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整理与练习3.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829484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整理与练习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整理与练习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整理与练习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整理与练习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整理与练习3.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与复习: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与练习:圆柱和圆锥”。教学目标:1.梳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能灵活地根据问题 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2.沟通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图形网络,使所学知识进一步 条理化和系统化。 3.引导学生以类的观点去观察与分析图形,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发 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 物以类聚,知识梳理1、 揭题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对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进行整理与复习。生交流知识点整理情况。2、 分类梳理出示5个立体图形师:有一个成语叫“物以类聚”,你觉得哪些立体图形可以和圆柱归为一类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理由

2、:都是直柱体,有共同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计算公式。(圆柱、圆锥、球) 理由:都可以由一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师: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我们也可以把圆柱和圆锥归为一类。理由: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完整板书。师小结:物以类聚,用归类的方法一类类地看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二、 链接生活,变式应用1、 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师:运用我们所整理的这些知识,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木桶图。一个圆柱形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40厘米。1.给这个木桶打三道铁箍,需要多长的铁丝?2.给木桶配盖子,至少需要多少木板?3.在木桶外面涂油漆,油漆

3、面的大小是多少?4.这个木桶能盛多少升水?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求什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练习,同桌相互批改。师:相互批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师:有人经常说精彩不容“错”过,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地反思错误,这些错误就变得有价值起来。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生活中能直接使用这些计算所得的数据来准备材料吗?(准备铁丝、盖子、油漆这些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到损耗,取近似数时,要用“进一法”,而水桶的容量取近似数时要用“去尾法”。师:像这样的“量体裁衣”,数学中的结论才会更适合生活的需要。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叫“结果保留”,就

4、是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最合适的取值。 让我们接着玩!同学们能不能继续对这个圆柱进行一些“加工”,进行更多的、有意义的数学上的创造呢?想一想,我们的加工方法有哪些?你准备采用哪一种加工方法呢?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完成练习纸第2题。生在练习纸上提一个问题并解决。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三、 触类旁通,温故知新师:链接生活,让我们对图形的思考更立体、更全面了。大家还能不能“触类旁通”,把这些方法用到其他图形上去呢?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学习任务去研究吧!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我们六年级孩子来说,小学阶段的最后总复习就要到来了。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这样一段话:但凡读书,都需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由薄到厚,第二个过程由厚到薄。希望大家在期末复习期间,温故而知“新”,让复习变得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