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8754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2013高考预测】1.性别决定的方式与类型2.伴性遗传的特点3.遗传系谱的识别与遗传概率的计算4.伴性遗传分析与计算【难点突破】难点1伴性遗传分斩与计算 1在人群中,男子食指比无名指短的人相当多,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在对许多家庭进行食指长短比较的调查中得到如下数据资料: 亲代家庭 子 女结合方式母父数目食指短食指与无名指等长食指短食指与无名指等长食指短食指短2001960203O食指与无名指等长食指短418158163160170食指短食指与无名指等长8369 0 O 73食指与无名指等长食指与无名指等长5013

2、 37 0 51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食指比无名指短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可能性较大,是 性基因。(2)若控制食指比无名指短的基因用A或a表示,则上表中双亲全为食指与无名指等长的亲本基因型是 。 (3)假设以上判断成立,有一对食指与无名指等长的夫妇,生了一个食指比无名指短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食指比无名指短的儿子和女儿的可能性分别是 2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现有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亲代 子代雌()雄()雌() 雄()1正常弯曲全部弯曲全部正常2弯曲正常50弯曲50正常50弯曲50正常3弯曲正常全部弯曲全部弯曲4正常正常全部正常全部正常5弯曲弯曲全部弯曲

3、全部弯曲6弯曲弯曲全部弯曲50弯曲50正常 请分析回答(以A和a表示有关基因) (1)可根据 组杂交,判断控制小家鼠尾巴形状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 (2)可根据 组杂交,判断控制小家鼠尾巴形状的突变基因是 性基因。 (3)请写出第2组亲代基因型: ; 。 (4)让第一组后代中的一只雌鼠和一只雄鼠交配,生下2只小鼠,这2只小鼠尾巴的形状可能是 。【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 性别决定的方式与类型 1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

4、称为 。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 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 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P:“非卫生”蜂的蜂王“卫生”蜂的雄蜂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少) “非卫生”蜂测交 的雄蜂 测交后代“非卫生”蜂 新类型 新类型 “卫生”蜂 (25) (25) (25) (25) “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 (显性隐性)性状。 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 对墓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 定律。判断依据是 。 本实验中测交选

5、择了 作母本与 的雄蜂的交配。 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 ,新类型的表现型是 “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 行为。 【特别提醒】 (1)生物的性别除受性染色体控制外(XY型,ZW型)有些植物的性别受基因控制(有的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的是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有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同时外界环境条件异常和激素对性别分化都产生影响。(2)人类的性别决定是xy型,在人类产生后代的过程中,男女性别比例大体相当源于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数量相等的精子,且两类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但人类受精作用进行时,由于pH等酸碱性质不同,加上职业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因此人类的性别也不严格按1:

6、1进行。【变式探究】1 某男性色盲患者,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一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2 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易错点2 伴性遗传的特点 1.鸟类性别决定为ZW型,幼鸟的性别很难确定,但是进行商业生产时确定幼鸟的性别却很重要,利用标记基因,通过杂交,能使不同性别的幼鸟产生不同的表现型。标记基因应位于哪条染色体上,才会使杂交后代的雌鸟

7、、雄鸟易于辨认,选出正确的组合标记基因的位置 杂交类型A位于Z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B位于w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C位于Z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D位于1条常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2为人的性染色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工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1,-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

8、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后代男女个体 中表现类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特别提醒】 (1)判断生物的性状遗传是否是伴性遗传a:一般根据雌雄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是否一致来确定,如果雌雄个体性别表现不一致,如在某种性状表现上雌性个体多,雄性个体少,则可以判断为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反之,则是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b:如果性状的遗传出现交叉遗传现象,也可判定为伴性遗传。 (2)根据X染色体上的显性伴性遗传特点,X染色体上的隐性伴性遗传特点,Y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特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伴性遗传。【变式探究】1

9、 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双亲性状调查的家庭子女总子女高度近视人数个数人数男女双亲均正常711973632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51435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41233双方高度近视41247总计8423546472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红眼 (W)对白眼(w)是显性。现将两只亲代红眼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雌果蝇50只,全部红眼;子一代雄果蝇50只,其中24只红眼,26只白眼。这两只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A BC D答案:

10、B 解析:根据亲本表现型与子代表现型确定双亲的基因。易错点3遗传系谱的识别与遗传概率的计算 1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3和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3) 11和12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羊水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遗传病。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性别检测 C基因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请根据系谱图分析: 11采取什么措施? 。原

11、因是 。 12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是 。从系谱图中可知3、4均患甲病,1011为不患甲病的个体。可知甲为显性遗传病。由于4患病,11正常,可判断甲病不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伴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7和8均正常,13患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8的家庭无乙病史,13有关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7,说明乙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伴性遗传病,由此确定11的基因型aaxBxB,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孩子均正常,不需要进行任何检测,而12的基因型有或两种可能,与正常男子结婚后,所生男孩有可能患乙病,因此首先应对胎儿作性别检查,如果是男性胎儿,则应进一步作基因检查,因此该小题答案有多种,可答B,也可答B和C,但原因中应交待清楚。2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2 ,9 ,11 。(2)写出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 (3)若8与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 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