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95096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南溪区黄沙镇方山小学 成玉英 摘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能优化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问的范围要广,针对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逐层深入,由易到难;提问要有启发性,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要意味深长,故留空白,让学生展开无穷的想象。因此,艺术性的提问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提问;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

2、之机也。”可见提问在语文课堂上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一、问题要激发学生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3、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教学,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它是教师课前酝酿感情的一种难以自禁的倾泄,它让人深思,让人警醒,让人振奋,极富魅力的语言表达,很容易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在六年级伯牙绝弦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于是课前让学生在高山流水优美的乐曲声中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互为知音的故事,让学生为他们真挚的情谊

4、所深深打动,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就更透彻了。二、提问范围要广课堂不能是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有时老师提出问题后,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可能会几次站起来发言,这样课堂就成了个别学生的舞台,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形成思维惰性:总有学生发言。这样大部分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我所带的一个班级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一提问,马上就有王梦琴、李利欣等几个同学主动发言了,而其他的同学则是又佩服又羡慕。每次都是这样。后来我就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都要选派一个代表发言,而且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或者我提问之后随机抽取学号回答,这样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积极思考。三、提问要逐层深入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不能一开始就难住学生,否则学生

5、产生了畏难情绪后就很难再有思考的热情。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才能更好的展开讨论,有效学习。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要有坡度、深度,要逐层深入。比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为了更好地理解封建的黑暗,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鼻子真的能被碰扁吗?”这样问过之后,学生很容易得到这个答案,“四周黑洞洞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而将课堂引向更深入的思考。四、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会非要弄个水

6、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课前要精心设疑,引人入胜,教学法中要善于启发,课后在留疑,让学生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自主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我在教学草原一文时,课文第一段是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景色。我对学生说:这一段是描写草原的景色,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于是,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粗略地画出这幅画。结果,学生兴趣浓厚,既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又能欣赏到美丽的语句。五、故留空白,意味深长文本的语言,常常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由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已有的文字信息展开充分的想象,创造出相关画面场景,更为深入地理解课文及

7、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内容,我们称之为“留白”。例如教学穷人一课,文末最后一句:“桑娜拉开了帐子。”这里省略了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发出自己的理解之声。看到文字里的,联想到文字外的,穷人在沙俄统治下的悲惨生活,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让穷人的善良,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课堂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面上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苗力田译 2陈献章:论学书陈白沙新论,杨曙星、王伟雄,花城出版社,1995年 3戴圣:礼记中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