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诗朗诵.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90275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诗朗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阳节诗朗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阳节诗朗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阳节诗朗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阳节诗朗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阳节诗朗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诗朗诵.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诗朗诵篇一:重阳节诗朗诵 重阳节诗朗诵 古时文人在重阳节登高抒怀之时,无不饮酒赋诗,这在汉魏时如此,在唐时亦如此。仙书曰:“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九日假此二物,以消阳九之厄。”茱萸驱邪,菊花延寿,这种习俗被唐代诗人引用到诗作中便成为表达某种情怀的载体。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此诗借登高饮菊花酒之题,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诗人遥想故园的心境。菊花姿容美丽,品性高洁,又由于它正逢农历九月开放,故自然地与重阳节结下了不解之缘,赏菊便成为重阳节又一习俗。唐代诗人赏菊,一为赏其品性的高雅,二为借省赏菊以寓志。王健野菊(明艳出荒篱,冷香着秋

2、水。忆向由中见,伴蛩古壁里。)表面上是在赞赏野菊的美丽姿容,实际上是借它能在山间石壁顽强生长的不屈精神,以表达诗人对生活对生命顽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唐诗中以赏菊咏菊为题的作品很多,仅杜甫就有十多首。郑谷也有不少咏菊诗,现举其二为隅: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无情。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第一首道出了诗人对菊的流恋之情,第二首则表现了菊与众不同的脱俗,高洁的品性,假此以抒发诗人与王侯诸贵不同流合污的决心。 另外,唐六典,食谱所载重阳节食糕的习俗在唐诗中也有所体现。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是有其特殊含义的。最初的意义大体如汉

3、末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所说的那样:“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而到了唐代,由于时局的变动,生活的颠簸流离,许多诗人便借重阳登高饮酒之名以抒怀表情,像杜甫九日,王勃蜀中九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杜牧 折菊等,无不借重阳之名,或表悲秋,或表乡愁,或表对前途险恶的伤感,或表内心只能对菊申诉的愁苦。唐代诗人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习俗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重阳节的涵义,也丰富和发展了唐诗的内容。这一点,实应为今人借鉴。篇二:重阳节朗诵.“九九” .“九九” 男 穿越千百年的沧桑 迎来又一个“九九”重阳 登高远望,层林尽染 候鸟南飞,

4、秋虫低唱 女 曾经燃烧的. 再一次把胸腔注满 昔日飘飞的思绪 乘着灵动的风帆启航 男 谁说岁月能催人老去?我们青春的活力在随着歌声飘荡 女 谁说秋晚便不再进取? 我们每一串脚步 都谱写出热烈的诗行 男 记忆里,盛满浪漫的温馨 我们从中寻觅到 早春诱人的花鲜柳绿 盛夏如火的烈日骄阳 女 记忆里,盛满丰硕的收获 我们从中体味到 秋收沉实的稻谷金浪 迎风飞舞的叶落山香 男 怒放的葵花,述说着早年的梦想 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写满敬老的衷肠女 飞天的白鸽,掠过了当今的渴望 一道道亮翅的印迹,绘出不败的夕阳 男 回归我们的职责 尊重、关心、照顾 如同明灯将前方的路途照亮 女 .我们的准则 所为、所乐、所养

5、恰似纽带联结起共同的奔忙 男 唱一曲老歌吧 唤醒积存脑海的记忆 桑榆未晚,更能扶摇直上 女 藏一份真情吧 保留深埋心底的灿烂 互爱互助,漫天晚霞辉煌 男 昨日已逝,断不可纠结玩赏 前程尚远,容不得喘息观望 女 人民群众,是无穷力量的源头 永远的靠山,是我们伟大的党 男 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 我们会 迎接黎明 放飞曙光 女 塑造卓越 续写交响 男 无愧春风浩荡 无愧万里秋霜 女 唱响不老的岁月 唱响“九九”重阳 合 让我们一起祝愿: 祝愿全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幸福安康篇三:小学生重阳节诗歌朗诵稿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朗诵稿 诗朗诵:重阳节 都远去了 春天诱人的新绿 盛夏震耳的雷鸣 总有千言万语 欲说还休 九月重阳 相思凝聚心头 谁说秋风过后尽是凄凉 登高远望 层林尽染 如同我的思绪已扬帆远航 听秋虫歌唱 秋叶坠落枝头 看天高云淡 候鸟列队南飞 多想也飞回昔日好时光 执子之手 重温昨日亲情 九月重阳 相思弦断异乡 问遍菊花难寻曾相识 故土千里 愿今夕同入梦 红叶寄语 不变是我的执著 重阳节诗朗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