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78924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1社会生活有秩序[1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1社会生活有秩序一、预习目标1.知道规则的重要性,理解生活需要秩序,需要规则。2.树立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观念,培养责任意识。3.了解什么是规则,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理解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重要性二、预习要点重点、难点:正确理解生活需要秩序、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三、预习问题1.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秩序?(课本23页)2.什么是社会规则?3.秩序靠什么来保障?(课本31页)4.如何发挥规则的效用?(课本32页)四、预习检测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A.法律是最严格的规则 B.规则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规则都在发挥作用C.各种规则都离不开人们的自觉遵守 D.社会

2、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2.伯克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说明了( )A.事物是美好的 B.生活离不开秩序,秩序离不开规则 C.生活是美好的 D.规则离不开秩序3.维护社会秩序是文明的体现,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为急着回家而横穿马路 B.在食堂就餐自觉排队 C.外出游玩和朋友在草地上就餐 D.破坏学校桌凳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材料一:中国真有交通法规吗? 材料二:在中国坐公交车犹如一场恶梦。 过渡:在部分中国人看来,争抢位置,抢上抢下,闯红灯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些行为真的是小事吗? “唇枪舌战辩一辩”问题一: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

3、么? 问题二: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问题三: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感悟: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探究活动二:阅读校门口放学时的混乱场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究:(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探究活动三:相信遵守规则每个人都受益,把遵守规则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结合本组实际,请同学们给本组制定小组文明公约(要求:至少写三条,要具体,可操作,联系生活实际。) 二、随堂检测1.在汽车站、火车站我们经常可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提醒语。每个旅客都应自觉遵

4、守这些规定因为 ( ) A、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习惯和信念 B、社会秩序限制人们的自由 C、遵守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D、我国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2.下面的内容是全国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对此错误的说法是:( )A这一公约要求每一个青少年网友遵守B维护网络秩序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C网络是虚拟的,不用为自己在虚拟空间的言行负责D只有人人都遵守网络规则,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资源3.北京一家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2/

5、3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曾有过随地吐痰的行为,“吐痰习惯者”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十二。对此,不正确的看法是( )A随地吐痰是小事,没有必要兴师动众B说明一些人缺乏最基本的公民责任意识C做负责任的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D有关部门应大力整治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4.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尤其要靠( )A道德来确认和维护B法律来确认和维护C纪律来确认和维护 D规章制度来确认和维护5.上课要有课堂纪律,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 )A纪律等规则是限制人们自由的B没有规则就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C社会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规则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规则6、分析材料,回到问题:中学生小赵和小王在暑假中结伴游

6、览长城,当他们登上八达岭长城时,心情十分激动,小王掏出刀子准备在城砖上刻字留念。小赵发现后马上制止他,小赵指着雄伟的长城对小王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如果每个游览的人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长城很快就被污损了。“小王一听,知道自己错了,他不仅没有动手刻字,还在游览时劝说别的游客要保护长城。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7、分析材料,回到问题: 规则与交通材料一:一名摄影爱好者在其个人博客里发表了一组图片,题为老外帮助国人提高素质,记录了当天上午在北京街头,一位骑自行车的外国妇人义务充当了一回“交通协管”,要求驶入非机动道的小汽车走回车行道,却受到小车司机横蛮对待。这组图片被转载到某知名论坛后,引发网友间关于

7、国人素质的热议,并表达了对现代车司机的愤怒和对这名老外的敬意。材料二: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仍为各方严密关注。据北京市交管局介绍,北京交通拥堵局势日趋严峻,但因违章引发的拥堵,占拥堵总量的23%。结合材料,请你分析:(1) 结合材料二,请你给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提至少两条建议。(2) 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有什么意义?(3)良好的秩序,需要每一个人来维护。结合所学内容,说一说怎样做到自觉维护秩序?参考答案一、预习检测:B B B二、随堂检测答案:1-5 C C A B B6.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得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7.(1)错开开车时间;鼓励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等(2)a、生活离不开秩序,秩序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为我们每一个人平等地参与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b、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需要完善的社会规则。C、规则离不开人们的遵守,任何规则都必须落实到人们的实际行为中,才能发挥其规范社会秩序的效用。材料中所提到的交通拥堵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正是由于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驾驶造成的。(3)(要点)维护社会秩序,要从自己做起;维护社会秩序,也要做一个监督者;维护社会秩序,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