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94124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本组的几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描绘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展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奥秘。这也就告诉我们主要教学任务应是凭借着文本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入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是一个号召: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例子:法布尔的故事;变色龙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的是观察变色龙变色的经过;金蝉脱壳讲述的是作者观察蝉脱壳的一个过程。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2正确、流利、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和金蝉脱壳的四、五自然段。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5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学会透过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6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7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教学重难点:1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2体会课文作者通过细致

3、地观察,用叙事的形式、融入自己的情感介绍小动物的写作特点;并抓住小动物外形、动作的特点来介绍,生动有趣;在描写小动物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使文章充满情趣。并进行习作练笔。3.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按一定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体会文章题目“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学习给文章命名的方法。4. 体会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课时装满昆虫的衣袋 2课时变色龙 2课时金蝉脱壳 2课时练习2 3课时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

4、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分步揭题。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二、自由读全文1、自由读。要求:音准句顺。2、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生词敞开芬芳 描绘云锦 微风 相聚 苍劲 饱览 黄昏无限 浩瀚绚丽2、指读。3、观察

5、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4、描红临写。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思考:朗读诗歌,说说这“绿色的课本”是指什么?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有些什么? 3、个别汇报。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部分。思考: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

6、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2、细读第二部分。(25)思考:大自然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谈话: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细读第2节。指名读第2节。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指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想想:你还能发现什么,还能描绘什么? 细读第3节。女生齐读第3节。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

7、然的热情友好。)细读第4、5节。男生齐读第4、5节。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想想:你还想和谁联欢,还想和谁相聚?朗读第二部分。3、细读第三部分。(6)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呢?齐读第6节。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思考: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四、总结课文,学习写作方法。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反复。押韵。拟人手法。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

8、思想感情。(热爱、探索大自然。)五、作业:1拓展练习: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大自然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大自然是美术本。 。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 的,夏天的童话是 的,秋天的童话是 的,冬天的童话是 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发现 翠竹、松柏描绘 果园、沃野与 鸣禽野花联欢与 青山绿水相聚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5、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

9、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 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2 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三、教学准备:ppt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2、质疑:1、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2、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音准句顺。1自由读课

10、文。2 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正音。昆虫 纺织 观察 责骂 中毒 可恶 垃圾 殿堂 纵横 闪烁 光泽 痴迷 蠕虫 裤兜 敏捷 圣莱昂 鸟栖虫居 鼓鼓囊囊 五彩缤纷 满载而归(2) 释词。隐藏: 训斥: 迷恋:怒气冲天: 小心翼翼: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感兴趣的语句。 2、读好句子。3、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小组合作思考:课文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第二件事是什么?

11、根据这两件事给课文分段。2、个别汇报:找纺织娘 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3、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第二课时一、精读第一段。1 读第一段,说说:1、走进法布尔的故乡,你有什么感受?2、画出描写村子景色的语句。3 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地哪句话来写的?3 齐读第一段。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一)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交流讨论:1、找出描写纺织娘外形的句2、从

12、哪里看出法布尔找纺织娘很不容易?从“三天前”这一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什么事情如此执着吗?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二)读第5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对小甲虫的珍爱,小心翼翼)(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三)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父母的责骂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心情怎样? “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课文是

13、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三、精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四、总结谈话。1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2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3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课文几次写到了法布尔的口袋鼓鼓的,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法布尔的口袋里装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装满了 ,装满了 , 装满了 。五、资料拓展。六、作业。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2、以“我与昆虫交朋友”为题,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昆虫。板书设计法布尔:着迷迷恋浓厚兴趣走近昆虫大师-法布尔法布尔(18231915年),通常称作若盎昂利法布尔,年月日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1879年,著名的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