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91727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面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只留下孩子一个人在家,或者由祖父母或其亲戚代管的儿童。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监护。为了帮助和服务我中心学校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结合我中心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将本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关爱留守儿童,学校是中心环节。中心校要求全乡中小学把留守儿童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

2、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阵地作用。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中心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组长邓玉成副组长覃建友组员中心校成员及各学校校长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中心学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中心校邓玉成校长亲自挂帅,安保主任覃建友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各学校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这样一种模式。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

3、我调节的能力。二、制定方案,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我中心学校在全乡各学校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系列活动,并制定面铺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留守学生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一)摸清情况,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由长辈和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乡各中小学校现有留守学生1200余人。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

4、卡。(二)加强对各学校心理健康、关爱留守儿童师资的培训。今年四月份由中心校辅导员张勤生主任到各学校进行授课辅导和培训。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护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代管家长”,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目前,我中心学校已为500多位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家长,通过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与结对儿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针对面铺中学和中心完小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这一情况,我们在这两所学校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周1次为留守儿童开放,

5、由学校提供电话,给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留守儿童之家”常年有两名教师现场指导。特别是面铺中学,还将留守儿童问题做为学校的一项课题,由专人负责研讨。(四)是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在中心学校牵头下,各校以班为单位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位教师结对帮扶12名学生,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此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面铺中学信言波老师,从七年级时开始帮扶留守学生伍玉喜、徐曼琴,三年如一日,在学习上认真辅导,在生活上悉心照顾。付出一分辛勤,就有一分回报。在今年初升高结业考试时,这两个学生

6、顺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五)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开展“三优先”活动(对留守学生生活优先照顾;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服务等。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六)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各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由专业教师担任辅导老师。各校设立关爱留守学生宣传栏。(七)中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如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让学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快乐地成长。(八)周末管理到位,各校留守学生代管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与留守学生

7、监护人联系沟通,加强安全教育。同时,开展关爱活动,如春游、秋游爬山等。每个学校为留守学生提供假日活动场所。四、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中心学校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期末对各校进行了评比,面铺中学、面铺中心完小被评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单位”。总之,我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从而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学校继续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推进我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面铺中心学校201*年11月扩展阅读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南阳市宛

8、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201*年5月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根据南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对全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对全乡所有中小学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本次调研的详细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溧河乡有初中2所,小学10所,6个教学点,中学1150人,小学2740人。我乡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坚持政府通知入学制度,加强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一视同仁对待在我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

9、女,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与“三包”制度(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生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我乡现有留守儿童91人,占学生总数的34%,其中小学27人,占267%;初中64人,占70.33%。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18人占178%,双亲外出73人占80.22%。在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交由祖辈照看的81人,占801%;交由亲戚照看的10人,占10.99%。(二)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服务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我乡现有寄宿制学校

10、三所,其中小学一所,初中两所,覆盖人口达1620人,基本能够解决我乡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这三所寄宿制学校中,共接纳留守儿童69名,占全乡留守儿童总数的782%。近几年来,乡中心学校利用办公经费的20%,统一支配,多半资金用于寄宿制学校改善寄宿条件,使寄宿制学校的寄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我乡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管理问题,在学校老师的监护下,学习质量有保证,生活水准有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安排好课余活动,特别是课外活动,更要统筹谋划、精密安排,做到有条不紊、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尽最大努力丰

11、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建立了寄宿安全系列管理制度,学校与寄宿管理人员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实行了安全目标责任管理。为保证制度严格和全面落实,各校还建立了领导值班制和定期检查制,经常对寄宿部所属的食堂、学生宿舍、学生作息状况、留宿离宿情况进行检查调研,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寄宿学生的人身安全。所有寄宿学校为学生安装了免费亲情电话,设立“倾诉信箱”,建立了24小时亲情联系热线,确保了学生与家长间的即时沟通。创设了良好的住宿环境和生活条件。三是专门为寄宿学生免费开辟“与家长视频聊天”服务,确保寄宿学生“静得下心、留得住人、学得了知识,学会了做人”。在寄宿学校

12、,加强亲情教育、理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课前温习、课后补习和结对帮扶。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看录像、听听新闻、下下棋类、写写钢笔字毛笔字、背一些古诗、搞一些手抄报、组织几次各种形式的比赛等。(三)教育教学管理情况为了准确及时掌握我区“留守儿童”的所有信息,便于找准每一个“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利于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为了防止“留守儿童”辍学,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动态检测体系。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初,我们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对辖区内的所有“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绘制“留守儿童”摸底情况登记表,对没有上学的适龄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劝学责任包保制,并建立劝学包保工作

13、台账。二是要求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家长姓名、详细地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等。三是对“留守儿童”身份发生转变的学生进行统计造册,对新增的“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批注。四是要求所有信息表格及时上报。1、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建档和管理情况;我乡积极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信息体系。为全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达100%,他们的受教育权真正得到了保障。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要求各学校将辖区内的留守儿童逐一摸底,登记

14、造册,建立信息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个人爱好特长,家长或监护人姓名、外出地点、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都要掌握全面,了如指掌。同时,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袋。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情感取向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定时不定时地跟踪记录,及时归档、分类管理,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与管理。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儿童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儿童家庭、每月与他们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敦促留守儿童每学期写一封亲情信。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关怀等制度,在学校设立了配有亲情电话、专用视频的“

15、留守儿童之家”,对帮教老师、帮学同伴、帮扶干部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和自护自救等教育开展情况;我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健康课教学和学科渗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同时接受心理咨询。三是建立心理偏常学生档案,采取正确引导、对症下药、区别对待、环境干预、循序渐进的策略进行疏导,矫正。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乡学校长期坚持的系列教育内容。为了促使“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在原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责任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思想上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我们对“留守儿童”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加强了个案分析和教育研究,要求教师对这些学生区别对待,提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策略,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健康课这个主渠道,深入开展青春期教育。重点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宣传、青春期体征正确认识等。针对“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和关怀的缺失,我乡要求学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热心家长好老师”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为学生解疑释难,帮助学生认识并珍爱生命,促使他们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