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辅导.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926765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前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期末考前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期末考前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期末考前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期末考前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考前辅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前辅导.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二语文期终考前指导 2013.1期末考试是全市统一试题,试题的难度会比较适中。因此,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应为期末复习的重点。总的做法是:明确考点、定好计划、注重落实。语文考点不外乎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块。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可能采用综合考查的形式,如把拼音、汉字、标点、选词填空、语病、仿句等结合起来。现分项解说:1、拼音和汉字书写注音要清楚,笔画清楚,特别是不能连笔、潦草。规范、美观,检验复核,整句连读,当场进行。不会的、把握不准的在草稿纸先写一下。2、标点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注意顿号、分号、冒号、逗号、引号和句号等用法。3、古诗文名句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有无“、(或、)题选做

2、一题”的说法,如果有,选做最有把握的题目做,千万不能冒险,写好后当场检查易错的字。4、成语题点读题干要求,弄清成语的本义、语境义、词义的大小、轻重、褒贬色彩,注意词语的重复现象,看完全部选项,反复比较,筛选、排除,无把握的按照第一印象,一旦确认,不要轻易的改。5、语病题常见语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关联词语不当、有歧义等。方法:认真审读每一句,找出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逐一分析,找出语病,提出修改意见,注意规范答题,“增加”用倍数,“减少”用分数,注意序号和修改的句子一致。6、诗歌鉴赏(1)读标题、作者、背景介绍。(2)认真阅读每一句,结合注释,了解诗歌

3、大意。(3)需结合诗中语句的一定要结合,分析景物的特点尽量全面。(4)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对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衬托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5)想象诗歌的画面,注意加上自己的感受,不能直接翻译。(6)诗歌常见的主题、思想感情,紧扣原句来阐发,联系作者的处境,抓住诗歌的题眼。6、综合实践(1)弄清活动的主题,特别是拟写宣传标语,对偶句、开场白、广告词,一定要紧扣主题来回答,主题词一定要放在句子中。(2)名著阅读题 作者、篇名一致。如果要求结合作品的情节,一定要选择一件具体的事来叙述,注意字数的限制。(3)仿写句子 要紧扣要求,从修辞方法、句子结构、意义、字数等方面

4、入手。(4)口语交际题 注意称呼、理由、要求,委婉得体,用疑问句形式提出。(5)解说词、开场白、串联词、广告语、宣传标语等(6)应用文 从格式和内容上考。通知、请假条、申请书、倡议书、建议书、请柬、启事等二、现代文阅读只考两个语段,阅读量减少了,题量和分值增加了,更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谨慎作答。1、辨别文体(说明文+文学作品、议论文+文学作品)2、文体知识及答题技巧(1)说明文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配图表、作诠释等。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结合修辞、打比方等)答题技巧:认真阅读标题,弄清说明对象及特征。“下定

5、义”一句话,句式“*是*”,中间揭示说明对象的特点,注意要点的全面。认真阅读每一节,概括大意。对每一节中的关键词语可用笔画出,注意文中的“还”、“同样”、“而且”等字样。注意每一节中的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等。注意答题区域的限制:“阅读全文后回答”“阅读第*小节”等要求。注意答题规范,从分值入手,要点标示 。结合文中内容和链接材料时要注意两方面兼顾,缺一不可。说明语言准确性,答题要全。释义、表达效果、结合语句,如果有能否删去,先要作出判断,然后把删去后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分析不同点,最后加上套话。加点词如果不止一个,要分开解答,千万不要混在一起。要求从日常生活中举例时,要紧扣说明的对象和中心,谈

6、自己是如何做的,大力宣传、增强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要切实可行。注意有无“哪些”的字样,如果有,请分点作答。(2)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议论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答题技巧:读题目,论题、论点简要概括论点,注意有无“用自己的话概括”,如果没有就尽量用原文。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文章的中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文中某一节中作者列举的事例和名言等所证明的不一定是中心论点,而是分论点。可从这一节或上下文中来仔细阅读、比较,找到合适的答案。“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论点”,这是考查你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要用句子来分点表述,千万不能光用几个词语应付了事。注

7、意开头列举事例和文中列举事例的区别。开头: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等。补写事实论据,注意限制语,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名著阅读等字样。通常情况下,必须用名人事例,即什么人围绕论点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开放题,顺着作者的观点和命题者的意图,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分成几个要点来答,尽量全面。5分、6分题应该从两到三个方面去答。(3)文学作品阅读散文:形散神不散,小说的三要素线索 作者的情感变化。表现手法:欲扬先抑、烘托、对比、铺垫等语句赏析:结合修辞、表现手法、动作描写、形容词等,作者的情感等认真阅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或主人公的感情变化(从

8、原文中找词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注意有无“一句话”的要求,如果有,即全句为一个单句,一套主谓结构。如果没有一句话要求,要有以下意识:记叙文答出起因、经过、结果,小说答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无论是那种文体一定要最终点出结果,分点的意识要强。说说句子在全文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上来作答,并注意在文中的位置。文本意识要强。你的感悟和启发必须结合原文来回答,抓住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一定要全面,逐节扫描,不能遗漏。赏析语句。公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具体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要求从语言角度赏析时尽量在修辞和用词上考虑)引用原句作答,要注意引用的

9、完整,要写到句子的结束,不能只写前半句或后半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定要把它还原到文中去,尽量从上下文中找答题信息。结合文章或链接材料,谈感悟,一般先谈文章,再谈链接材料中的内容,再谈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感悟,先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出阐发的事理,然后围绕这个事理谈谈你是如何去做的,有何体会。谈标题的含义,可先谈本义,再谈象征义或比喻义(注意“一语双关”)。理解标题或句子时,要区分是谈的句子(标题)的含义,还是句子(标题)的作用,注意明确区分。三、文言文阅读多读几遍,弄懂课文大意,至少读三遍。划分句子的停顿,注意要求,一般只划一处,注意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语和修饰语之间,“而

10、”“故”“是以”“是”等后面的停顿。解释字词的含义,只写一个。翻译句子应力求直译,注意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省略的内容要注意补充,句式要注意。选择题应穷尽选项,反复比较,要注意题干要求上有无“用法和意义不同”,如有请从两方面考虑。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果有“请结合选文简要阐述”(不少于两点),要采用“人物形象特点加原文内容”分点概括,写出你所理解的要点,尽量全面,中考是踩点得分。四、作文审题:题目、提示语、要求,要读三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记住:中考作文首先要求稳,然后才能考虑是否创新!选材:写自己的,选小事,力求写细致、生动。草稿:写开头、结尾,认真修改

11、,中间列提纲,列出详略的部分,自己的情感变化,准备刻画的细节。细节要精心打造,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阅卷老师!字数不少于600字,应该在600字标记以下3至4行。规规矩矩、工工整整的写字,书写分5分。尽量不在作文纸上改动,以免影响书写分。五、应考诀窍: 怎么分配时间才够巧? 决胜考场,时间的把握很重要。每个考生都知道考试时间要抓紧,那么怎样分配才合理呢?一般语文基础应该用15-20分钟,现代文阅读应该用30-35分钟。多数学生会将大块的时间用于散文阅读,而导致后面的答题时间极为紧张。古诗文阅读应该用20-25分钟。不少古文底子不错的学生常会在考古文上“提速”,这时很容易出现漏看信息的毛病。作文应该花30-35分钟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们可以花5-10分钟先列个提纲。这样的作文“跑偏”几率比较低。最后,可以挤压出10分钟的时间检查。这个时间是机动的,没有时间检查也无妨。如果在检查时发现有了错误,更改务必要有确凿依据,模棱两可最好还是不要改。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