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914947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2007-10-2517:14:48|分类:静压桩|检举|字号定阅一、打桩前应达成以下准备工作:1.仔细检查打桩设施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2.除按本规程第3章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外,尚应检查管桩的生产日期和蒸养的PC桩应不小于28d的龄期方可施打;3.依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4.由专职丈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所上的桩位,其误差不得大于20mm;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志,并按从下至上的次序注明桩的长度,以便察看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二、次序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后确立:1. 依据桩的密集程度及四周

2、(构)筑物的关系。A、桩较密集且距四周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所较宽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B、若桩较密集、场所狭长、两头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头进行;C、桩较密集且一侧凑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2.依据桩的入土深度,直先长后短。A、据管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B、据高层建筑塔楼(高层)与裙房(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三、桩的施打应切合以下规定: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平尺或其他丈量仪器校订;必需时,宜拔出重插。2.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出0.8时,应找出

3、原由并想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禁止用挪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3.在较厚的黏土、粉质黏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纳大流水打桩施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究竟,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防止在凑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4.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地点向外施打,承台边沿桩宜待承台内其余打完并从头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5.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实时正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考证署名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6.4.4焊接接桩应切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相关规定外,尚应切合以下规定: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超出地面0

4、.51.0m.2.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误差不宜大于2mm.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洁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彩。4.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掉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5.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一定清理洁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6.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持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不于8min;禁止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6.4.5遇以下状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实时与设计、监理等相关人员研究办理:贯入度突变。桩头混凝土剥落、破裂。桩身忽然倾斜、跑位。地面

5、显然隆起、邻桩上调或位移过大。总锤击数超出本规程第6.4.6条规定值。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6.4.6每根桩的总锤击数及最后1m沉桩锤击数应切合以下规定:1.P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出20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出250。2.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出25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出300。6.4.7送桩应切合以下规定:1.除切合本规程第条规定的桩外,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0m。2. 当桩顶打至凑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刻送桩。3.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参照同一条件的桩时的最后贯入度予以修正。6.4.8送桩深度超出2m且不大于6.0m时,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打桩

6、机应是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或步履式柴油打桩机;2.桩端持力层顶面埋深标高应基本一致,且持力层厚度许多于4m,或持力层上边有较厚的全风化岩层、硬塑坚硬黏土层或中密密实砂土层;3.拥有拔出长送桩器的能力。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以下条件下丈量:1.桩头完整无缺;2.柴油锤跳动正常;3.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4.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5.打桩结束前立刻测定。6.4.10丈量最后贯入度时,宜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先测绘出管桩的回弹曲线,再从回弹曲线上量出贯入度。测绘结果应附在同一桩号的管桩施工记录表上。管桩手锤回弹曲线测绘纸格式见附录D。6.4.11桩打好后桩头超出地面的部分应当心保护,禁止施工机

7、器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刻回填或做好复盖。截桩头宜采纳锯桩器截割,禁止采纳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板拉截桩。6管桩基础工程质量检查与查收7.1收锤标准7.1.1除设计明确规定以桩端标高控制的摩擦桩应保证设计桩长外,其余管桩应按设计、质检、施工等单位共同确立的收锤标准收锤。收锤标准应依据场所工程地质条件、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桩的规格和长短、锤的大小和落距(冲程)等要素,综合考虑最后贯入度、桩入土深度、总锤击数、每米沉桩锤击数几最后1m沉桩锤击数、桩端持力层的岩土类型以及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桩土弹性压缩量等指标后给出。收锤标准应以抵达的桩端持力层、最后贯入度或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为

8、主要控制指标,其余指标可依据详细状况有所选择作为参考指标。7.1.3一级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的收捶标准控制指标应经过试打桩确立,其余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宜经过试打桩确立。未经试打桩且有应用经验时,最后贯入度可参照本规程附录C及Hilley(海利)打桩公式的计算结果等,并综合考虑邻近桩基条件的打桩经验后确立。7.1.4试打桩应切合以下规定:1.试打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有代表性。2.试打桩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邻近。3.施打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并应切合本规程6.4节的相关规定。4.宜用切合本规程第5.2.5条规定的高应改动测法配合测试;必需时应进行静载试验,有条件时静载试验宜加载至桩

9、的极限荷载。7.1.5正常状况下,最后贯入度不宜小于20mm/10击;当持力层为较薄的强风化若层且上覆土层较脆弱时,最后贯入度可适合减少,但不宜小于15mm/10击。7.2质量检查7.2.7管桩基础的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含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并应切合以下规定:1.桩身垂直度同意误差为1。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同意误差为10mm。3.桩顶平面地点误差切合表的规定。4.配置封口型桩尖(十字型或圆锥型)的工程桩桩身质量检查,可采纳直观法检查,即在收锤后立刻将低压电灯泡沉入管桩内腔用灯光照耀作检查。表7.2.1管桩顶平面地点的同意误差项目允许偏差(mm)柱下单桩80单排或双排桩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100150承台桩数为24根的桩100承台桩数为516根的桩周边桩中间桩100d/3或150二者中较大者承台桩数多于16根的桩周边桩中间桩150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