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89853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中大网校汇总资料仅供参考福建省 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西方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是在()A. 1930年B. 1924年C. 19 D. 1879年(2)西方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年代是()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30年代C. 20世纪初D. 19世纪末(3)人格

2、阶段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精神分析学家()A. 斯金纳B. 班杜拉C. 阿特金森D. 埃里克森(4)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这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A. 流畅性B. 变通性C. 独创性D. 专注性(5)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属于性格的()A. 情感特征B. 理智特征C. 意志特征D. 感性特征(6)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一19 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A. 尝试一错误说B. 完形一顿悟说C. 认知一结构说D. 操作一反

3、应说(7)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者父母的奖励或者避免受到老师或者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这是()A. 远景动机B. 内部动机C. 外部动机D. 求成动机(8)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A. 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B.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C.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D. 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9)运用斯坦福一比纳量表对一个l0岁儿童进行智力测试测量结果其智力年龄为9岁,那么其智商则为()A. 85B. 90C. 100D. 111(10)布鲁纳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主张进行()A

4、. 讲授学习B. 讨论学习C. 接受学习D. 发现学习(11)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之为()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概念性知识D. 命题性知识(12)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的直观形式是()A. 影视直观B. 实物直观C. 模象直观D. 图像直观(13)皮亚杰认为10一12岁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这时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A. 公正阶段B. 可逆阶段C. 权威阶段D. 自我中心阶段(14)采用个性量表测量学生,她们在这一个月的结果,如果大致等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测验有较高的()A. 效度B.

5、 区分度C. 有效性D. 信度(15)福勒和布朗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 “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问题,那么这位教师就可能处于()A. 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任务阶段C. 关注内容阶段D. 关注学生发展阶段(16)划线是阅读时常见的一种()A. 复述策略B. 组织策略C. 精细加工策略D. 元认知策略(17)我们一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就是心理学所指的()A. 动机B. 迁移C. 认知D. 记忆(18)一般认为,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超过()A. 100B. 120C. 140D. 150(19)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菠菜”等

6、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个概念这是()A. 下位学习B. 上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派生学习(20)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是()A. 活动不规范B. 诵读困难C. 计数困难D. 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具有_认知风格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她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性称为_。(3)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

7、的代币作为强化物。这种用代币奖励法塑造行为的心理学原理是_(4)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_和附属的内驱力。(5)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_最早提出。(6)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_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7)强调“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能够产生迁移”是迁移_的观点。(8)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就是_。(9)个体品德形成的标志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_的复杂过程,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10)教师专业需要某些

8、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示能力和_的能力。(11)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12)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形成价值观念属于_领域。(13)课堂教学环境包括_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14)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_。(15)只有道德观念而无_时,就经常会发生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16)奥苏泊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_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7)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这是_的知识观。(18)问题含有三个基本的成

9、分:一是_,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19)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了_和学习结果分类。(20)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即_、练习律和准备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2)怎样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3)教学设计中,行为目标表述的要素有哪些?(4)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方面?(5)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四、论述题(本题10分)。(1)试述创造性的培养。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0、)。(1) :C(2) :A(3) :D(4) :A(5) :B(6) :B(7) :C(8) :B(9) :B(10) :D(11) :B(12) :C(13) :A(14) :D(15) :A(16) :A(17) :B(18) :C(19) :B(20) :D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场独立方式(2) :人格(3) :操作性条件作用(4)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5) :班杜拉(6) :自我实现(7) :共同要素说(8) :元认知(9) :内在需要(10) :组织教学活动(11) :道德行为(12) :情感目标(13) :课堂物

11、理环境(14) :道德意志(15) :道德信念(16) :适当观念(17) :建构主义(18) :给定的条件(19) :学习层次分类(20) :效果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 :(1)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它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2)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3)准备律: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

12、则感到烦恼;反之,当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2)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有利于加深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识;(2)提供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经过比较,有利于找出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了解事物问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系统化;(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启发学生自觉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改变“教师做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方式,促进学生知识的积极获得。(3)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1)具

13、体目标,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经过教学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2)产生条件,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行为标准。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4) :(1)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率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计: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激发内在动机、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5) :柯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1)前世俗水平。阶段l,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四、论述题(本题10分)。(1)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培养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如: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