到现代化观念的合理转变。在当初“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中人们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巨大发展。关于现代化,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实现,都需要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未来小学阶段艺术教育的任务是树立学生艺术素养和科学意识,进入中学后,着重以今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国家发展的创新型素养能力和简单应用艺术素养进行社会创新活动。同时能把科学知

11、识和艺术知识相互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活。三、注重学生全面、完善人格的塑造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也是中小学艺术教育未来的又一个重要任务。人格当然是有具体内容的,而这种内容在历史或不同人的人生中总是要变化、发展的,每个人对人格自我的塑造也是其终生的使命,因此我们强调在中小学校中的人格培育指的只是对儿童、青少年完整、健全人格结构发育和初步塑造的意识、关怀与安排。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人、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人格结构,他们不仅有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对社会、历史、文明一定的认识,也有对自我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及其他人的比较健康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挥其创

12、造性 建设性地面对种种社会现实与人际交往;不仅在成功时能戒骄戒躁,而且在逆境中也坚韧不拔。这样,社会的发展、进步才可能是与人的发展同时完成的,而不是以相当一部分人为代价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中小学艺术教育未来的方向已经十分清晰,就是紧跟时代,关注全体公民的终身发展。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养的建设人才。“路漫漫,其修远矣”,我们应该看到现实的种种客观阻力和困难,虽然如此,但不能逆时代发展规律和形势,不管阻力有多大,我们都应站在民族兴旺富强的高度上,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