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973870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案苏教版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1模块中的第三章内容,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所占分值410分。(2)热点考向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液泡、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分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识别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3)考查题型以图解形式考查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细胞膜结构、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以曲线形式考查跨膜运输方式。以实验设计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3复习指导(1)

2、复习线索:以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解为纽带,系统复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以物质进出细胞为主线,系统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物质输入、输出的比较。(2)复习方法列表比较法: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方式的比较。图示法: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细胞膜、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及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图解。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多种多样的细胞()。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考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的大小与形态重要程度:1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年代创立者贡献1665年胡克自制显微镜,使人类首次了解到细胞1

3、838年施莱登首次提出植物体是细胞组成的聚合体1839年施旺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体1858年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于细胞(2)细胞学说的内容和科学意义内容: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意义:细胞学说将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证明动植物界具有最本质的联系,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 细胞大小和形态(1)一般来说,细胞的大小以微米计,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10100_m范围内。(2)细胞形态多种多样的维持因素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科学家贡献不足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观察到的是死细胞列文虎克用

4、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未上升到理论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未与动物界联系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未搞清细胞来源的过程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的繁殖2 细胞学说的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3)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易错警示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在科学研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是许多科学工作者努力的结果。1 从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细胞起,到细胞学说建立,经过了近二百年,细胞学说的建立为19世纪细胞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5、期间,科学家们虽然观察了若干不同类型的细胞,然而并没有认识到所有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B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配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C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D施莱登提出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从整体而言,结构上是相似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答案D解析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概括出细胞学说的主要论点,提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聚合体。次年,施旺进一步加以补充,提出动物和植物的

6、细胞从整体而言,结构上是相似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考点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重要程度:1 分类依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顺序。2 原核细胞的特点(1)结构简单。(2)无典型的细胞核。存在无膜结构包围的环状DNA分子,其所在区域被称为拟核。3 真核细胞的特点(1)结构复杂。(2)有明显的细胞核。(3)有许多以膜为基础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1 细胞多样性的表现与原因(1)表现:真、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大小不同;不同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大小不同;不同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大小等不同。(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3)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 细胞的“5

7、个”统一(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3)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子通用。(4)能源物质: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5)细胞增殖: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下列为四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A、B属于原核细胞,C、D属于真核细胞。(2)A与C的本质区别是A细胞没有以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D细胞与A、B细胞在细胞质方面的区别是:C、D细胞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而A、B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4)A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C则是纤维素和果胶。(5)上述四个图

8、示组成的生物细胞增殖方式中,A、B只有二分裂,C、D具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C、D细胞组成的生物能够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A、B细胞组成的生物只存在一种可遗传的变异。(6)B图细胞能否进行光合作用?答案蓝藻细胞不含叶绿体,但含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7)A细胞的呼吸类型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B细胞的呼吸类型是有氧呼吸。(8)A、B与C、D相比,在转录和翻译上存在怎样的区别?A、B转录、翻译同时进行;C、D转录在前,翻译在后。1 对下列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叙述作出判断与选择:(1)蓝藻的拟核内含有一个环状的染色体( )(2)大肠杆菌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3)

9、大肠杆菌的DNA呈线形( )提示呈环状。(4)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xx山东,5A)( )(5)布鲁氏杆菌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基因重组( )(6)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2 下列是表示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框图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框图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框图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框图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没有细胞核结构答案C解析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硝化细菌可利用土壤中的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即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酵母菌

10、、硝化细菌、衣藻、金鱼藻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核。3 (xx广东卷,24)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多选)()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A蓝藻细胞有有有无B洋葱根尖细胞有无有有C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D蛙受精卵无无有有答案BD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染色质,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染色质,具有全能性,B正确;兔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质,无全能性,C错误;蛙受精卵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染色质,具有细胞全能性,D正

11、确。因此答案为BD。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技巧(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仅有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2)带有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3)带藻字的植物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4)草履虫、变形虫和疟原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2检索法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2、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重要程度:1显微镜的构造2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观察对象项目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将样品制成超薄切片,让电子穿透切片,经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依靠高能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后激发出的各种物理信息(如二次电子等),放大后形成反映样品表面形态特征的图像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1 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1)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 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13、(2)高倍镜“找”: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移”:移动装片,使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3 视野中物像与标本移动的关系如视野中的某观察物像位于左下方,若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4 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 项目镜头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低倍镜小多亮远大高倍镜大少暗近小5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1 如图所示,其中、为显微镜的两种镜头,上的横线为载玻片,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回答:(1)表示目镜,表示物

14、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2)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组合是。(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所填充满。若物镜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的数目是多少?_。答案4个。解析如图所示,放大100倍时,视野被64个细胞填充满;放大400倍时,由于视野中物像变大,细胞数目会变少。假设甲图中细胞平均面积为S,由于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所以乙图中细胞的平均面积为16S。假设乙图中细胞数目是x,根据前后视野面积不变可知:64Sx16S,则x4。(5)放大100倍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放大400倍时,在视野中可看到直径范围内的细胞有几个?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