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90255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 杨昔课型: 鉴赏课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思路 本课是高中音乐必修课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继上节课民歌(一)之后,教师发现学生对中国民歌这个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还是有一定学习兴趣的,所以设计了此课。此课是民歌(一)的延续,重点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让学生熟悉几首经典的中国民歌,且能和教师合作唱民歌,还能够通过此课,在课后积极关注民歌、喜爱民歌、收集民歌、传承民歌。教学目标1、学习中国民歌的分类,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方面分析号子、山歌、小调的定义、功能及审美特点;2、在欣赏原生态劳动号子、打麦号子、船工号子、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

2、讨论,并与教师共同表演过滩号子,体验音乐;3、能搜索了解中国其他地区的民歌,并做基本的演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中国民歌的分类,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方面分析号子、山歌、小调的定义、功能及审美特点。难点:与教师共同表演过滩号子,体验音乐;搜索了解中国其他地区的民歌,并做基本的演唱。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启发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中国民歌的特点1、短小精炼;2、口头即兴性;3、集体性;4、流传变异性;5、鲜明的地方风格。【提问并回顾知识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中国民歌的分类按体裁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一)劳动号子1)观看原生态劳动号子,思考回答问题:1、

3、谁在唱?2、在哪唱?3、唱什么?4、为何唱?5、怎样唱?(劳动号子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是一种伴随劳动过程的民歌。它的歌词常常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随口编创出来的,内容大多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特点:坚毅质朴,粗犷豪迈,律动性很强,节奏鲜明,音乐材料常重复使用。号子的种类很多,一般按不同工种分为五类:(1)搬运号子;(2)工程号子;(3)农事号子;(4)作坊号子;(5)船渔号子。)【通过欣赏视频中的劳动场面,能够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体会号子的演唱场景、理解号子的特点。】2)观看打麦号子,说说和刚才的工程号子有什么不同?(从演唱场所、演唱形式、演唱特点等思考。)(不同的劳动条件,带给号子不同音乐、不同

4、的特点,劳动负荷重的号子,音乐比较固定,变化不大,劳动负荷较轻的号子,音乐灵活多变。号子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多种演唱形式,一领众和最为常见。领唱者常常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和唱部分大多是劳动者的齐唱。)【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区分不同号子的不同特点。】3)欣赏李双江的船工号子【感受舞台上艺术化的劳动号子,感受船工号子的气势,为接下来的师生合作做铺垫。】4)师生合作过滩号子【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号子的具体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有节奏的喊口号,再加上教师的带领,号子节奏规整、铿锵有力的特点显而易见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二)山歌1)回顾槐花几时开旋律

5、、节奏特点:高亢、自由。(山歌在我国分布非常广,各地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南方地区有:兴国山歌,弥渡山歌、客家山歌;北方地区有:信天游、山曲、花儿、爬山调;我国少数民族也有山歌: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壮族的欢歌,侗族的大歌等等。一般来说,江南的山歌比较流畅、秀丽,旋律跳动比较少;高原的山歌比较高亢、粗犷,音域较宽,旋律起伏大;草原的牧歌比较悠长、舒展、奔放。)2)聆听秧田歌拔根芦柴花思考问题:1、谁在唱?2、在哪唱?3、唱什么?4、为何唱?5、怎样唱?3)结合上节课所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说说为什么山歌大多数是高亢嘹亮,节奏自由的?(山歌: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劳动中抒发思想感情所编唱的歌曲

6、,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大多是舒展而自由的。虽然和劳动号子一样用于劳动场合,并同样具有驱除疲劳、鼓舞精神的实际作用,但由于山野劳动(比如放牧、割草、打柴等)多是个体的、非协作性的,而且不受劳动的强度、速度和节奏的限制,也不需要靠歌声来统一劳动者的动作,所以山歌大多数高亢嘹亮、节奏自由的。这是区别于劳动号子的地方。)4)欣赏体会毛阿敏演唱的拔根芦柴花有何特点。(从演唱的节奏、旋律、唱法等思考。)【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参与引导、小结,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三)小调 1)演唱茉莉花,说说它在旋律、节奏、乐句结构上有何特点?(小调不仅在城镇演唱,也在农村广泛传唱。除了劳动号子和山歌

7、外,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小调类。茉莉花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结构均衡。第一句由两个短分句组成,二者旋律相对称,歌词重叠,落音相同。第二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四句的转和合紧相衔接,一气呵成,不可分割。)三、中国民歌大擂台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民歌,组织一场民歌大擂台:方案一:将全班分为三组,每小组演唱自己搜集的民歌,每组不得重复,哪组唱的多则获胜。方案二:将全班分为三组,由教师播放几首歌曲,让每小组的成员来猜曲名,哪组猜的多则获胜。【擂台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歌更大的兴趣,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为日后关注民歌、喜爱民歌、收集民歌、传承民歌打好基础。】附过滩号子乐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