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900754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88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Ⅰ粒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14FSHP09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 目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125I粒子源项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报批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盖章)2016年4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录表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5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5表 4 射线装置6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7表 6 评价依据8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9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1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14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18表 11 环 境 影 响 分 析23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28表 13 结论与建议31表 14 审 批32附图 1 住院楼首层平面图附 1附图 2 住院楼七层平面图

2、附 2附图 3 新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十三层附 3附件 1 辐射安全许可证附 4附件 2 验收批复附 6附件 3 辐射工作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附 8附件 4 个人剂量计检测报告附 19附件 5 上岗证(部分) 附 27附件 6 现场检测报告附 29表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使用 125I 粒子源项目建设单位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中山市黄圃镇龙安街 32 号项目地点中山市黄圃镇龙安街 32 号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住院楼及新建大楼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62项目环保投资(万元)10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16.1%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3、扩建 退役占地面积(m2)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类 类其它11.建设单位概况及项目建设概述中山黄圃人民医院创建于 1951 年,地处中山市北部,与顺德容桂镇交界,辐射 三角镇、阜沙镇、南头镇、东凤镇等周边多个镇区, 医院所在黄圃镇拥有 16 万人口。历经六十多年的不断开拓进取, 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 复、急救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山市首批医保定点单位和国

4、家爱婴医院。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拟使用 125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在住院楼七层和 新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十三层设有 1 间粒子源暂存室,在住院楼首层 CT 室内借助 CT 的引导进行粒子源植入, 并在住院楼七层设有 1 间专用病房及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十三层设有 2 间专用病房作为植入粒子源后的病人休息场所。本次针对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拟使用 125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 第 33 号),该评价项目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周边环境概述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位于中山市黄圃镇龙安街 32 号,地理位置详见图 1-1。

5、2项目所在位置图 1-1 地理位置图该医院现拟使用 125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在住院楼七层和新建门诊住 院综合大楼十三层设有 1 间粒子源暂存室, 在住院楼首层 CT 室内借助 CT 的引导进行 粒子源植入, 并在住院楼七层设有 1 间专用病房及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十三层设有 2 间专用病房作为植入粒子源后的病人休息场所,详见图 1-2。3注: A1、A2、A3 为专用病房; B1、B2 为粒子源暂存室。图 1-2 项目所在地3.建设单位原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在用的 9 台类医用 X 射线装置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粤 环辐证T0030,见附件 1),并与 2015

6、年 3 月通过了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取得批复(见附件 2)。该院针对已开展的核技术应用项目, 相关的辐射工作人员已佩带个人剂量计, 并 每个季度送检一次, 建立个人计量档案, 将个人剂量计的检测报告长期保存(见附件 4)。从近期连续 4 个季度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可看出, 所有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累计 年有效剂量均低于 5mSv。从现有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可看出, 该院已开 展的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运行对辐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辐射影响低于评价项目设定的剂量约束值。该院已有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辐射工作人员目前已参加广东省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已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见附件 5)。4表 2 放射

7、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 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1125I固态(粒子源)使用3.56109(120 颗)3.561062.961011(10000 颗)植入治疗很简单操作住院楼首层 CT 室密封在铅外壳屏蔽体中存放于粒子暂存间保险柜中注:日等效最大操作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

8、2)5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度电流(mA)/剂 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 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三)中子发生器, 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贮存方式数量9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 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 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盛装

9、125I粒子源的源罐和破损或不合格的粒子源固态125I不排放不排放用专用屏 蔽容器收 集, 当天 由供应方 带走。粒子源供应商以下空白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 固体为 mg/kg , 气态为 mg/m3 ;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 )和活度(Bq)。7表 6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10、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 2005 年 12 月) 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 3 号 2008 年 12 月)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18 号 2011 年 5 月)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 第 33号)技术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低能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78-2014)其他 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5 年) 关于明确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辐射函2016430 号)8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本评价项目是属于丙级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 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 10.1-2016)对核技 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的相关规定, 确定本评价项目的评价范围为粒子源植入场所、粒子暂存室和病人专用病房实体边界外 50m 的范围。保护目标125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在住院楼七层和新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十三层 设有 1 间粒子源暂存室, 在住院楼首层 CT 室内

12、借助 CT 的引导进行粒子源植入, 并在 住院楼七层设有 1 间专用病房及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十三层设有 2 间专用病房作为植入 粒子源后的病人休息场所。 结合本评价项目的评价范围,确定本评价项目的保护目标 是评价项目周围(50m 范围内)环境中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非辐射工作人员),主要是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评价标准 剂量约束值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第 4.3.2.1 款:应对个 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以保证该标准 6.2.2 规定的特殊情况外, 由来自各项获准 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当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 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并且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根据其附录 B 第 B1.1.1.1 款: 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不超过“由审管部门决定 的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