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95511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养专题调研报告 一、农村清洁工程基本情况 自2010年农村清洁工程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明确了农村清洁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制定了我县农村清洁工程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面有序稳步推进。全县8个乡镇目前已全部建成垃圾中转站(焚烧炉),配置了垃圾转运车、垃圾箱,主要交通路口及人口聚集区修建了垃圾房,购买的垃圾收集车及清扫车均覆盖到每个乡镇自然村.通过一系列努力,我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自启动农村清洁工程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对于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局面,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

2、重要意义。一是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二是适时召开农村清洁工程动员会,会同乡镇提前做好谋划、筹备工作,同时严格按照市、县领导班子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三是在全县民生工程动员会召开后,积极进行项目选址及方案编制工作,为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项目实施以来,为保证农村清洁工程知晓率,我单位会同民生办、相关单位以及各乡镇进行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一是通过举办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向群众发放农村清洁工程宣传册,扩大农村清洁工程社会知晓度,同时加大门前三包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知晓并积极投入到农村清洁活动中。二是采

3、用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以及其他形式广泛宣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号召各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建设。 (三)明确目标,扎实推进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在广泛宣传引导的基础上,我县聘请了专业项目规划编制单位为乡镇编制了镇域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依据规划编制上报了各乡镇“一书两图”.印发了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并同各实施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各乡镇农村清洁工程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明确目标任务,并制定了相应工作措施。 二是建章立制,稳步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六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

4、工验收制)来组织施工建设,各土建工程由我单位统一进行招投标,在实施过程中加大对建筑质量的监督,确保加快项目进度的同时保证项目质量。在项目竣工后,制定了农村清洁工程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保洁员管理制度、垃圾中转站运行操作制度,并将制度上墙。 三是自查督查、严格监管。我单位严格按“六制”的要求对农村清洁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聘请了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理.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并定期进行实地督查。 (四)投入资金,完善设施. 每个乡镇至少投资120万元(省级以上资金84万元,县级配套36万元),其他部分由乡镇多渠道进行筹资,新建1座垃圾中转站或焚烧炉,购置1辆610t垃圾转运车,及配套相应的垃

5、圾清扫车、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二、项目后续管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管养现状。新发镇、梅渚镇、十字镇、涛城镇、毕桥镇、姚村乡、飞鲤镇、凌笪乡8个乡镇均已按要求完成农村清洁工程前期建设工作,相关设施配套也已安装完毕.新发镇2010年完成该项工作,主要是建设垃圾焚烧炉、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及配备相关车辆,现各设备都已正常启用和运行,镇区和25个自然村已纳入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占自然村数的30%,相关村专门保洁人员4人,都建立了相关环卫保洁制度,资金来源为镇财政投入.梅渚、十字镇2011年完成该项工作,主要是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箱及相关车辆,现填埋场都已正常启用,中转站压缩设备因未调试好

6、没有启用.梅渚镇镇区和7个自然村已纳入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占自然村数的12,相关村专门保洁人员15人。十字镇镇区和110个自然村已纳入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占自然村数的44%,相关村专门保洁人员10人。两镇相关村都建立了相关环卫保洁制度,资金来源都为镇财政投入。涛城镇、毕桥镇、姚村乡2012年完成该项工作,建设垃圾中转站、购置运输车辆、配备垃圾清扫车及垃圾箱,修建垃圾池等,现各项设备都已正常调试后进入试运行阶段,各镇村都已建立相应的卫生保洁制度,资金来源为乡镇财政投入。2012年三个乡镇工程总投资360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252万元,县财政配套108万元)。建成了三座垃圾中转站,配套建设了25座封

7、闭式垃圾收集房、修建了80座垃圾收集池、购置了48辆垃圾收集车、1270只垃圾收集桶、2辆农用改装车、3辆封闭式垃圾运输车,包括各村用在镇村环境卫生治理活动等方面的,总投入400余万元。飞鲤镇、凌笪乡2013年完成该项工作,建设垃圾中转站、购置运输车辆、配备垃圾清扫车及垃圾箱,修建垃圾池等,现各项设备都已正常调试后进入试运行阶段,各镇村都已建立相应的卫生保洁制度,资金来源为乡镇财政投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管护意识不强.虽然许多村配备了垃圾箱,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有个别村庄保洁员更多的任务是将村落垃圾收集到垃圾箱中。群众不知自己也是农村清洁工程的管护主体,没有认识到工程设

8、施管理、维护和修缮的重要性。 二是经费筹集较为困难.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后,管养、保洁清运及日常运行费用资金现在主要是依靠镇一级财政,各乡镇感到压力较大,环卫设施建设也随之滞后,现各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只是覆盖到各镇交通主干线沿线及重点村庄,已无财力进行全覆盖。 三是垃圾处理难度增加。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及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三、几点建议 解决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搞好农村垃圾

9、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文明风尚。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规范村(居)民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宣传牌、手机短信、微博、网站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树立起清洁乡村意识,着力转变农民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执行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尽快形成“户集、

10、村收、乡镇转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建立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和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垃圾房),配备清洁工,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中转站或转运到县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三)引入社会力量,落实农村环保和村容村貌建设资金。清洁工程资金投入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化服务,全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另外,要鼓励社会资金参加清洁工程投入,鼓励企业通过公益性项目的方式投入资金.各村可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进行清洁工程的管养维护。 (四)健全长效机制,改善环境面貌。健全完善“市场化的环卫保洁新机制,高质量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探索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完善农村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农村清洁工程管养制度.建立农户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专业保洁公司、物业公司通过竞标参与村庄保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